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谈回购流通股 希望能作股权激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03:57 第一财经日报 | |||||||||
有公司认为回购股票应用于股权激励 本报记者 王雪靖 发自上海 近日,国内监管部门也在大盘面监“危难之时”出台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的征求意见稿,允许上市公司回购其已经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份。在记者采访时,几家上市
开国有股回购先河的陆家嘴(600663.SH)董秘毕海琳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因流通股本所占总股本比例较小,因此不会考虑回购流通股的问题,以避免撞线,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得低于25%,总股本超过4亿股的,这一比例不得低于15%。公司当初做国有股的回购,是为了发行B股。由于公司盘子较大,为了降低国有股,公司进行回购并注销了一部分,按注销的部分发行B股。她也同时表示,如果上市公司缺乏资金一般是不会去做流通股的回购的。 1994年9月,陆家嘴开国有股回购的先河,以每股2元的价格协议回购国有股2亿股。除此之外,还曾经参与过非流通股回购的公司有,1999年12月,申能股份(600642.SH)以当年中报每股净资产价格2.51元回购10亿国有股;2000年9月,海立股份(600619.SH)回购并注销4206.2753万股国家股;2000年10月云天化(600096.SH)以当年中报每股净资产2.83元的价格回购了2亿股国有股;2000年12月长春高新(000661.SZ)回购7000万国有股,作价标准为2000年中报每股净资产3.44元。 云天化公司的董秘冯驰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初公司进行的国有股回购也是为了调整股权比例,改变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完善公司股本结构。而对于监管层时下推出非流通股回购问题,公司还未予考虑,一方面由于公司前期的再融资计划因证监会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而被暂时搁置,眼下公司主要还是会考虑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参与股权分置的改革。 在当前一些券商眼中的回购热门公司中,申达股份(600626.SH)董秘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未有这方面的计划,另外即使回购股票,公司也会主要考虑资金方面的状况。不可能一方面有贷款财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还去做股票回购。而韶钢松山(000717.SZ)则未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该公司认为其股价被严重低估并希望能够扭转股价过分低迷现状的信号。而一旦实施回购,公司每股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都将得到提高,能够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在国外,这种行为也常常是上市公司确认其股价底部的标志性动作。 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才是比较适合做流通股的回购,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认为,在那些股价被低估的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中,出现回购公众股份的几率会比较大。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发生回购的几率大小应满足一些条件,如公司业绩优良,手中的现金相当充裕,近几年来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也都超过了每股收益经营性,资产负债率较低,通常市价已接近甚至低于其每股净资产等。对于这样的公司而言,较大的资本规模带来了对每股盈利指标的压力。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现有股票的估值水平明显偏低并拥有充足现金的上市公司,出于有利于未来市场融资等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及希望维持长期良好公众形象的考虑,将有可能会通过股票回购的方式来回报现有流通股东。 也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拥有B股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B股的估值水平通常比A股还要低,而且A、B股差价较大,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将会更倾向于对B股实施回购。 对此,本报记者也采访了曾提出过回购B股的氯碱化工(600618.SH,900908.SH)的董秘许沛文,他表示,公司当时由于现金流还不错,而且B股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有过回购的想法。对新的回购流通的征求意见稿,也会关注今后推出的实施办法细则,如果条件允许,公司会考虑回购计划,但也要看公司资金闲置状况等,在股票市盈率低时进行回购,可以减轻公司分红的压力。许沛文认为如果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不用于注销而用于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可能参与的公司积极性会更高一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