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通集团援手华源 50亿元欲解资金困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6:1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黄嵘 王其明 11月8日,华源大厦内,华源集团一次既沉重也令人振奋的职工代表大会正在进行。沉重,是因为华源集团将不再是国资委所属一级大型国企,另一家国资委大企业中国诚通集团将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振奋,是因为诚通集团将注资50亿元,解救华源年初便开始陷入的资金困局。
据悉,在这次职代会上,全体职工代表一致通过了诚通入主华源方案:诚通集团将向华源注资50亿元,其中25亿元作为增资扩股资本金,另25亿元以借款方式给予华源。 200亿元负债包袱 华源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自今年年初开始,集团资金链就非常紧张。“据我了解,现在整个华源集团,包括其下属企业银行欠款高达200多亿元。”这位高层介绍,近一年来华源一直在寻求重组方,但最后都没有谈成。 此前,上海市国资委曾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关于华源集团、上药集团和中西医药业重组方案汇报稿》,其中提出重组华源方案是:上海市国资委将旗下国有企业所持上药集团股权直接划转40%至上海市国资委,随后将其中30%注入华源集团,这样华源集团增持上药集团股权至70%。作为对等交换,上海市国资委成为华源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36.09%。加上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所持17.89%的股份,上海市持股比例合计为53.98%,国务院国资委持股比例降至6.3%。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国资委此方案的初衷是想要华源旗下的优良资产——医药,其余资产剔除出去。据该人士介绍,华源债台高筑的原因之一是扩张过度。华源1992年成立时注册资本金仅为1.5亿元,之后国资委再没有追加过投资,尽管有十几年的资金积累,也无法支持其膨胀至现在的500多亿元总资产。 导致华源债台高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仍旧要帮助政府行使一些政府职能。“比如华源手下很多纺织企业资产质量很差,但华源又不能扔了它们,因为如果那样上万名工人将面临失业。”该人士说道。 银行集体追债 据该知情人士回忆,在上海市国资委上述重组方案未被国资委采纳后,上海地区银行认为华源集团重组无望,9月初开始集体向华源追债。 2005年9月22日,华源股份600094和华源发展600757突然同时宣布第一大股东华源集团所持公司股权全部被司法冻结。同日,华源制药600656也宣布其第一大股东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华源集团子公司所持公司股权全被司法冻结。但招致司法冻结的原因,三家公司均三缄其口。 此前,上海银行和浦发银行(600000)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至少11起诉讼,起诉对象均为“华源系”企业,理由均为“借款合同纠纷”。据投行人士分析,“华源系”三家上市公司被冻结股权的价值约为11.48亿元(按净资产计算)。 “在如此大规模银行集体逼债下,华源集团无奈向国资委求助。”该知情人士回忆,“这样,华源巨大负债现实就不得不被揭开了。”此后,银监会和国资委联合下文逼债银行,希望暂时撤回对华源的诉讼,帮助华源摆脱资金困局。 “华源总算可以暂时喘口气。”该人士说道。 50亿元拯救华源 据一华源内部人士透露,从国资委有意让诚通入驻华源,到诚通决定50亿元注资华源,其中不到一个月。“华源集团实在太庞大了,这么短时间里,恐怕诚通还没有完全摸清华源的家底,到底如何重组,双方高层还在商讨之中。” 据悉,今年6月,诚通集团获得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资格。6月13日,国资委下发《关于选择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进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改革【2005】116号)的文件,明确表示“根据中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搭建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平台”,选择诚通集团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 目前,诚通已经托管了另一家大型亏损国企——寰岛集团。据诚通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资产移交之后,诚通会通过评估分类,判断哪些企业经过剥离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哪些企业需要通过有效重组债务、整合业务、妥善安置人员、减轻包袱,甚至规范上市,努力进入行业前三名。 对于诚通这次入驻,华源旗下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对上市公司肯定是件好事。“今年年初开始,总部调配走了我这里很多留存资金,没有资金,上市公司的正常业务都无法开展,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该上市公司负责人说道,“现在只希望诚通能够让资金尽快到位,这样我的上市公司才能运作起来。” 因此,对于华源旗下的上市公司来说,诚通入驻的确是个大利好,虽然这一利好的兑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