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立足水电谋持续增长--访长江电力总经理毕亚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 10:2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2004年11月18日是长江电力(600900)上市一周年的日子。上市一年来,长江电力以其规范透明的运作与管理、稳定的收益和良好的前景向投资者展示出长期战略投资价值,树立了大盘蓝筹的典范形象。

  谈起长江电力这一年来的表现,很多机构投资者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那么,对于长江电力自身来说,其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一年来究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公司今后将进一步谋
求怎样的发展之路?在长江电力上市一周年这个特别日子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长江电力总经理毕亚雄。

  对所有股东负责

  说起长江电力上市一年来的变化,毕亚雄认为,观念的转变是首当其冲的。他说,这一年来,公司经历了从传统国有企业向公众公司的转变;从过去只管生产向生产和经营并重转变;从过去只对控股股东负责向对所有股东负责转变。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处在各方规则监督之下,公司上至管理层下到每一位普通员工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压力,促使自身加快转变观念,以实际行动和诚信经营对所有股东负责,努力将长江电力打造成为水电航母并把长远目标定位于百年老店。

  今年6月8日,长江电力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0.9元现金红利)实施,兑现了承诺,在投资者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对此,毕亚雄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为股东提供合理投资回报的经营宗旨。

  就明年初长江电力拟向三峡总公司收购三峡工程已投产的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时的1#、4#发电机组这一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毕总介绍说,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行资产评估。所需资金将通过银团贷款等负债方式解决,有关情况公司都已作过公告。他同时指出,收购完成后,长江电力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持续发展有保障

  10月22日,长江电力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9个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已达到去年全年的165%。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让投资者感到无比振奋。长江电力的这种良好发展态势能否长久保持下去,能否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长青树?这无疑是投资者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是对投资者最好的回报,毕亚雄说,公司始终把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作为第一要务。从公司拥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国家能源战略、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公司保持持续良好发展态势是有保障的。

  他说,从技术经济角度看,首先,公司在电价和发电成本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长江电力的电价水平比电网平均水平低很多,成本控制也相当好,在未来参与竞价上网时,电价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其次,公司的华中、华东、南方三大售电区域电能需求旺盛,这就为长江电力的电力消纳提供了良好保障。从长江电力自身来说,作为一个独立电厂面对电力市场,公司一开始就对电力消纳有着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惜花大力气与购电方进行谈判,目的是把每一方水用起来,每一度电发出去,当然还要争取一个好的价格;第三,尽管目前长江电力还处于围堰期发电阶段,但与同期投产的机组相比,三峡电站机组的稳定性是一流的。随着2006年围堰期结束,三峡电站的调节能力会越来越强,电能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另外,从宏观方面看,大力开发水电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方针之一,长江电力是以水力发电为其核心业务的,因此,公司所处的水电行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这也为长江电力保持持续发展态势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证。

  希望改革步伐加快

  长江电力的发展身处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究竟会对长江电力造成何种影响呢?

  毕亚雄表示,长江电力更加希望电力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尽快到位,电力市场能按市场规律和规则向前发展。他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建立,长江电力无论是在市场、电价还是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还将会更加明显,同时也能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

  毕亚雄认为,当前电力市场改革尤为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完善(主要是电价的形成机制)两个方面。他说,目前,在发电领域作为市场中的售电主体已经或正逐步到位,但输、配、终端销售仍为一体,形成垄断格局,希望输电与配(售)电能够实现实质性分离,从而将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分离、塑造成按市场要素和规则平等竞争并可获利的独立市场主体。

  他指出,电价是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合理的定价机制应该是市场化机制。他同时认为,对长江电力地处的湖北宜昌来说,具备开展向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的条件。如果能够纳入试点,对各方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立足水电谋持续增长--访长江电力总经理毕亚雄

  2004年11月18日 08:13

  本报记者 李巧宁

  2004年11月18日是长江电力(600900)上市一周年的日子。上市一年来,长江电力以其规范透明的运作与管理、稳定的收益和良好的前景向投资者展示出长期战略投资价值,树立了大盘蓝筹的典范形象。

  谈起长江电力这一年来的表现,很多机构投资者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那么,对于长江电力自身来说,其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一年来究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公司今后将进一步谋求怎样的发展之路?在长江电力上市一周年这个特别日子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长江电力总经理毕亚雄。

  对所有股东负责

  说起长江电力上市一年来的变化,毕亚雄认为,观念的转变是首当其冲的。他说,这一年来,公司经历了从传统国有企业向公众公司的转变;从过去只管生产向生产和经营并重转变;从过去只对控股股东负责向对所有股东负责转变。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处在各方规则监督之下,公司上至管理层下到每一位普通员工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压力,促使自身加快转变观念,以实际行动和诚信经营对所有股东负责,努力将长江电力打造成为水电航母并把长远目标定位于百年老店。

  今年6月8日,长江电力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0.9元现金红利)实施,兑现了承诺,在投资者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对此,毕亚雄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为股东提供合理投资回报的经营宗旨。

  就明年初长江电力拟向三峡总公司收购三峡工程已投产的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时的1#、4#发电机组这一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毕总介绍说,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行资产评估。所需资金将通过银团贷款等负债方式解决,有关情况公司都已作过公告。他同时指出,收购完成后,长江电力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持续发展有保障

  10月22日,长江电力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9个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已达到去年全年的165%。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让投资者感到无比振奋。长江电力的这种良好发展态势能否长久保持下去,能否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长青树?这无疑是投资者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是对投资者最好的回报,毕亚雄说,公司始终把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作为第一要务。从公司拥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国家能源战略、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公司保持持续良好发展态势是有保障的。

  他说,从技术经济角度看,首先,公司在电价和发电成本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长江电力的电价水平比电网平均水平低很多,成本控制也相当好,在未来参与竞价上网时,电价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其次,公司的华中、华东、南方三大售电区域电能需求旺盛,这就为长江电力的电力消纳提供了良好保障。从长江电力自身来说,作为一个独立电厂面对电力市场,公司一开始就对电力消纳有着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惜花大力气与购电方进行谈判,目的是把每一方水用起来,每一度电发出去,当然还要争取一个好的价格;第三,尽管目前长江电力还处于围堰期发电阶段,但与同期投产的机组相比,三峡电站机组的稳定性是一流的。随着2006年围堰期结束,三峡电站的调节能力会越来越强,电能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另外,从宏观方面看,大力开发水电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方针之一,长江电力是以水力发电为其核心业务的,因此,公司所处的水电行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这也为长江电力保持持续发展态势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证。

  希望改革步伐加快

  长江电力的发展身处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究竟会对长江电力造成何种影响呢?

  毕亚雄表示,长江电力更加希望电力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尽快到位,电力市场能按市场规律和规则向前发展。他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建立,长江电力无论是在市场、电价还是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还将会更加明显,同时也能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

  毕亚雄认为,当前电力市场改革尤为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完善(主要是电价的形成机制)两个方面。他说,目前,在发电领域作为市场中的售电主体已经或正逐步到位,但输、配、终端销售仍为一体,形成垄断格局,希望输电与配(售)电能够实现实质性分离,从而将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分离、塑造成按市场要素和规则平等竞争并可获利的独立市场主体。

  他指出,电价是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合理的定价机制应该是市场化机制。他同时认为,对长江电力地处的湖北宜昌来说,具备开展向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的条件。如果能够纳入试点,对各方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