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天沉浮毕亚雄还原长电股改历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16: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恭彬 上海报道 毕亚雄似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7月6日上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自7月3日方案出台之后,外界给予最多的评价,乃是认为“中性”。
这可能是个好的兆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涉及各方利益的方案,不可能会有最优,因为某一方最优,必然会触及另一方利益。 不过,在8月5日股东大会召开之前,这一切都可能还有变数。 “在召开股东大会之前,必须获得国资委的批复,相应的程序必须完成。”毕亚雄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获得流通股股东的认可,下周我们将安排更为广泛的走访与沟通。” 宣布试点时并不知情 在坊间关注长电方案的同时,却少有提及有关长电股改的详尽过程。记者在采访毕亚雄时,试图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6月19日确定长电参与第二批试点之前,没有任何部门向我们暗示,长电会参与试点。”毕亚雄说。 此前的6月16日,毕亚雄曾现身上海。次日,毕亚雄在京参加国资委内部会议。据与会人士说,国资委鼓励长电、宝钢这样的大盘蓝筹参与试点,但并未给定时间。 “6月19日被告知参与试点时,我们也很突然。”毕亚雄说,“当日我们召开紧急会议,晚些时候,才确定中信和广发作为保荐机构。” 对于为何选择两家机构,毕亚雄说,其实在6·19之前的第一批试点出台之后,长电就一直在积极研究,也多次向相关机构、券商咨询此事。 “中信和广发由于此前接触较多,因而有过多次交流,除此之外,我们还和另外的多家保荐机构进行过沟通。之所以选择两家,是希望出一个更好的方案。” 根据毕亚雄的说法,长电从5月9日开始,就开始研究此事。也就在那个时候,权证进入了毕亚雄的视野。 “我们跟踪了第一批试点方案,感觉如果做后面的试点,尤其是像长电这样的代表性公司,必须有所创新,对价难道只有送股一种?”毕亚雄说,“而且,权证也并不只是在股改之后才出来,以前一直就有。” 一个更重要的沟通程序也在6月19日之前得以完成。 据毕亚雄透露说,在长电上市之前,三峡总公司对于股权的问题一直就有清晰的定位,锁定63%的控股权,在债务结构安排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左右。 “目前长电的资产负债率是47.67%,债务融资还有空间,但股权方面,三峡总公司控股63%,已无空间。大股东不愿送股,希望长期控股持有,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的表现。”毕亚雄说,“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考虑是否采用组合性的方案,作为对价的内容。” 两天出台意向性方案 6月19日获知试点后,长电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到6月21日晚,就确定了意向性方案。 毕亚雄认为,迅速出台方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想让长电停牌太久。 不过,说到6月21日晚出台的意向性方案时,毕亚雄仍心有余悸。 他向记者坦承,因为没有经验可循,在此方案出台及至其后的沟通过程,长电虽然准备多时,仍显得过于仓促,方案亦有不尽完善之处。 “很多人认为比较粗糙。”毕亚雄说,“而且即便这样,这个方案在非流通股股东内部,还存有不同的意见。” 据长电方面透露,在6月19日确定参与二批试点之后,长电随即成立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毕亚雄因为既是三峡总公司的副总同时兼任上市公司老总,出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以大股东为主导,上市公司及两大保荐机构组成,必要时,还邀请其他5家发起人股东参加讨论。 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门小组,分别是综合组、宣传组、市场组和方案组。各小组均是精兵强将,比如宣传组负责人——三峡总公司宣传处处长严斐,就是临时从宜昌调往北京的。 接近长电高层的人士透露说,关于股改的方案,在长电方方面面都有不同意见。包括非流通股股东之间(三峡总公司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之间)、非流通股股东内部高层之间、上市公司高管之间、保荐机构之间、流通股股东之间,都对方案有不同诉求。 如何在这些意见之中寻求一个次优的平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毕亚雄谈到几个出台方案的前提:一是,大股东不愿意多送股,那么就采用另外的方式,比如转增股本,比如提高股票价值的方法:增持、回购、承诺持股比例等;其二,既然是第二批试点,就应该在方式上创新。 “我赞同一个说法,原则可以借鉴,思路可以参考,但方案绝对不可以照搬。”