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重组落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5:37 经济观察报 | |||||||||
本刊记者 张衍阁 常怡 北京报道 12月5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新闻发言人云大卫终于可以肯定地告诉记者:“重组结果今天宣布。” 当天下午17时公布的重组协议显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将注资7577万美元,包括
至此,新加坡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格局基本确定,而关于中航油继续保持垄断是福是祸的争论还在继续之中。 重组:狮城圆梦 11月下旬以来,市场各方对重组结果如此期待,以至于云大卫每次宣布推迟公布重组结果都被媒体大做文章。一年前的2004年11月29日,中航油新加坡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公告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巨亏5.5亿美元,并申请破产保护,公司总裁陈久霖被停职。同日,新加坡法院初步批准中航油进行债务重组。 依照专业和法律程序的要求,新加坡公司重组分为债务重组和股权重组两个阶段。 2005年6月8日,新加坡公司债权人大会通过了新加坡公司的债务重组方案,根据该方案,集团公司将联合新的投资者向公司注入1.3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和恢复公司运营。 在股权重组阶段,新加坡公司需要完成制定股权结构重组方案、引入战略投资者谈判、向债权人提出购股提议、上报新加坡证交所审批、召开股东大会、上报新加坡高等法院批准和重新上市等几项主要工作。 对于后者,前三项工作已经完成,之后的程序,云大卫对本报表示:“时间表不是由我们来决定。” 云大卫称,根据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BP与新加坡公司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集团公司和BP将要注入的经营性资产,将在中航油恢复交易后6到9个月内注入。此举意在为新加坡公司业务提供协作和补充效益,以增强中航油的资产基础、盈利能力和盈利预期,藉此提高股东价值。 BP将要注入的资产被猜测为其在中国内地或泰国的项目资产,但此说BP方面未予证实。 此外,新加坡公司将向债权人发出认购重组后扩大股本约10%股份的提议,金额为2200万美元。同时,新加坡公司将把每5股面值0.05新元的普通股,合并为每1股面值0.25新元的普通股。 BP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债权人之一,其3家子公司拥有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合计3200万美元的债权。对于BP之后是否有意于留给债权人的10%的股份,云大卫称:“BP对20%的股权已经表示满意。” 本报得自BP方面的消息称,BP仍将根据各方同意的债务偿还方案获得未经偿还的债务,支付方式与其他债权人相同。 根据协议,BP将提名两名代表进入中航油董事部,此外还将调派风险管理主管和贸易主管两名高级职员,到中国航油提供各种培训与风险管理服务。淡马锡则不会有董事部代表。 另据中航油和BP签署的业务合作协议,中航油将继续进行招标,而BP在比招标结果更好的条件下,享有优先供应权。 外资进入与保持垄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BP供应与贸易区域主管班内斯(Mike Bennetts)说,注资中航油,将使BP进入中国的航油市场,加上它也是中国航油的债权人,所以成为新投资者可提高它接下来的定位。 BP在中国航空燃油领域已有两家合资企业:深圳承远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和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后者为广东、广西等15个机场提供航空油料供应业务。 安邦集团副总裁贺军认为,BP入股中航油之举是借中航油重组卡位中国航油供应,此举使得BP在中国航油市场的高度限制之下抢到了先机,考虑到市场终将开放,其意义不言自明。而在中航油事件之后的入股无疑可以获得一个较低的价格,同时有助于市场重建对中航油的信心。 中国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也认为BP入股中航油实属理所当然。他认为国际石油巨头无不觊觎中国巨大的航油市场,但苦于进入无方。BP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拓展下游业务,入股中航油让BP在华下游产业链更趋完善。 但是对于中国航油开放的鼓吹者来说,中航油重组的完成另有一番沉重的意味。因为无论是追求高偿债率的债权人,还是为了投资收益的小股东,还是此番重组入股各方,都希望中航油恢复并继续其对中国航油进口的垄断地位,以获得高收益。 本报掌握的资料显示,巨亏事件发生之前,中航油(新加坡)的采购量占到了中航油总公司系统全部用油量的98%强,在中航油(新加坡)2003年的收益中,有约6成来自于航油进口垄断带来的收益。 贺军认为把航空飞行安全作为保持航油市场垄断的一个最重要理由的说法并不足取,他认为航油市场应当放开:“安全的概念不应理解过窄,事实上很多不安全因素就是垄断导致的,前不久的‘油荒’就是例子,适当的市场竞争相对于垄断来说更有利于安全。” 不过以上这些已经与“中航油事件”的主角陈久霖无关。他要做的是,在明年3月8日至12日以及4月3日至21日期间接受审讯。一个与他有关的数字是,12月5日披露的2004年财务数据显示,中航油去年净亏8.65亿新元(约合5.12亿美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