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业打造医药航母 30亿元欲购三九医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3:54 财富时报 | |||||||||
本报记者 耿承涛 一段时间以来,三九集团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三九集团天文数字的债务和艰难重组进程,集团缔造人赵新先被刑事拘留这一爆炸性新闻使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三九集团成立以来赵新先一直兼任党委书记、总裁、董事长等职。今年5月时任国资
分析人士认为,赵新先的被拘,有利于三九集团重组的明朗化。近日,香港证券市场传闻,上海实业集团旗下的红筹旗舰上实控股欲出资30亿元收购正处于困境中的三九集团。其实,从三九集团开始重组之际,有意三九债务重组者就有数家,一度包括印尼力宝集团和健康元集团、以及民企复兴集团。而其中与三九集团保持联系最密切的,最为业内人士看好的,则是上海实业集团。 谁来拯救危机中的三九集团 1985年,赵新先在深圳创办了南方制药厂(即三九集团的前身),1992年,三九集团和泰国正大集团、美国花旗集团合作,组建了三九正大药业公司(即三九药业的前身)。2000年后,三九收回了外方股权,并上市成功。9年中,三九突飞猛进的并购扩张最终使自己成为直属国资委的一家庞大企业集团——国内最大的中药制造商、拥有超过200亿元的总资产、400余家子公司和三家上市公司。 但同时,三九集团又是一个欠债大户,在企业疯狂扩张的过程中三九集团欠下了巨额债务。据三九集团债权银行向媒体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九系”整体对银行的负债总额已高达107亿元。 三九集团的首次危机爆发于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对其最核心企业三九医药作出通报批评,披露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三九集团占用资金高达25亿元;2003年,三九集团再陷债务危机,多达21家债权银行开始集中追讨债务并纷纷起诉,“三九系”整体银行债务被曝高达98亿元。三九集团债务危机于2003年9月总爆发后,最高院为支持三九集团重组,对其给予了司法保护,即不受理银行对三九系的司法诉讼。 据媒体报道,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此时的三九集团急需一个“救世主”出现。 上实集团欲借此成就医药梦想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81年7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目前,已形成医药、房地产、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板块成为上海在海外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上实早就已经有做大医药产业的计划,上实如果要收购三九,其目的应该就是三九的医药产业。”银河证券刘彦明认为,对上海实业集团来说,三九集团的医药产业是最具吸引力。 今年6月,上海实业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上实控股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上实控股将其持有的四家医药类企业的全数股权注入上实联合,同时上实联合则将其原有的两家商业零售公司的股权换入上实控股。今年11月上实集团负责医药类产业的吕明方就任上实联合董事长,上实集团整合医药产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从上实集团的主营业务来看,医药已经成为上实集团核心产业板块之一。现在已拥有医药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近30家,包括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常州药业、上海三维生物、广东天普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上海实业集团就与三九集团洽谈过并购事宜。今年8月,上实控股董事长蔡来兴曾对外界表示,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再落实内地医药业务方面的收购,有一项收购预计耗资20亿到30亿元人民币。 面对三九集团目前的局面,上海实业集团该如何出手? “由于三九集团和三九药业旗下都有着众多非医药主业资产,而且资产质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对于上海实业集团来说单独收购三九医药最为理想。”民生证券赵鹏认为,“上海实业集团此次收购的目的在于做大医药产业,因此,单独收购三九医药不仅可以避免收购成本过大,还可以获得三九集团最优质的资产” 2004年11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等联合牵头,深圳银监局等机构实施,21家债权银行组成了三九债权人委员会,并达成《三九债权人协议》。业内人士认为,三九集团的重组主动权在债权人委员会手上,债权人委员会的意见将最终决定三九集团整体出售还是拆分出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