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2004上市公司年报专题 > 正文
 

年报披露后的机会(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09:50 新闻晨报

  金属业显著增长

  2004年,有色金属工业在国内需求强劲和国内外基本金属价格上涨的支持下,行业经营状况显改善,产量继续攀高,效益显著增长。

  由于主要金属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在历史高位,而产量增长依然可观,我们预计2005年
有色行业的效益将继续增长,但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和部分金属品种价格下调的影响,预计增幅将低于2004年水平。

  有色各子行业之间的效益增长出现分化,铅锌冶炼行业和铜冶炼行业的效益增长十分显著,而铝冶炼行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铜:2004年全球电解铜存在70万吨左右的缺口,2005年一季度供需紧张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体现在现货层面则表现为库存的下降和铜价的上涨。2005年4月份上海金属交易所的铜价突破36000元/吨,LME铜价在3月份亦突破3400美元/吨。从全球来看,2004年下半年供给开始增加,而全球经济增长的趋缓使得需求增长有所下降,我们预计下半年铜价有望回调。

  铝:2004年全球原铝缺口30万吨左右,预计2005年的供需缺口没有明显缩减。氧化铝的前期库存消耗过大,现货层面依然紧张,价格仍在上涨。原料成本的上涨对国内外铝价均有支撑作用。预计国内外铝价的背离现象仍将延续,国外铝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国内铝价前景不乐观,但受高成本限制,下跌幅度亦有限。

  铜都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000630):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63.16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净利润3.32亿元,业绩增长的贡献来自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今年公司公告称2季度业绩将超过50%,我们认为2005年业绩增长50%以上有望实现。

  轿车业有“拐点”

  2004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仅增长14.8%,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和EBIT同比小幅下降,存货周转率下降0.8个百分点,而资本开支则同比增长66%,达到74.42亿元。表明行业已经进入低谷。

  在经历了2002、2003年爆发性增长后,2004年轿车需求步入平稳增长期。爆发性增长所带来的后遗症开始逐步显现:各厂商在相对有限的市场内展开激烈的价格战。为缓解降价对利润的侵蚀,厂商一方面不断改进并推出新车型;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采购成本,而各厂商的一致行动使图变效果明显削弱。

  2002-2005.2,行业毛利率、利润率分别由25.2%、12.8%下降至16.5%、3.5%。我们认为2005年1-2月份行业利润率水平已低于早期预测的3.7-4.7%水平,行业已步入低谷。

  目前轿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是业内公司数量较多,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减少;主要公司的规模较小而接近,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变换不定;拥有大量专用性资产决定了行业退出壁垒较高。上述特点决定了目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据悉,今年下半年,国家将对轿车的消费税率进行调整。降低或取消1L以下轿车3%的消费税率;维持1L-2.2L轿车5%的消费税率;将2.2L以上轿车的消费税率由8%上调至10%。我们认为,消费税率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需求向中小排量轿车转移,但作用有限。

  长安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公司目前有六大生产基地:本部、本部长安工业园、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南京长安和河北长安。福特南京工厂将于2006年投产。

  2004年公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和同比下降9.2%,说明公司发展有变数。

  石化业现金充沛

  2004年石化行业盈利能力强劲,但收入增长开始放缓,存货增长加快,现金充沛

  2004年石化行业四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86%,对制造业的利润贡献为35.8%,排名第一。实现EBIT698亿元,同比增长81%。净资产收益率为25%,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对能源和石化需求旺盛2004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19%,对三大合成材料的消费增长14%。2005年对合成橡胶、PE、PP等塑料的需求继续稳步提高。全球纺织业取消出口配额拉动了化纤原料的需求,全年增长在预期之中。

  合资乙烯装置新增产能基本可以被市场吸收2005年将是合资乙烯项目集中投产期。包括扬子-BSAF的65万吨、上海赛科90万吨在内,今年4季度中海油-SHELL的大亚湾80万吨乙烯新建装置将投产。因本轮油价以及石化产品价格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裂解的乙烯产能不能满足需求增长所致,预计2005年产能扩张基本能被下游需求消化。

  存在的变数目前国际炼油毛利达到8美元/桶的历史高位,但国内炼油毛利仅有4美元左右。一季度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格上调而柴油零售价格未变,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每吨近千元,国内炼厂继续承受巨大的原油成本压力。预计春耕过后可能上调柴油价格,炼油毛利将有所提高。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并超过60美元,下游化工产业链的成本压力将放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导致石化公司面临较大风险。

  作者:□国信证券 经济研究所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