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熊猫手机 帝国梦这样幻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 19:11 《财经时报》

  马志平的方向没错,在洋品牌基本垄断手机业的局面下,要打造产业帝国之梦,就不可能按照熊猫电子以前发展电视的传统思路,否则,也会像熊猫电视一样被挤出市场。但马的超常规发展的方式错了,在股市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他成了最新鲜的牺牲品

  本报记者 汪涵

  “实业链条+资本链条”,是现代企业生存、壮大的任督二脉。企业家若与金融杠杆资金提供者构成了一个个“神圣同盟”,打通此二脉,就可以造就帝国神话。当然,如果时运不佳,努力幻灭,往往会给当事双方带来毁灭,灾难的前奏就是一次次资金链条崩断的巨响。

  2004年3月,南京熊猫(600775,0553.HK)控股子公司熊猫移<!>动总经理马志平涉嫌挪用公款东窗事发,马志平随即在公众视线中消失,当事另一方熊猫电子和办案的南京检方,面对公众的探奇也是出言格外谨慎。各种情况说明:熊猫电子,这个南京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正经历着一场考验。

  顺利的开局

  1990年代,随着熊猫牌电视机逐步被挤出彩电业第一军团,这个老国有企业开始面临主业升级的艰难抉择。它最终把希望投入手机。第一部国产模拟手机摇篮和爱立信代工基地就在于此,这是复兴的最方便的跳板。但熊猫电子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手机销售渠道。

  这时,马志平出现在了熊猫身边。1999年的马志平是江苏地区数一数二的手机经销商,他的销售量居然占了科健手机全国销量的一半。他的加盟,可以解决熊猫的燃眉之急。

  2002年2月8日,熊猫电子以手机事业部与马志平的夫妻店合资成立熊猫移<!>动,专营熊猫手机的生产和销售。马占49%的股权,熊猫系占51%的股权。马志平出任董事长、总经理。3个月后,马志平又通过其控制的南京合纵买下上市公司中科健的控股公司科健信息,从而也掌握了科健手机的终端销售渠道。

  经过这样布局,马志平实际整合了科健和熊猫的产、销渠道,也就是说,他使熊猫手机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嫁接、使用科健手机的销售渠道。

  随后熊猫手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拿下2003年央视标王,然后销售额一路飙升。2003年上半年出货150万台,销售额达到创记录的13.06亿元,这6个月的数字竟等于熊猫手机前3年的销售额总和。手机的业务量,也逐步占到熊猫电子业务总量的80%,后者的复兴俨然大功告成。2004年下半年,熊猫电子还在年报前进行了利润预计大幅度攀升的提示,一切看起来很美。

  然而,奇怪的是,熊猫电子的现金流却一直是负的,2002年是-2亿元,2003年是-2000万元,2004年前三季度的现金流量却达到了惊人的-8.5亿元。熊猫卖出去了手机,却没拿回货款?

  2004年12月,马志平旗下的上海易美资金链条首先断裂,高管人间蒸发,债主登门讨债,公司欠熊猫移<!>动的1.62亿往来款也自然化为泡影。2005年2月底,马志平旗下的江苏天创曝出拖欠熊猫移<!>动货款12.8亿元,同时熊猫移<!>动违规替它提供担保4.25亿元的财务黑洞。

  也就是说仅两年多,马志平通过天创和易美,像蚂蚁搬家从熊猫搬运了总计18.63亿元的应收款和担保,这远远超过了正常经营的限度。很快,马志平被“监视居住”接受调查。

  折戟南方建材

  马志平把如此巨额的资金搬去做什么,资金链为何会断裂呢?马与江南豪庄袁承安的私交,一直受人关注。

  袁承安自打1999年7月7日南方建材(000906)上市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吸货坐庄。上市时,该股流通盘仅3500万股,发行价4.6元,在大牛市已经启动的1999年年中,这是最令庄家垂涎的小盘低价股。上市后短时期内的大幅换手数据记录说明,庄家在几天内就已经完成建仓。到了2002年第三季度,南方建材的登记股东就只剩下4958户。

  与大盘后来的跌跌不休不同,南方建材股价一直我行我素,一路走稳。而这样逆市拉抬,对庄家来说,意味着骑虎难下的、持续的现金消耗。袁显然也承受不起这种长达几年的持久消耗。一般说,势成骑虎的庄家,会选择联合坐庄的手法分散压力,自己继续承担出面组织、操盘的角色,而再选择维持高股价的资金供应者,许以重利。

  记者无从知晓袁、马二人是否此时就已然结盟,不过,以当时马的现金充裕情形看,其当时未尝不认为这是一次打通资本链条的绝佳机会,马志平当时冲击央视标王的魄力和赌性,有目共睹。

  去年年中,在南方建材出现一些列出货迹象和崩盘之前,袁承安跑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3月14日熊猫电子沪、港两地同时公告,宣布一系列后事处理措施:熊猫电子拥有的熊猫移<!>动51%的股权等权益,被法院估价1.2亿元强制执行给南京唯特,后者有国资背景。熊猫电子向其借款1.2亿元,再被法院强制用熊猫移<!>动以股抵债,这使熊猫电子由此彻底失去了占主营业务收入80%的手机业务。而熊猫移<!>动欠熊猫电子的5亿元债务也转给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后者也是国资背景。

  可以看出,这一步只是江苏政府的权宜之计,可以说是江苏政府左手接下了熊猫移<!>动的股权,右手接下了熊猫移<!>动的债务。那么,下一步呢?是继续打造手机帝国梦,还是转手卖掉?3月17日,南京唯特说,打算把手机业务做下去。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以前都是主营投资管理业务,并无实业经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熊猫手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