毕亚雄说,“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认为送股不是唯一的对价,因而就有了意向性方案的出台。” 两天内紧急出台的意向性方案,虽然并未获得基金的广泛认可,但在毕亚雄看来,其后的广泛沟通,成为7月2日董事会决定方案的最关键环节。 11天的得失 从6月22日之后到7月2日长电召开董事会,长电经历了难熬的11天。 6月23日开始,长电兵分六路。其中5路人马分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拜会基金经理、QFII等机构,征求意见。另外一路则留守北京,与相关部门沟通,比如和发改委关于电价的沟通。 毕亚雄一行的目的地是上海。三天的行程极为紧凑,据毕亚雄说,每天都有六七家机构要拜访,时间匆忙。 “第一天和第三天,有明显的差距。第一天,东西刚拿到手,很多人看不懂。我们也是边征求意见边考虑。” 到6月25日毕亚雄等人要离开上海回京的时候,UBS基金经理匆匆忙忙从香港赶回上海。双方的沟通安排在午饭间进行。 “沟通是富有成效的。”陪同毕亚雄的中信证券副总德地立人说。据称,QFII对于认股权证、对于承诺控股比例相当看好。 带着满箩筐的反馈意见,6月25日晚,派出的5个工作小组陆续返京。 其后,长电在6月29日还安排了一个专场的QFII电话会议,直到董事会召开前一两天,仍在征求基金公司等各大机构的意见;而同时在那段时间,还搞了一个网上调查。 长电各利益相关者也一刻没有停留。从6月25日晚返回,到6月29日,长电控股股东三峡总公司召开总经理办公会,3天时间内,三峡总公司做出了重大让步。从此前意向性方案的象征性送股,一跃到10股送2.27股,将控股比例从63%一下子降低到60.46%。 “三峡总公司为此多次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在宜昌开过后,6月29日,我们把所有的经营高层都从宜昌请到北京开会,这并不容易。”毕亚雄说。 与控股股东内部意见趋向一致的同时,其他五家发起人股东也在7月2日前一两天先后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就长电的方案进行表决。 据毕亚雄透露说,返京后的11天,长电主要之事乃是根据反馈的情况,不断测算方案,寻找对价依据。 “分析各种反馈意见及其比重,分析方案某部分目前是多少人的意见,拿掉之后是不是会有比较大的反复。”毕亚雄说,“当然,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增加送股和派现,但基于什么目的,如何测算确实个大问题。” “并不是我们这帮人想出来就这么定了,还有其他各单位,意见要差不多,差异要越来越小。比如在平衡这些多方面意见时,从原先的10送0.223(公积金转增股本)到0.421,中间有没有一个0.3或者0.4呢?单单这一个调整,就反复考虑了多方面的意见。” “为什么选择这个0.421?是反复测算后的结果。——流通股股东普遍预期要10送2以上,控股股东又不可能让步到60%以下,转增股本只能是这么多。” 充分考虑流通股股东及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之外,长电的方案还必须向证监会和国资委、发改委汇报。 长电的高层透露说,对于具体的方案,证监会和国资委并不会直接干涉,但对于大体原则,比如长电的方案是基于即期、中期和长期的利益,而不单单考虑当期利益,并且充分考虑到流通股股东利益等方面,监管部门是持肯定态度的。 而在与发改委沟通的时候,原先曾承诺的提高电价进而提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04元,在最新的方案中,被降到0.025元。 “这是因为发改委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位长电的高层说,“事实上,从现在的反馈来看,大家对这一条款是非常满意的,有人认为它不能作为对价内容,说只有10送1.75股,但如果我们把它拿掉,他又不愿意,我觉得挺难理解。” 据这位高层称,在7月2日董事会决议之前,方案内容已经递交给上述监管部门,并获得认可。 不过,在大体条款议定并充分征求了独立董事意见之后,7月2日的董事会上仍对方案进行了微调。 认股权证的摆放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定于当期推行的认股权证,在董事会决议上,被放在了押后执行的位置上。 毕亚雄说,“从长电及其与有关各方沟通的情况来看,包括QFII在内的长期持有者都认为认股权证很有价值,它最能够代表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长期信心,而且发行认股权证最能够考量经营层。但考虑到一些流通股股东怀疑认股权证可能会影响当期的利益,我们当期只好不做,采取压后的方式。但现在还是有不少的负面说法,我们感到不理解。” “对于权证,我们还是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还是觉得不要的话,那我们就放弃。”毕亚雄颇为无奈。 从5月9日开始接触股权分置改革,至7月2日经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方案出台,长电历经54天起落沉浮。 采访末了,毕亚雄起身送客,行色匆匆,下一步他还要远行各地,与基金沟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