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重组再生变局 重组方之一辰能老总突然自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4:2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一方面是证监会的迟疑,一方面是重组方之一出事,几经波折的哈药集团重组在“后刘存周时代”再次陷入迷雾 本刊记者 苏娜/文 辰能总经理跳楼自杀了!这个消息将中信重组哈药(哈药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有限
辰能是参与哈药重组的三方之一,全称是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据《财经》杂志报道,辰能存于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以下简称中行河松街支行)的3.2亿元存款被该支行下属分理处主任高山划走,高山已经失踪。 在哈药的重组中,辰能出资3.7亿元,持有哈药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此前,曾有人质疑辰能的出资能力。截至2003年底,辰能的总资产为7.06亿元,净资产为6.52亿元。 目前,中行河松街支行案件还在调查之中,辰能对哈药的出资能否到位、何时到位是个严峻的命题。 相比辰能资金被盗这颗已经爆炸的地雷,还有一颗隐性地雷,那就是证监会至今未批复哈药集团要约收购下属上市公司哈药集团(600664)的方案。有关人士透露,可能是考虑到南方证券持仓成本太高,而要约收购价相比过低,一旦批准巨大的账面损失将难以承受。 历时4年的哈药重组再次陷入停顿局面。 神秘辰能 1月5日,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3)一行三人与吉林省高级法院执行庭的法官到中行河松街支行去查账,发现3个多亿的存款不翼而飞。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进行调查,从东北高速存款被盗查起,很快又发现辰能也有3个多亿去向不明。 至1月15日,东北高速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张晓光因涉嫌挪用公款,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而在辰能3亿余元存款“失踪”后,公司总经理赵庆斌也于1月13日在单位跳楼自杀身亡。但这个消息被媒体曝光是在1月24日。 至此,“中行河松街事件”的全貌渐渐浮出水面,当前调查的重点是是否存在“合谋”,即存款方是否有人参与串谋并协助转移资金。 辰能出事后,《证券市场周刊》试图采访参与重组哈药的中信资本、重组方财务顾问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以及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参与律师,但各方都一致选择了保持缄默。 被视为哈药集团重组中一枚关键棋子的辰能,一直显得十分神秘。辰能公司是目前黑龙江省内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但查阅这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就它的实力和过往的投资记录来看,却不容易解释它何以要投资哈药。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8月,由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鑫正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3亿元组建了辰能,参与当地一些项目的投资和改制。出资方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派出了公司副总经理赵庆斌兼任辰能的总经理。2002年9月,辰能又进行了增资扩股,吸纳了哈尔滨巨邦投资有限公司为新股东,注册资本由此前的3亿元增至6.3亿元,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 截至2003年底,辰能的总资产为7.06亿元,净资产为6.52亿元。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因此,外界曾对辰能的出资能力表示怀疑。 在签约重组哈药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辰能方面没有露面。这更加深了人们的疑问。 是谁将辰能拉进了哈药重组?中信资本、华平投资和辰能是站在同一立场吗? “我和张懿宸(中信资本总经理)是十几年的朋友了,私交很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一起喝茶聊天,我问他有什么好的项目,他向我推荐了哈药。”华平投资合伙人、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孙强说。 孙强解释了是如何被中信资本说服投资哈药的。而辰能则一直显得神秘,有人猜测它是被哈尔滨市政府拉进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对哈药集团的最终控制权。 如果猜测属实,那么“中行河松街事件”很可能令辰能失去投资资格,哈尔滨市政府将不得不寻找新的同盟军。然而,物色新人选恐怕也要耗费时日。 要约收购卡壳 当初哈药的重组被炒得轰轰烈烈,很重要的原因是,宣布拟以全面要约的方式,收购除哈药已持有的非流通股以外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的全部股份。