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变脸印证郎咸平观点 收购前后人为操控利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9:54 | ||||||||
本报讯(记者薄继东)伴随着格林柯尔旗下数家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的陆续亮相,昔日“郎顾之争”的天平似乎又向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倾斜了几分。 昨日,就在沪深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披露临近尾声、离4月29日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921)年报预约披露日只差两天的时候,科龙电器突然刊登了一份出人意外的业绩修正公告,声称:由于存在无法预见的原因,其去年全年将亏损6000万元,从而部分印证了郎
推翻三季报全年不亏预测 据悉,科龙电器曾在去年三季度报告中预测“2004年度业绩不存在亏损或者与2003年度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情况。”而财务数据显示,科龙电器1—9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52亿元,净利润20679.92万元。如今,科龙电器3个月里非但抹去了去年前三季度实现的2亿元净利润,还留下了6000万元的净亏损。 对此,科龙电器解释说,是下列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公司去年的亏损:1、第四季度销售情况比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下降较大,而第四季度各项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比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上升幅度较大;2、对联营公司华意压缩(资讯 行情 论坛)(000404)尚未摊销完的股权投资差额全额计提减值准备;3、对估计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按会计政策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 印证收购前后人为操控净利 记者注意到,“郎顾之争”的焦点便是顾雏军有没有通过管理费用、计提坏账等方法来操纵上市公司的利润。而如今,我们看到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在收购科龙电器的第三个年头里,终于有些挺不住了,各项费用和坏账准备再一次大幅上升,在相当程度上应验了郎咸平认为“顾雏军收购科龙电器前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差异,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完全是人为调控所致”的观点。 而格林柯尔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521)的2004年年报,也同样印证了郎咸平所谓“收购当年巨亏,第二年盈利”的论断。去年刚好是顾雏军收购美菱电器的第二年,年报显示,美菱电器2004年的管理费用比2003年(收购当年)下降了54.55%,从而保证了该股顺利扭亏,并实现净利润1676.77万元。美菱电器自身也将管理费用的下降列为其去年能够实现扭亏的重要原因。 改变收购当年亏损幅度下降 对于襄阳轴承(000678)来说,由于顾雏军尚未进入该股的董事会,因此,其财务指标的“走势”与科龙电器和美菱电器等有所不同,即收购当年并未出现巨亏。而去年虽然是顾雏军收购*ST亚星(600213)的第一年,该股也出现了不小的亏损,还因此戴上了“*”,但相对于2003年来说,*ST亚星亏损幅度有所下降,且管理费用也没有猛增。不知此“反常”举动是否与郎咸平的炮轰有关。 资本市场神秘人物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系5家上市公司股价近日来集体下挫,其中,香港上市的格林柯尔(8056.HK)昨日报收于0.57元,跌幅达12.31%。而因科龙电器修改业绩预告使得其H股(0921.HK)股价昨收于1.18元,下跌16.31%;A股(000921)亦封于跌停。同时,*ST亚星(600213)跌停、美菱电器(000521)下跌4.62%。这似乎印证了郎咸平此前的观点,即:顾雏军并非是一名企业经营高手。 郎咸平“炮弹”主要成分 顾雏军利用调节管理费用、计提坏账等方法来操纵上市公司被收购前后的利润水平。通常的做法是:收购当年,大量拔高各项费用,造成上市公司巨亏;第二年,压低各项费用,使上市公司一举扭亏。 (记者 薄继东 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