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前夜 大商集团面临被卖命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7: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李明伟 上海报道 “牛人”牛钢一向充满自信,他一身兼了劳模、优秀青年企业家、十大并购人物、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等殊荣,是什么样的压力居然可以迫使他登门百联求售?甚至可能愿意让出控股权?
奇怪的是,如此关键时刻,有人称牛钢“不在现场”。 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前夜,称霸东北三省的大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94SH.,以下简称大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突遭变局。 大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牛人”牛钢,在过去几年里背插“应对入世后外资挑战”的大旗,东砍西杀大肆并购,使得大商集团的销售规模迅速膨胀到180亿元,跃居国内零售榜榜眼之位。 但是现在,依靠收买做大的大商集团,面临被出售的命运。 出售的方式是“改制”。10月27日,大连市国资委企业改革处杜处长对于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的大商集团改制没有否认,他谨慎表示:“改制方案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他强调:“改制的权利不在于企业,而在于政府。” 大连市国资委产权管理处一位官员进一步证实:“改制方案已经出来了,没有方案怎么可能进去对它审计呢?” 突击审计 贺家良是大连市华连会计师事务所的办公室主任,前不久该所以竞标方式获得了对于大商集团的审计业务,目前该所只有贺和另外几个负责行政的同事留守,他由此语带自豪:“我们是一个大所,所里所有(做业务)的人都派过去了。” 贺记得,第一拨人进驻大商集团是十多天前,此后就一拨拨地都过去了,直到一个不剩。“他们分成20~30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多的20多人,少的3~4人,他们的共同任务是清产核资。” 大连市国资委产权管理处的那位官员对此表现出了惊异:“派了很多人去审计,有好几十号人呢!”但是她很快又释然:“那么大一个大商,要一个月干出来,没那么多人行吗?” 据了解,这次由大连市国资委发起的审计,来得突然而迅速,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于大商集团的清产核资,华连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一天24小时开工,以换班的方式开足马力审计。 对于正在发生的这次大面积审计,大商集团办公室几位接受询问的工作人员均未予以否认。 大商集团始源于1937年的欧罗巴市场,1952年更名为大连市场商店,1993年在上海A股上市,成为大连市第一只股票,1995年大商联合当地五家大中型国有商企组建东北第一大商业集团———大商集团,1998年后开始以并购的方式大规模对外扩张,一统东北百货业市场。今年10月,大商最新公布的总资产为48.31亿元。 大商集团被喻为东北的“百联集团”,它们肩负了相同的使命———应对外资竞争,今年双双入围国家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名单,一位关注大商集团的投行老总感叹,没有政府一直以来的支持,大商集团不可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壮大。但是也正因为此,使得人们对于此次由政府突击的审计疑惑重重。 对此访问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改制审计,刚刚挂牌的大连市国资委急于完成对这个一股独大的国企的改制,故对其审计以摸家底。 “审计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改制的进程。”那位产权管理处官员说。 叫卖大商 “除了百联,很多家企业都对我们有想法。”一位自称是牛钢秘书的大商集团办公室人士透露,目前共有7家企业在与有关方面洽谈收购事宜,囊括了国内国外、业内业外、省内省外的一些巨头型企业。 首先浮出水面的是中国商业头号航母上海百联集团。 据称,故事最早发生在今年上半年,大商集团主动提交了一份改制方案,该方案探讨了和上海百联集团合作的可能性,并获得了当时主管方大连市商业局的同意;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七八月份时,牛钢还专程赶到上海与百联集团掌门人张新生会面,商讨合作事宜。 张新生对此没有否认:“我们很早以前谈过,仅只是意向性的。”张表示,要收购大商集团并不那么容易,对方是A股上市公司,存在法律上的问题。 百联集团另一高层人士分析,近段时间来出现了国有企业相互重组的趋势,因此百联集团肯定是有收购的要求的,但是对于百联而言,收购必然谋求控股,“如果拿不到控股权,就不能合并报表,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大商集团所在的大连市国资委是否肯让出控股权,将成为双方能否成功合作的另一个困难。 据大连市国资委一位官员介绍,大商集团当时上报的方案最终被大连市政府否决。 