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涨股价暴跌 吉化摘帽卖壳疑云重新笼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 10:09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李锋 3月25日,ST吉化(资讯 行情 论坛)(000618,368.HK)发出《关于撤销公司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的公告》,经该公司申请并获深圳证券交易所批准,公司股票简称由“ST吉化”恢复为“吉林化工(行情 论坛)”。
两地上市的吉化,分别有5.62%的流通A股和27.09%的流通H股。吉化得以在A股成功摘帽,是因为其2004年度获劲赚纯利25亿余元,高出2003年4.3亿元利润5倍之多。 让投资者极度失望的是,在3月18日的业绩报告中,吉化披露将盈利用作抵销过去的累计亏损后,仍然有约5.64亿元人民币的累计亏损,故无法派发股息。 与此同时,吉林化工由于去年度与母公司中石油(0857.HK)有两项持续关连交易超过既定上限而未获披露豁免,香港联交所已通知该公司,其会保留追究权利及采取适当行动。 消息一出,两地股价暴跌,A股跌停、港股创4月来新低。吉化轻视股东回报的做法,与吉化的控股公司中石油优良的市场表现大相径庭,低效的企业治理水平令市场失望。坊间更担心,种种不寻常的变动,让消弥数月的吉化卖壳重组疑云重新笼罩市场。 3年摘帽保壳 在2000年、2001年,吉化因连续亏损,于2002年4月24日起,被深交所实施ST特别处理。到了2003年4月,由于公司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深交所对ST吉化股票作出了暂停上市的决定。 2003年9月,经普华永道审计,吉化2003年半年度已实现盈利,股票简称由“ST吉化”更改为“*ST吉化”。 2003年财年,吉化最终实现全年盈利,但因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深交所仍对其实施其他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吉化”变更为“ST吉化”。 进入2004年以来,受惠于行业景气、东北税改及母公司极力支持的吉化,赢得暴利变得理所当然。 2004年起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高,其价格传导迅速转移至下游石化产品,并形成石化产品价格涨幅高于原油价格涨幅的局面,下游产品价格暴涨100%-300%。以石化产品为主营业务的ST吉化,毛利率增长3成,成为利润增加的主要来源。 从2004年第三季度开始国际油价迅速上涨,创下每桶50美元新高,涨幅逾20%,而中石油与ST吉化的原油供应价格则是参照前一个月的价格结算,而另一方面,下游石化产品的销售价格则是和国际市场同步的,致使价差进一步拉大。 不仅如此,2004年东北增值税改革启动,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的紧急通知》,就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有关政策进行补充,从“增量抵扣”政策调整为“全额抵扣”政策。 吉化从2004年三季度起,成为首家享受东北税改优惠政策的上市公司。所享受优惠额度,相当于增加全年净利润约4.4亿元。 行业周期的不确定性与税收优惠的偶然性,并不足以让吉化锁定未来盈利,而来自母公司的业务支持,则确保了吉化利润持续增长的能力。 2004年,吉化与中石油和吉化集团分别签订了《产品和服务互供总协议》、《服务协议》。 根据协议,吉化与中国石油先前订立的交易、每桶原油的价格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会按复合增长年率约9%上涨。吉化原油加工量则从2004年的大约63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约700万吨。这种协议给吉化的原油价格建立了安全的界限,保证了原油价格和供应的稳定。 来自各个方面的利好支持,让吉化在被ST特别处理的第3年,创造了上市以来的最佳业绩,一举摘帽。其2004年企业纯利达到25亿多元,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3亿元。 利润暴涨股价暴跌 自吉化3月18日公布业绩以来,在香港股市上遭遇洗仓,一周累计跌幅高达25%,3月24日报收2.25港元,创4个月以来新低。 吉化公告显示,2004年度纯利25.4亿元人民币,用作抵销过去的累计亏损后,仍然有约5.64亿元人民币的累计亏损,故根本无法派发股息。 此外吉化宣布,2004年度与母公司中石油(0857.HK)有两项持续关联交易超过既定上限而未获豁免,但公司延迟披露上述关联交易,且没有取得独立股东批准,违反上市规则,香港联交所保留追究权利。 吉化两项不获豁免交易分别为向中石油购买生产原料,去年涉资74.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额比重为23.4%,另外去年吉化向中石油出售石化产品总值115.5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额比重为36.3%。分别超出香港联交所豁免规定的17%和3.3%。 就在3月24日,另一家内地上市企业中国环保电力(290.HK),因违反港股相关披露规定而受罚,但惩戒力度相当微弱。 中国环保电力因未提供有关股东持股量的情况,向法院承认了12项控罪,被判处罚款合共9000港元及被命令须向证监会缴付调查费9765港元。 在利润暴涨的情况下,吉化的不派息政策及管理疏漏被联交所谴责的市场表现,遭到市场贱价抛售。 卖壳疑云重新笼罩 2004年第四季度,坊间传出吉化以会计方法隐藏利润,中石油负责审计的人士亦证实,隐藏利润是为卖壳做准备,亦有香港财团接洽买壳事宜。中石油卖壳则可能以回购资产、净壳出售的方式进行。 在吉化2004年的大幅利润增长中,有一半以上的利润在第三季度创造,该季度实现0.46元/股的收益,而第四季度仅为0.09元/股收益。 吉化2004年净利润增长5倍,主要原因在于产品价格上升,公司的石油产品加权平均价较2003年同期增长25%,石化及有机化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则上涨了47%。 而业内多有预测认为2006年石化景气周期将结束,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已经见顶。 中石油兑现当年海外上市之承诺,对国内上市子公司进行选择性退出当是必然。期间,通过转让“壳”资源适当收缩整合,谋求规模优势的战略布局,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更大的优化组合,完成新的价值定位,也是行业发展选择的方向。 在此卖壳背景下,坊间试图以减少卖壳阻力、降低未来回购成本,来解释吉化种种不寻常之企业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