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龙溪股份:竞争优势确保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7:02 和讯网-红周刊

龙溪股份:竞争优势确保增长

  苏 筱

  新年开市第一天,龙溪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592)公布了10送2.8的股改方案,成为福建省第一家进入股改程序的国有企业,受到市场极大关注。方案公告后,公司与流通股股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沟通,并于1月12日,公告了进一步优化的对价方案,将对价水平提高到10送3股,同时公司第三和第四大非流通股股东追加了限售期的承诺。作为国内最大的关
节轴承生产企业,龙溪股份行业优势地位明显,成长性突出,有着高效的管理水平与研发实力,发展战略清晰,被众多机构投资者看好。

  行业优势地位明显

  龙溪股份于2002 年发行上市,其中55.09%股份为国有股,主要业务是关节轴承、普通轴承和

汽车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在公司全部产品中,关节轴承是最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也是公司最主要利润来源以及未来利润增长点,该业务在公司盈利贡献占比在60%以上。

  作为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生产企业,龙溪股份在我国关节轴承行业中具有突出领先地位,其关节轴承产量在国内占比达到75%左右,在国际市场上,龙溪股份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达到10%,公司的目标是到2010占世界关节轴承20%的市场份额。

  关节轴承属于特种轴承,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与普通轴承相比,关节轴承市场容量较小,2002年其全球销售额约5 亿美元,仅占轴承行业总销售额的1.5%。但关节轴承产品附加值较高,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对国内外大小型轴承制造商而言,他们都不能轻易进入国内关节轴承市场。因此,关节轴承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低于普通轴承,龙溪股份在行业中的相对垄断地位得以保证,目前国内竞争对手规模远远落后于龙溪股份,排名行业第二的浙江天马的规模仅是龙溪股份的17%左右。龙溪股份在行业中的相对垄断地位保证了其较高的毛利率,近年来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业绩连续多年保持优秀。

  另外,龙溪股份在保持关节轴承龙头地位的同时,正在构建以关节轴承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战略”。公司2005年第一季度已完成对

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三齿公司)的股权收购和增资工作,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占三齿公司的90%。完成收购后,三齿公司每年可以为公司盈利贡献1000 万元左右,折合每股收益约0.07 元。

  自主创新铸就技术优势

  龙溪股份是国内最早进入到关节轴承生产领域的公司之一,经过多年积累,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关节轴承研究所和检测实验中心,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开发出对应产品。目前公司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达到2300 多种,占国内关节轴承产品种类的90% 以上,05 年新开发的关节轴承种类达250 个,这也是在钢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公司产品毛利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

  公司技术优势,得益于确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挂帅,使技术开发工作明确定位在决策层。同时,公司每年保证按销售收入的5%以上提取,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专项费用,连续几年,公司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都超过六七百万元。

  装备制造业将是“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作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密集互相兼容的新型产品,关节轴承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而龙溪股份相对国内竞争对手有技术优势,相对国际竞争对手则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凭借着核心技术优势,龙溪股份在近期内出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双效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分析上市公司时,除了其市场占有率、技术优势等因素外,非常重要的在于公司的管理,而在这一点,龙溪股份稳健的管理团队与“双效”管理模式颇有成效。针对国有企业工作不讲效率、经营不求效益的痼习,龙溪股份领导层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战略”为中心,以“高效率、高效益”为管理目标的“双效”管理模式。

  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公司致力于完善执行体系建设,打造战略执行能力。一是建立科学的计划管理体系,公司的计划管理体系制订得非常全面、完整,有中长期计划(战略规划、三年、五年规划)、短期计划(年度经营计划),也有综合计划、专项计划、项目计划等;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三是创新经营责任制,树立了与员工共谋富裕、为社会创造繁荣的企业价值观;四是夯实定额和统计等基础管理。

  “企业管理是动态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但检验管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该项管理能否促进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陈福胜对龙溪股份的发展做了很好的总结。

  从龙溪股份的估值来看,由于未来几年公司进入高速成长期,业绩将大幅增长,因此动态市盈率将不断下降,并且公司行业地位与成长,核心竞争优势明显,因此理应获得更高溢价。随着股改的进行,公司足够的估值优势更加明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