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经济 劳动生产率和ISM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14:51  中金公司

  报告作者:--撰写日期:2008-09-05

  疲软的国内需求、暗淡的经济前景,雇主为节省成本聘请新员工意愿降低,亦减少雇员的工作小时,非农就业人数已经连续第7个月下跌。我们在此前一份报告中(详见2008年2月21日“输入型通胀难改美联储降息倾向--评1月份CPI数据”)的计量模型显示,长期来看,单位劳动成本是影响核心通胀的主要因素,大宗商品如石油价格对核心通胀的影响并不显著(图3)。因此工资及劳动生产率的走向对核心通胀至关重要。此前石油价格快速上扬,成为推动CPI上扬的重要因素。固此,最近油价的调整,CPI亦有望放緩。而且中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对核心通胀的影响并不明显。

  而一直保持着良好态势的劳动生产率和稳定的单位时间工资显示出核心通胀并未有显著上升压力。因此,油价下降减少名义通胀及通胀预期,亦减小美联的加息压力。此外,劳动生产率是衡量货币长期汇率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良好态势有助美元的转势奠下稳固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