第二个浮出水面的是华润集团。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大商就像找百联集团一样找到了不断到内地攻城略地的华润万家,希望对方来收购自己,但是后来也是因为种种原因拖延下来。 第三个被暗示的是大连万达集团,但是遭到了该集团一位副总裁的否认,称不知有此事。 按照那位大商集团办公室人士的描述,7大买家堪称一个豪华的阵营,它们都是行业内外数一数二的角色,当记者问及希望合作的外资企业中是否有沃尔玛或家乐福时,该人士回答:“国际上大的也就那么几家。”由于现在还处于意向性阶段,这些巨企都深潜地下,不肯露面。 而从百联集团的失意和改革处杜处长的一句话“改制的权利不在于企业,而是政府”,可以大致窥见大商集团的改制方案将不大可能是控股权的出让,极有可能是部分出售股权。大连市国资委产权管理处一位官员支持了这样的推测:“现在改革的趋势是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因此大商集团控股权不太可能让出去,只可能让出部分股权。” 另有内因 那么,为何要对大商集团改制?为何是这时候改制? 一商业观察者认为,如果说是为了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再怎么都说不过去,该政策推出已非一日两日,前两年全国各地零售商企风行改制时大商集团为何按兵不动?如果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以终结其国家独占37.25%的股权(其他为流通股)的一股独大局面,同样也说不过去,1990年代就进行的股份制改造为何要等到今天?如果说是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也非良策,守着上市公司资源为何不用配股? 应该还有其他原因隐藏于内。 目前市面上对于大商集团的评价,戏剧性地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大商集团依然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轨道之中,依据是其收购还在继续大肆推进,其业绩还在继续增长;而另一种却认为大商集团已然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随时都可能崩盘,原因正是在于其不加节制的收购。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大商集团虽然依靠收购一统东北三省,但是其经营并不好。零售专家、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认为:大商集团拼命扩张,但是经营管理却从来没有改进过,每多一个收购就是累积一分风险。上海商学院连锁系主任吴建国教授认为,大商集团的扩张速度过快,由此资金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收购天客隆超市发失败更是大伤元气。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资深证券分析师认为,大商集团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问题,有许多收购看似价格极低甚至是“零资产收购”,但它同时买进了大量负债,“如果这些企业不是因为大量负债,怎么可能不要你钱就给了你呢?”由于负债不断增加,现金流越来越少,企业的经营和后劲也就日益面临巨大考验。 据大商集团10月季报最新数据,其负债已高达13.31亿元,而其流动资金仅为2.84亿元。在证券界有个重要的界定企业风险的公式:NET GEARING=净负债(即:借款-现金流)/股东权益×100%,按此公式,大商集团最新的NET GEARING高达73.01%【(13.31-2.84)/14.34×100%】,通常情况下,这个数字超过30%~40%就比较危险了。 收购京客隆和天客隆的先后失败、内部经营压力的日渐增大,以及资金的日益紧张,这些困难是否已经磨灭了牛钢的自信?甚至也磨灭了一直以来义无反顾支持大商集团的大连市政府的信心?以至于他们要在大商集团还处于尚可之际赶快待价而沽? 牛钢缺席? 在人们的印象中,“牛人”牛钢一向充满自信并自视甚高,他一身兼了各级劳模、各级优秀青年企业家、标兵、十大并购人物、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等殊荣,是什么样的压力居然可以迫使他登门百联求售?甚至可能愿意让出控股权? 奇怪的是,如此关键时刻,有人称牛钢“不在现场”。 从10月中旬记者与牛钢联系开始,得到的多个答复就如出一辙,“牛主席出国了”。但是,没有人讲得出或肯讲牛钢到底去了哪个国家,去干什么了,以及何时回来;大商办公室一位姓胡的工作人员两次称牛钢在国外,要等到12月份才会回来。 如果牛钢真是在国外,真是要12月份才回来,那时清产核资已经完成,很可能改制也都完成了。如果说以前一直把牛钢捧在手心里的当地政府现在强调要收回控制权了,那牛钢就真的如此彻底放弃了自己和自己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大商集团的命运吗? 10月26日,本报记者获得牛钢的手机号码,第一次拨打时为忙音,此后连续两天的多次拨打均显示为无人接听状态。 10月29日早晨9点30分,大商集团证券事务办公室一位自称姓王的工作人员称,此前两天亲眼看见牛钢在大连,给新招入的大学生开会,讲如何面对工作。 随后记者再次致电办公室胡姓工作人员,该人员改口称不了解牛钢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