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三一重工 做实不做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8:47 中国经营报

三一重工做实不做空

  作者:杜爽

  兵法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兵法白话:进攻与防守是经常的事,进攻与防守,是人力物力的较量,更是勇气与智慧的较量。现代商战中,经营者一个大胆的计划,一种奇异的构思,配以虚张声势的行动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轰动的效应和目的。

  其人其事:作为股权分置第一股,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精打细算”,高票过关。

  2005年中国

股权分置改革就像是一个角力场。上演的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直接“对抗”,这里既有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实力碰撞,当然也有空城计一般的心理博弈。

  作为“股权分置第一股”,三一重工从试点开始到6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投票表决前的时间里,不可避免地一直处在证监会、专家学者、其他上市公司、各类投资机构和众多股民口水大战的风口浪尖上。5月10日公布的全流通方案中提出,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流通股划转3股并返还现金8元,以此作为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的“对价”。但是这个方案一经抛出,便在股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评论者有之,冷眼者有之,更多的是来自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民投资者的各种声音。

  “我们都没有想到方案出来以后反响会这么大、这么激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以为:股权分置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三一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探索。

  搞技术出身的向文波平时在公司最喜欢做的事是每天看图纸,和工程师讨论各类技术问题。但是在那段时间里,身为三一重工执行总裁的向文波不得不放下了图纸,拿起“大话筒”,每天的行程和主要任务就是,在各个城市和投资机构、各类媒体上,面对着不同的投资者反复解释、说服。如果那时百度一下“三一重工”和“股权分置”,短短时间内,相关的信息竟达20多万条,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向文波所发表的言论。

  话虽然说了很多,向文波在面对众多的投资者时还是觉得心中没底,他觉得“不知道如何和他们保持沟通,如何能够真正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和投资者几番相互的探底和交锋之后,5月24日,公司董事会向博弈中的另一方流通股股东做出了让步,又将方案修改为10转3.5股返8元,三一集团同时承诺两年内不减持三一重工

股票,且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或等于19元。虽然,第二轮方案出台后,依然有很多不满的声音,但是三一重工在付出了实打实的“对价”之后,最终在6月10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该方案以93.44%的高赞成率顺利获得了通过。

  由于试点成功,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证监会宣布共有十一批的上市公司先后开始了正式的“股权分置”改革。而这些后来者在同流通股股东打交道时,比起三一重工要来得容易、轻松。

  据统计,这十一批股改名单中涉及的企业,绝大部分的方案很容易地获得通过,只有区区四家公司的方案被否决。更让人感到意外的,随着大批量的公司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大量的股改方案被一一抛出,股改这场实力与心理的博弈战并不如大多数股民所预期的那样出现越来越激烈的场面。或许是面对着“跌跌不休”的G股市场,千篇一律的对价和“投票门”事件的曝光,广大的投资者对于股改的热情已是今非昔比。自从第二批股改试点之后,股改公司支付的对价水平非但比之三一重工试点时所给出的对价没有上升,而是越来越低。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对价水平降低,也会导致投资者的信心逐步降低,如此反反复复,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以外,一个不愿意看到的现实是,在近几批的公司方案投票中,流通股股东的参与率也是逐渐下滑,不断创出新低。

  “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在未来一定还会持续进行下去。而仅仅从数量上完成并不能就意味着股改的成功。按照最初的规定,股改的周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而目前这些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是否能够被市场和股民所真正接受,我们拭目以待。

  点评:这哪里是什么空城,分明依稀看到的是雀占鸠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