自2004年12月20日要约收购摘要披露之后,媒体的报道着实热闹了一阵,但很快归于沉寂。 彼时媒体追问的核心话题有两个,一个是中信资本是否是代中信泰富(行情 论坛)来收购哈药的,背后的真正买家是否另有其人?一个是这些风险资本是否急于将哈药集团包装并海外上市。 对于苦苦追问的媒体,哈药一直未给予明确答复。当时哈药的副总经理李大平告诉《证券市场周刊》:“最快在15天内就可以接到证监会的批复,然后公司再发要约收购全文。” 此前舆论倾向于认为要约收购南方证券持股(南方证券前后违规持有哈药集团7.56亿流通股,占总股本60.88%,占流通股比例超过93%)是证监会“授意”的,而现在的情形粉碎了这种猜测。 一个多月过去了,证监会还没有批复的迹象,哈药的重组方越来越焦虑。 1月19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俱乐部,《证券市场周刊》独家专访了华平投资合伙人、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孙强,他是哈药重组的主导人物之一。 难道在报方案之前担任财务顾问的中信证券没有跟证监会沟通吗?对这个问题,孙强表示是沟通过的。但证监会为什么还没有批呢? 谈话中,孙强提到了“证监会的两个角色”。“证监会既是监管主体,掌握着方案的生杀大权,同时也是南方证券的接管人。”孙强说。 沿着孙强的“两个角色论”来思考,作为接管人,如果“草率”接受报价,致使“股权被贱卖”,这个罪名是担不起的。或者接管小组面临的“政治风险”是原因? “大概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吧。”孙强笑言,“我很不理解。我想不出不批有什么别的理由”。 最担心司法拍卖 在要约收购摘要中披露的哈药集团的要约收购价是5.08元/股 。但是,随着前一段股市不断下跌,哈药集团的股价也屡创新低。1月4日,哈药集团股价首次跌破要约收购价,之后一直在要约收购价之下运行,最低跌至4.56元,比要约收购价5.08元低0.52元。 证监会在等什么?接管小组又在等什么? 如果说他们在等待大盘起死回生,那么一旦久拖不决,事与愿违,将面临哈药集团撤销申请、调低要约收购价然后再重新申报方案的风险。 但孙强并没有撤回申请的意思,而是一再恳切地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媒体的呼吁,使方案能够快点获批。“我们8个亿人民币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天的利息不是小数目。”孙强所说的“8个亿”是指早在去年12月16日,哈药就将8.2亿元要约收购保证金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指定账户。 显然,形势对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很是不利。如果有关方案久拖未决,要约收购流产,则南方证券所持哈药集团股票的另一个出路是走司法拍卖程序。如果中信资本等能够通过司法程序拿到南方证券的这部分持股,可以想象,价格一定比要约收购更低。但那完全是一个不可控的结果。 “这(司法拍卖)是最令人担心的,这样一来结果是无法控制的。”孙强面色沉重,“司法拍卖中,除了可能出现恶意收购外,还有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哈药的股权支离破碎,这对公司治理是一个伤害。” 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中信资本、华平投资各方投入22亿元设定的资本图谋,可能被一些不知名姓的人搅局。不难推断,孙强未言明的另一层意思是,如果这部分股权走向拍卖,中信资本等各方只有放弃重组。 哈药前途不明 “哈药现在的销售收入是70多亿,利润3.5亿,我们的目标是假以时日实现翻一番。只要各方齐心协力,通过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目标并不难。”孙强踌躇满志地说。 据说,哈尔滨市政府对哈药重组预期的目标很高:希望通过重组使哈药在2005年的产值达到130亿元、利税18亿元,成为中国医药航母。 但现在,谁也不知道哈药的明天会怎样。 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哈药正走在滑坡的路上。 哈药集团2004年第三季报显示,公司每股收益同比下降了38.24%,由于受主要经营品种价格下降、基础原材料涨价、抗生素限售等不利因素影响。一方面产品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公司第三季度财务费用及营业外支出增长较快,其中7-9月期间费用激增。 销售成本、管理成本高企、毛利率下降、 产品结构单一,这些都是哈药集团面临的问题,而庞大的哈药下属各分厂各自为政,至今仍是一盘散沙的局面,面临着从产品研发、产品结构调整到管理提升、降低销售费用等等诸多任务。 “哈药的管理需要很大提升。海外上市是下一步的事情,靓女不愁嫁,业绩提升是根本。” 孙强表示,“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约收购方案能否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如果说等待证监会批复是在和时间博弈,那么辰能所带来的变数却不仅仅是时间问题。辰能方面希望能够从中行获得赔偿,但据称中行的态度是,企业自己应该承当损失,因为他们完全凭对一个人的信任,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致使资金大量流失。 辰能高管自杀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