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试点应尽快转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0日 01:4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陈光

  自2010年3月31日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已实施一年,25家券商分三个批次先后展开该项业务试点。新业务部分实现了证券公司的融资功能,客户的反映也相当积极,截至2011年3月28日,融资融券余额已超过200亿元。除了25家试点券商之外,更多的证券公司也在积极筹备融资融券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融资融券试点应尽快“转正”,实现业务的常规化,适当放宽资金量、投资年限等进入门槛,扩充融券证券品种。

  兴业证券是第三批进行融资融券试点的券商,2010年12月13日才启动业务,但融资融券余额已接近3亿元。兴业证券融资融券部副总经理陈翠红告诉记者,对于券商提供的融资机会,客户非常积极。“目前,客户融资需求至少超过10亿元,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而为了保证业务顺利进行,陈翠红和同事一直“满负荷”工作,即使这样,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陈翠红表示,对于融资人而言,证券公司提供的融资成本较低,以8.6%的年利率计算,分解至每一天成本压力很小。“投资者按天付息,随借随还,资金成本并不高。”陈翠红说,低廉的资金成本让投资者对融资融券业务兴趣大增。“目前融资融券业务是50万元起步,但其实很多资金不足50万元的客户也非常感兴趣。”

  不过陈翠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50万元的资金要求有效提高了投资者进入门槛,控制了风险。“一般而言,资金量50万元以上的客户都对市场有自己的看法,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陈翠红说,在兴业证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客户中,七成以上实现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融资融券对于客户而言提供了融资功能,对于证券公司则开拓了新的收入来源。目前,由于竞争加剧,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下滑越发严重,而融资融券业务在稳定投资者的同时,还增加了券商收入。进行融资融券业务时,除了资金利率之外,投资者还需要支付更高的交易佣金。陈翠红认为,如果融资融券成为证券公司常规业务,肯定能成为券商收入的重要补充。

  融资融券业务要成为常规业务,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年限的进入门槛可以适当放低,还应扩充交易证券品种。

  某券商上海营业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要求申请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在单一券商连续18个月的交易记录,这事实上限制了各家券商间的竞争。“证券公司之间为融资融券开出的条件都不同,有些可能更有竞争力,但受18个月的交易记录限制,这种竞争力无法体现。”

  陈翠红表示,交易证券品种较少制约了融资融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标的证券分别为180只、100只,均为大盘蓝筹股。“很多客户喜欢操作中小盘股,即使对行情判断再正确,但标的证券中没有相应品种,业务也无法开展。”陈翠红认为,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标的证券的种类也应该扩充,不能仅局限在大盘股,其他品种也可涉足。

  在目前的融资融券业务中,融资交易量远高于融券交易量。截至3月28日,融资交易余额为199亿元,而融券交易仅1亿元。陈翠红认为,这也是因为券商自己握有的券种及其数量不足导致的。“如果这方面能有所改善,融券业务必能获得较大发展。”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