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演绎行业马太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0:04 中华工商时报 | ||||||||
□中竟 3月19日,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权威数据,对各行业2004年度调查结果予以披露,其中乳制品行业呈现“强者愈强、弱者益弱”的马太效应格局,市场集中度较以往更高,伊利集团更以优异表现再露乳业王者本色。
该中心当天发布的《2004年消费品市场调查报告.液态奶》显示,在主导乳业的液态奶市场,销售额领先的十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为74.62%,伊利则以22.05%占去全盘五分之一强的销售额高居榜首。乳业前十大品牌依次为:伊利、蒙牛、光明、三鹿、扬子江、三元、完达山、均瑶、娃哈哈、旺仔。而伊利则率领前三大品牌共同构筑的第一阵营,牢牢控制着行业话语权。 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岗日前强调,“2004年液态奶销售额已经占到了整个行业的65%以上,起到了绝对的行业主导作用,而UH T常温奶的诞生,更成为世界乳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可以让远离奶源的无数民众,同样享受到天然、健康的优质乳品,常温奶以方便易携、保质期长成为液态奶的主导品种。到去年年底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已经超过了25.3公斤,在让无数国人享受到优质乳品的过程中,伊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他的论断也得到了国家统计局通过这份报告的权威数据支持,液态奶在全世界各国都是乳业消费的主要品类,在中国,不仅伊利等资源性乳品大佬一直在大力推广常温奶,使得全国消费者认同并接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连传统的巴氏奶经营者光明和三元也双双将注意力转向常温奶,对之加大投资力度,直接参与到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中;新希望、三鹿等乳业新军也纷纷选择这一市场作为发展主方向。乳业未来在液态奶,而液态奶的竞争又势必定格常温奶。 竞争将更加激烈,领袖的日子还能好过吗? 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887)日前公布的年报已经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年报披露该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7.35亿元,同比增长38.67%;实现利润总额3.79亿元,同比增长18.81%;实现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9.81%;推出整个中国食品全行业中都极具诱惑力的分配预案———每10股派现2.5元,摊薄后每股收益高达0.61元,与少数几家利润率较高的其它行业领袖一起,共同排在沪市上市公司前列。 在潘刚主政伊利后,频频出招令人目不暇接:先是果断抛售国债,了去了前任留下的棘手包袱,以此挥散高管事件阴霾,得以轻装前行;继而本年度1、2月份公司经营业绩创造历史最好水平;随后便携手内蒙古第三大乳业品牌,规划兴建年产30万吨的液态奶基地;而在它的大本营金川工业园区,总投资3.5亿元的液态奶二期工程,6月份投产后日产能将超过1500吨;时至3月16日,伊利第一百亿包利乐包装产品下线,以此为标志,伊利成为国际乳业巨头,开始了自己新的腾飞起点,正式开始参与全球乳制品行业的高段位竞争。仅仅两天之后,业内对液态奶2004年销售额桂冠究竟花落谁家的猜测,便也水落石出,尽管2004年因历史遗留问题波折不断,经受了数个考验,凭借潘刚团队的经营能力,伊利依然夺得销售额第一位置,而其市场占有率则连续两年蝉联冠军宝座,由此伊利以主营收入超出本行业第二名将近20亿元的佳绩,巩固了行业第一品牌的优势。 2003年,伊利能够突破重围攀上乳业第一的巅峰;内部迭起危机的2004年,伊利仍能克服重重困难守住优势;那么2005年,“中国液奶第一人”潘刚与他的团队理清了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在资本运作方面屡出重手,在基本经营上加强精耕细作,公司发展平衡稳健,利好频传,伊利对优质奶源基地的掌控已经远远领先于业内所有对手,同时因对“中国乳都”无出其右的贡献获得了官方坚定支持。相对与一些中小乳品企业生存难以为继不断被兼并的事实,伊利集团强者益强的年度表现,充分演绎了这个行业明显的马太效应。(21C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