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合成4年时间成功摘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10:39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潘霓 日前,西南合成的简称由“ST合成(资讯 行情 论坛)”恢复为正常的“西南合成”,此时距其戴上ST帽子已近4年时间。西南合成披露2004年度报告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8亿元,净利润1211万元,这也是6年来公司第一次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明星企业到上市以后的逐渐衰落,而后在外部力量介入重组后重新获得生机,西南合成40年
由盛转衰 西南合成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总厂,其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海外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随后企业经营状况日益下滑,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亏损。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从2001年4月18日起被实施特别处理,简称变更为“ST合成”。与此同时,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的情况也暴露出来。 2001年,公司业绩继续下滑,濒临退市边缘。为保住ST合成的上市资格,重庆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1730万元。 2002年2月,重庆市面向社会寻求西南合成的重组方,2002年6月10日,制药总厂与南方同正签署协议,将所持ST合成的全部股权托管给后者。南方同正在入主后虽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使西南合成走出困境,但终因各种因素所限,公司于当年再次出现巨亏,亏损1.53亿元,累计未弥补亏损已达3.6亿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仅为0.25元,与资不抵债一步之遥。 方正入主 2003年上半年,ST合成的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其上半年度继续亏损5793万元。此时,方正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介入重组。2003年7月1日,制药总厂与南方同正解除了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化医集团与方正集团签订了《西南合成制药总厂委托管理协议》,ST合成国有法人股全部被间接委托给方正集团进行管理。 由于制药总厂债务缠身,已资不抵债,如何妥善处理相关债务则成为ST合成下一步重组成败的关键。2003年8月19日,华融重庆办事处与化医集团签订了债权转让合同,前者将所拥有的对制药总厂的合法全部债权总额3.75亿元全部转让给后者,转让金额为5823.8万元。随后,化医集团豁免了合成总厂所欠部分债务,这也使制药总厂的净资产由-1.61亿元调增为7996万元。 同年9月4日,制药总厂实施债转股,改制组建重庆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合成”)。重庆合成注册资本为13282万元。2003年9月,方正集团决定单独向重庆合成进行增资扩股。增资扩股后,重庆合成总股本为42857万股,方正集团以3亿元出资持有70%的股权,从而间接控股ST合成。 拯救ST合成 同时,来自方正集团方面的戴泽宇、余丽、施倩等人进入ST合成董事会,并由戴泽宇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拯救上市公司行动旋即展开。 方正集团针对ST合成现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生产经营方面出台了各种措施。短短半年的时间,ST合成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各项财务指标均向健康方向转变,实现了化腐生肌的初步目标。为了尽早摘帽,重塑新形象,公司努力向重庆市政府争取到连续三年给予4000万元财政补贴的政策,并在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505万元。 2004年实现摘帽ST合成志在必得。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泽宇向记者介绍说:“领导班子按照方正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五个统一’的要求,按照‘整改、整合、完善、发展’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实现股份公司摘帽’的全年奋斗目标,抓内促外,加强内部管理,整合内部资源,强化技术进步,整顿营销秩序,调整营销策略,完成了所有产品生产线的GMP改造,消化了原材料、燃料、运输费用飞涨的不利因素。” 方正集团一直在关注着ST合成的发展和变化,董事长魏新、总裁张兆东和执行总裁李友都先后多次到ST合成检查工作,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对ST合成的全方位改造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