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新太科技的资金麻烦 > 正文
 

掏空新太科技 前任董事长总裁诚恳道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5: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掏空新太科技前任董事长总裁诚恳道歉

  见习记者 冯蓉蓉

  广州报道

  新太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巨额违规担保事件目前的进展颇具戏剧性,自2月6日证监会对新太科技(600728.SH)立案调查之后,4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关于对新太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和公司原董事长邓龙龙等公开谴责的决定》,该决定称,新太科技原董事长邓龙龙和董事翟才忠诚恳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并将以此为诫。

  经审核,新太科技和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中违规担保共计4.09亿元。在这部分违规担保中,新太科技第一大股东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在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就发生了46笔,余额为1.47亿元。

  据新太科技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称,经过33天的调查,证监会调查组已于3月10日撤出新太科技,并带走了大量材料,调查报告尚未公布。调查期间,调查小组找邓龙龙和翟才忠谈过多次。据广东证监局侯副局长透露,目前邓龙龙和翟才忠已经被有关方面监视。

  “目前,新太科技自查工作已经结束,但以后是不是还会发现有违规担保项目,我不能保证。这些违规项目,大部分的董事会成员都不知情,更没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3月25日,新太科技总裁梁平告诉记者。

  虽然梁平未能说明新太科技4.09亿元违规担保金的具体用途,但经过一些知情人士的解析,新太科技违规担保事件的过程还是基本上得到了还原。

  “新太科技巨额违规担保真正是栽在与美国公司的合作和广东金中华项目上。”广州IT界一位与翟才忠私交不错的老前辈说,他曾作为专家组成员,一直参与新太集团技术项目鉴定工作。他认为,“与美国公司的合资直接导致(新太科技)内部分歧的扩大,但美方资金至今未能到位,是一举败棋”,而“广东金中华项目就是一举错棋,它的资金紧缺直接暴露新太科技资金链断裂”。

  一次失败的合资

  在违规担保事件发生之前,新太科技有过辉煌的昨天。1986年,中山大学两名青年教师邓龙龙和翟才忠下海创业,当年8月创立了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下称新太新技术),注册资金108万。1993年12月,新太新技术重新验资,股东成为七个自然人,邓和翟分别持有33.156%的股权。

  在邓和翟的带领下,新太新技术一度发展迅猛。1994年8月8日,新太新技术及其下属十几家公司共同组建为新太集团公司。

  2000年4月2日,远洋渔业(600728.SH)第一大股东——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下称辽渔集团)——与新太新技术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新太新技术以27.21%股权成为远洋渔业第二大股东。自此,新太新技术迈入了资本市场的门槛。

  2000年5月5日,远洋渔业更名为新太科技。2002年9月25日,辽渔集团与新太新技术再次草签了股权转让协议,辽渔集团以每股5.871元的转让价格将其所持有的新太科技国有法人股5597280股转让给新太新技术,后者成为第一大股东,占29.90%股权。

  完成上市一跳之后,2000年,在邓龙龙的主持下,新太科技开始与国外的一些投资机构洽谈合作。据梁平回忆,自2001年开始,新太科技就与一家美国公司TELE FLEX CHINA INC.洽谈建立中外合资公司事宜。2002年8月,新太科技第一大股东新太新技术与这家美国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美方公司将投资17767687美元。

  合资协议签订后,翟才忠一度退将新太集团总裁的位置让给这家美国公司的一位管理层人士。但梁平称,“美国人并没有真正过来主持新太集团的事务。”新太集团总裁这一位置在空置数月之后,翟才忠重新执“政”,合资公司事宜宣告失败。据了解,美方只是出了200万美元左右的“诚意金”,但之后便一直处于“观望”状态。2005年2月,新太科技发布公告,称其与这家美国公司的合资已经超过有效期,中外合资公司项目作废。

  对于这段引资历史,新太集团一位知情人士称,“邓龙龙与美国买家接触是为了摆脱翟才忠。”

  新太集团一位姓罗的副总裁说,其实若按照最初计划,美国公司应该投资4.3亿元。“为与那家美国公司达成合资协议,一些相关项目,新太在双方签署协议之前,就已经启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了。”他举例,新太集团属下的浙江通普无线网络有限公司,以及武汉明珠电信有限公司等子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上马新项目。他还说,“其实,光新太集团就向银行贷了10多亿元。谁都不想银行贷款的钱回不去,但好的项目需要时间。”对新太集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他并不否认,他认为当时“用新太科技作担保是迫不得已”。

  自始至终,新太集团对依靠引入外资解困仍然抱有希望。据罗透露,目前新太正在与美国的另一家投资公司商谈合作事宜。前述老前辈认为,“与美国公司合资的破灭,导致邓和翟两人实质性的分歧,且自此开始,他们在法律的准绳上渐行渐远。”

  金中华贷款多达4亿

  有了初一,必有十五。在邓龙龙支持的合资大戏开场后,翟才忠在资本市场开始了一系列长袖善舞。广东金中华通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由原广东椰风热带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员工何晓涛等人注册,注册资金在当年9月追加到300万。2000年,新太科技第一大股东——新太新技术向广东金中华汇入投资款1000万元,后者的法定代表人遂更改为翟才忠;2001年6月,新太新技术再次向广东金中华投入价值2857万元的平台设备以及5843万元的货币资金;同年7月,注册资金变更为1亿元,法定代表人由翟才忠再次变更为丁茂华。

  后根据记者调查,金中华涉及新太科技违规担保2612万元,上述法定代表人丁茂华是翟才忠的前任秘书。而在新太另一起违规担保事件——涉款1218万元的广州英卓越项目中,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余永霞则是翟才忠的现任秘书。翟才忠曾经向前述老前辈说,“这些公司不需要我自己出面,手下人办就行了。”

  但是,上述两家公司的银行贷款远远不止账面上这些。原金中华的一名离职高层透露,“金中华在各家银行的贷款总计超过4亿元。”他说,对当时金中华独家承接的广东联通CDMA业务,银行方面非常看好,加上新太科技方面的担保,他们愿意发放贷款。但他认为,金中华后来的诸多项目不过是金中华给银行画的一个饼。任金中华再怎样上项目,也花不完这么多贷款,“只有一种可能,高层转移资产”。

  上述老前辈在新太科技最风光的2002年,参加了多次广东金中华的项目鉴定工作。他说,金中华当时也在上马几个不错的项目,还勾划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好光景维持了不到一年,接下来,办公场所由四层楼缩水到一层,直至目前已经没有地方办公了。“金中华等子系公司的盲目扩张,直接导致新太科技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资料显示,新太科技在2005年1月29日最初关于违规担保的公告,就是因为金中华和英卓越拖欠兴业银行广州市环市东支行到期债务。

  “新太集团的管理有问题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梁平评价,“两人急着去分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鸡蛋,不想,你推我嚷,鸡蛋碎了。”

  在记者发稿前的4月2日,新太科技发布公告称,新太科技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新太信息终端综合平台”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已经是春天了,遭遇“严寒”的新太科技这一次能挺得过去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太科技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