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一百华联合并整体上市 > 正文
 

百联两巨头表示后续题材将支撑持股信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09:4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百联两巨头表示后续题材将支撑持股信心

  在昨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百联集团董事长张新生和总裁王宗南回答了各路记者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有记者会后说,从来未见到媒体追踪张董和王总的劲头有这么大,这充分显示出市场对百联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复牌上市这件事的火热关注,而张王两位高管从容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也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这艘即将开进中国资本市场大海的商业航母的发展抱有十足的信心。

  股价不会跌太多

  记者:百联股份就要恢复上市交易了,很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因为当初两个股票停牌时,指数在一个高位,两个股票也有一定的涨幅,但经过这几个月的下跌以后,整个市场的水平有一定的滑坡,大盘指数也在下调,甚至有人认为迎接百联股份的将是跌停。请问两位老总认为百联股份复牌以后合理的价格应该在什么位置?

  张新生:这个问题是很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每个股票的价格应该是以企业的经营业绩来逐步推进的。但是中国的股市可能还带有一点不成熟的影子,企业的绩效似乎和资本市场上股价的表现并不完全配套,所以往往很多股票的价格和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所背离。

  我个人认为由于百联股份的股东现在的持股成本基本上都在8元以上,这样的话,即便刚开始有个下跌过程,可能也不至于跌得很惨。况且,我们已经披露的信息都显示出百联股份是一个增长性和业绩都很好的企业,而且还有很多后续的题材,这个应该可以增强股东的持股信心。

  所以,综合起来看,对股价走势我们不能评论也不能去影响它,但就企业而言,百联的股东应该对百联的股价充满信心。

  超商业态将并入股份公司

  记者:百联集团旗下现在有多家上市公司,请问集团下一步努力方向是什么?另外,集团旗下联华超市(行情 论坛)和华联超市(资讯 行情 论坛)是同一个业态,这一块资产百联下一步是否有进一步的整合打算?

  王宗南:百联股份的诞生是百联集团重组整合的良好开端,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此,对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之所以能够看好百联股份的价值,我认为主要是它的成长性。

  下一步根据已有的百货、专业专卖、购物中心这些主要业务,我们首先将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加快发展。最近集团做了一个长三角五年的经营计划,我们整个集团将在五年当中,在长三角将要开设3200家店,这其中我们的百货、专业专卖、购物中心都会在长三角加快我们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会择机地选择一些并购重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工作。这对百联股份未来的业绩增长无疑是一种推动。

  第二步就是整合,即对百联股份下面现有的企业进行整合。经过整合,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盈利能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得到提升。整合从百货业来说主要是应用连锁这样一个平台来完成,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毛利水平,进一步降低我们的经营管理成本。所以,作为新的百联股份,如何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回报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发展、整合、提升将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努力方向。

  张新生:确实,对于百联集团旗下的超商业态大家比较关注,对于下一步整合也有诸多猜测。关于这个问题由于涉及上市公司本身的对外信息披露,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但对于集团已有的基本经营设想还是可以透露的。百联集团的经营思路是要把整个的主要经营连锁业态都拿到一个平台上去运作。这个平台就是百联股份,至于具体到每个公司怎么做,我们还要争取在有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可行性来运作。

  但我们已经披露的是,有关百联集团旗下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将会陆续注入到这个平台,比方说百联集团原来的友谊、华联收购兼并的企业,有些增长性良好的,它们的国有股权也将进入到这个平台。至于资本运作的具体方案,一旦我们有成熟的想法,会在第一时间里告诉大家。

  边整合边扩张

  记者:就目前的整合效应来看,在整个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以后的整合中运用?

  王宗南:整合是个系统工程,对我们百货业来讲,从原来单体经营模式逐渐形成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确实面临许多现实调整。首先,是观念、文化。原来每一个百货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有自己的文化,所以整合的过程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整合首先是文化,没有良好的文化,其他方面的整合效应都将打折。

  第二方面就是业务、经营管理体系的整合。这里最核心的环节就是把采购、营销和运营管理从原来单体的经营模式,经过连锁整合集中统一进行管理,这个对我们来说也会形成挑战。因为原来形成的经营管理模式,作为经营管理层已经驾轻就熟,现在要重新整合确实有困难。

  第三,我们一方面要整合,同时又不能停止发展,我们要加快向外扩张。

  所以说,这几个方面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挑战。但是经过今年一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我们完全有信心可以应对这些挑战。

  我相信,经过今年一年初步的整合和明年全年逐步推进的整合,将会给我们的百货、专业专卖、购物中心带来较大的提升。

  完成整合后再考虑合资

  记者:听说百联进行整合以后,很多外资企业都有和百联合作的愿望,对于这方面的信息能否透露?

  张新生:确实很多外资对整合以后的百联非常感兴趣,也提出了很多合资合作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百联肯定首先是完成内部的整合。因为我们将分散的企业拿去合资,和把整合以后的企业拿去合资,产生的价值和效应是不一样的,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不一样。所以,我们不会贸然行事。

  培养人才双管齐下

  记者:现在零售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也非常激烈,请问百联股份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是否作好了准备?

  王宗南:加快发展以后确实面临人力资源的挑战,百联股份也有应对措施,就是加快内部培养,加快外部引进。

  加快内部培养,今年我们集团选送了一批年轻的、具有一定零售经验的、学历高的经营管理层干部到美国进行进修,主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接受外部的强化训练。这些人经过比较完整的系统化学习深造以后,加上他本身具有的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相信会对百联产生巨大贡献。这一方式,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人力资源强有力的强化手段。

  同时,我们也加快外部引进,对不同的业态我们将引进不同的人才。

  另外,我们必须有一个非常科学的,能够激励我们人才奋发向上的人才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现在也正在不断完善,正在进一步根据国际化、市场化要求加速建设。

  上海证券报记者 王璐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