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8日13:54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定增投资切忌盲目

  《红周刊》特约作者王宫

  去年以来由于A股二级市场低迷,固收资产荒凸显,众多投资者将目光聚焦于一级半市场的定增产品。不过,尽管定增股票通常有一定的折价空间,但并不意味着稳赚不亏。

  定增就是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正是因为有折价的存在,使得通过定增获得的股票从一开始就有较大的浮盈,因此定增产品通常有更高的收益或者更加抗跌。

  由于当前国内经济低迷,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资产重组或者进行产业升级,纷纷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从股市募集资金。2015年定增市场实际募集资金达到13231亿元,较2014年的6824亿元几乎翻了一倍。2016年前4个月定增的实际募资就已经达到4327.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86.43亿元增长超过60%。定增市场的募资需求高涨也使得当前定增的折价率更高,同时也使得发行定增产品的市场容量大幅扩张。因为有折价的存在,无论是否有定增相关经验的管理人都纷纷冲入市场掠夺定增股票资源,在定增股东名单里充斥着各类基金和资管计划的名字。

  在中国的市场中,一旦出现前所未有的情况,就值得投资人警惕。近两年,锁定期为一年的定增股票发行规模已经远远超越之前的年份,这也就意味着一年后定增解禁的压力也会超越之前的年份。而现在的定增参与者已经不是看好公司发展的战略和财务投资人,更多地是看中折价到期马上抛售的定增基金。如果定增基金的到期日与股票的解禁日异常接近,也就意味着无论当时的市况与股价如何,这些基金都必须在解禁后马上抛售股票以偿还投资人的本金。说到这里,很多投资人可能已经感到不寒而栗,尽管限售解禁未必会引发市场危机,但对于个股的短期冲击在所难免。

  对于定增产品的投资人,奉劝大家首先要选择具有丰富选股和定增运作经验的管理人,不要一味追求折价或者拿票的能力;另外,期限方面还是尽量选择2年期或可延期的产品,方便管理人在受到解禁冲击的时候更加从容地选择抛售时机,避免折价的浮盈在产品到期前灰飞烟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