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格力电器先股改再引进战略投资者 三年完成MBO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23:12 和讯网-《财经》杂志

格力电器先股改再引进战略投资者三年完成MBO

  先股改再引资,现有管理层不变,分三年完成MBO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龙雪晴】 备受关注的格力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深圳交易所代码:000651)股改方案在2005年12月23日发布。方案显示,公司将先股改再引资,现有管理层保持不变,同时实施MBO方案。格力电器与其控股股东格力集团间的多年矛盾,此番看似是前者占据了上风。

  总资产127亿元的格力电器,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空调器制造商,也是珠海市最后一家待转制的大型国有企业,珠海政府借由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50.28%的股份,并借由格力

房地产公司持有8.38%的股份。

  2004年初,珠海市政府及国资委统筹下的格力电器转制提上议程,但进展缓慢。一年多来,有关格力电器国有股东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数度传闻均被相关方面否认。

  一个月以前,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向《财经》表示,由于珠海市政府与格力电器管理层对转制方案意见不一,转制陷入僵局:珠海政府希望将转制和股改一并操作,而上市公司管理层希望先行股改。

  此次格力电器发布的股改方案显示,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和意志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格力电器股改实行每10股送2.7股的对价方案,并根据2005年-2007年公司利润情况决定是否追加对价。

  此前不久,格力集团还与格力电器签署商标权转让合同书,将“格力”商标无偿转让后者。格力集团保证自合同生效日起,不再经营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商品,但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仍有权使用“格力”作为公司名称和标识。

  自2003年10月起,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曾就“格力”商标展开激烈争执:先是格力电器指责同为集团成员的格力小家电公司盗用其品牌形象,误导消费者。但格力集团随后声明:“格力”商标为集团公司所有,格力小家电使用格力商标得到了集团授权。

  商标之争使上市公司与集团长年以来的“父子矛盾”公开化。随后,二者又展开“董事会之战”:2003年5月16日,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徐荣主持集团董事会,追究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设立“账外账”一事,“父子之争”白热化。

  2004年1月,徐荣卸任集团董事长,由珠海市国资局长郭毅接任。当年7月,集团董事长职位再次易手,由珠海市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叶志雄担任。

  相形之下,格力电器以董事长朱江洪、总经理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稳定。时间至2005年,年已59岁的朱江洪的去留已成为市场判断格力电器未来走向的指针。朱本人曾在股改方案出台前夕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自身去留要以珠海市政府的意见为主导。

  此次,格力集团在股改方案中承诺“保持格力电器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在2006年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中,将继续支持朱江洪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此外,股改方案还披露了配套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将从格力集团所持格力电器股份中划出2639万股(占目前格力电器总股本4.91%),参照每股净资产价格售予上市公司管理层。   

  方案拟定,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三个财务年度,若格力电器净利润达到预期数值,格力集团将按当年底经

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作为出售价格,向公司管理层出售713万股股份。若上述三个年度均达到预期净利润水平,则向管理层出售的股份总数为2139万股。剩余500万股的激励方案由董事会另行制定。

  此次股改方案将由2006年1月底召开的股东大会表决。若股改方案通过并获实施,格力集团还将考虑为格力电器引进战略投资者,但仍将保持政府在格力电器的控股地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