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事件敲响了警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6:5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是王哲翔太精明,还是监管漏洞太多? 我国有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可王哲翔是如何贷到远远超过其可抵押资产价值的巨额贷款的? 按规定银行应对贷款的流向进行监管,而贷款又严禁流向股市,王哲翔又是如何“躲
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超过5%即须公告,而王哲翔通过阪神旗下的翔和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三木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91%的流通股,他又是如何逃过证监会的监管暗地“坐庄”的?阪神凸现银行监管漏洞 苏州银监分局常熟监管办事处一位负责人说:“王哲翔对资金操作中的种种“诀窍”一清二楚。他的企业经营得非常好,从表面上看绝对是银行的“黄金客户”,各家银行争相与其发生业务往来,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倒挂”,如此一来,在贷款的审批环节上就出现了失误。” 他说,王哲翔通过关联单位将资金转来转去,使银行事实上不可能对其流向实行全程监管,也是导致巨额信贷资金能够流向股市的原因之一。 他说,各家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开拓业务,一些银行不惜冒险发放风险较大的保证金贷款,使王哲翔有空子可钻。在贷后监管方面,各家银行之间信息互相保密,也使大家都发现不了阪神公司资产负债严重倒挂的问题。 王哲翔躲过了银行业的监管,也同样躲过了证监会的监管。据了解,王哲翔通过其子公司出资“坐庄”三木集团股票,但他全是以自然人的名义进行收购,所以虽然他最多时实际控制了三木集团91%的流通股,但当时排名前十位的股东全部是自然人,而且单个户头最多也没有超过5%的。 无论是阪神事件,还是近年来证券市场上爆出的一件件丑闻,很多“庄家”都是用这种分散“建仓”的形式避开市场的监管,屡屡得手。阪神事件折射金融安全隐忧 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副教授张理认为,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家都能够像王哲翔这样对企业进行“绝对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家和他们所代表的民营资本的道德风险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每一道关口王哲翔都不应该能通过,可事发之后每道关口的负责单位却都能找到似乎“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金融安全体系的悲哀。 南京大学国际金融系的商业银行专家杜亚斌教授认为:“从全国范围讲,这样的违规行为也不是孤例,假如这些积聚起来的风险一起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版综合 新华社 瞭望新闻周刊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