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兴业华福资管跻行业第三 混业协同效应利好中小券商

2015年03月11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有关兴业证券收购华福证券的传闻仍未有定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华福证券人士了解到,早在2013年,就已有兴业银行(601166.SH)收购华福证券信号出现,彼时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双方的“深度合作”。不过截至目前,兴业银行给出的回应只是“正在研究有关方案”。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券商股迎来一轮估值修复式“上涨”后,证券牌照正在被愈来愈多的金融控股平台或其他金融机构所觊觎,而除华福证券外,交通银行(601328.SH)欲入股华英证券33%的股权也一度发酵。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最具渠道优势的商业银行对证券业资产的购入,或将对标的券商的部分业绩形成提振,并对其估值产生进一步修复。

  业务已实质合作

  兴业银行拟收购华福证券的传闻发酵后,兴业银行3月9日曾回复称“正在研究有关方案”。而同兴业证券相比,华福证券却对此事异常缄默。

  “华福证券内部下发了通知,全体人员不得接受任何人和媒体的拜访,不得宣传兴业银行并购华福证券事宜。”一位接近华福证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据该人士透露,兴业银行与华福证券的整合信号早在2013年就有所“胎动”。

  “2013年的时候,华福的通讯等系统都在兴业银行内。”前述接近华福证券人士表示。

  事实上,兴业银行与华福证券“暧昧关系”由来已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华福证券去年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的材料显示,2013年华福证券取得金融产品代销牌照后,曾在公司系统内最早上线了“兴业银行代销系统”,并于当年完成兴业银行19.93亿元理财产品的销售。

  同时该材料还透露,华福证券制定了“通过加强银证合作实现跨越发展的特色发展战略”。

  “将加大与兴业银行的业务合作,充分依托兴业银行全国分支机构,因地制宜,以低成本形式,延展公司整体业务发展空间,加大网点建设,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终端。”华福证券在材料中表示,“利用兴业银行丰富的客户资源搜寻目标客户,在客户开发、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银行等方面深入开展业务探索及合作。”

  与此同时,此次短融券的收款行及主承销商均为兴业银行,可见华福证券与兴业银行的合作之深。

  此外亦有报道称,目前兴业银行已以60.35%的控股比例“实际控制”华福证券,除以兴业信托间接持股4.35%外,其余56%的股权由福建省能源集团和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代持。

  不过针对这一“代持”传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尚未能与兴业银行有关人士联系予以证实。

  协同效应或利好标的券商

  与市场中普遍认为“收购券商——利好银行”的逻辑有所不同,收购证券业资产对于银行的利润贡献可能十分有限,相反对于被收购标的券商却大为有利。

  原因有两点,一是银行与券商间天然存在的体量差距;二是同银行合作后,券商在资产、负债及客户渠道等方面的短板将有望得到补充。

  “2014年证券业收入2602亿,我们估算如果牌照完全放开,商业银行最好情况下能获得25%-30%的收入份额,”中金公司报告指出,“按照40%的净利润率,这只相当于银行业14年净利润的1%-2%。”

  另一方面,券商通过“入赘”银行的协同效应却可能为其带来部分领域的业绩提振,例如华福证券资管规模崛起的背后就隐藏着这一逻辑。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华福证券2014年资管规模高达3432亿元,排名已成为仅次于国内证券业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与国泰君安证券[微博],位列行业第三,占行业总规模比例达4.3%。

  事实上,这一资管规模与其自身体量、业绩在券商中的地位并不“对称”——2013年,华福证券营业收入为9.85亿元,净利润3.41亿元;而资管规模排名位于其后的申银万国[微博]证券同期营业收入却高达51.26亿元,净利润亦达17.17亿元,为华福证券数倍。

  分析人士认为,华福证券资管规模的崛起或正与潜在并购方——兴业银行的“支持”有关,而支持方式较多被猜测为华福证券以定向资管计划同兴业银行间开展的通道业务。

  数据显示,华福证券的集合资管规模小于该类资管规模排名第十的申银万国证券的169亿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的定向资管规模将超过3263亿元,占全部资管规模比例也将逾95.08%;而与银行合作开展的通道业务将在其中占据主要份额。

  不过,由于定向业务不具有信息披露义务,因此尚无法直接证实华福证券较大部分的通道业务收入来自于同兴业证券的交易,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可能性较高。

  “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一家中型券商资管部经理指出,“华福证券和兴业银行之前就有联系合作,华福证券来给兴业证券做通道业务完全合乎逻辑。”

  事实上,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华福证券短融券发行说明书中亦有类似表述:“根据银证合作的发展策略,公司充分考虑了与兴业银行等合作伙伴银行的对接和合作,充分利用银行丰富的客户资源推广公司的专业服务。”

  而除资管业务外,收益凭证等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以及新三板、资产证券化、私募债、投行业务的项目推介也有望依托作为并购方的银行协助。

  “券商在非标和通道业务上,无论是资金还是项目,基本都要依靠银行,如果背靠一家股东银行提供支持,那样业务将‘不可限量’。”前述资管部经理认为,“其实不光是资管业务,还包括金融产品代销等,这无疑打通了银行渠道,发挥了协同效应。”

  实际上,近年来觊觎券商牌照的机构并不止于银行,去年3月,安邦保险完成对世纪证券的收购;而在今年1月,四大AMC之一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也完成了对厦门证券的增资,并将其更名为“长城国瑞证券”。

  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型金控或机构对证券业资产的收购预期,或将抬高类似于华福证券、原厦门证券等地方性中小券商的估值想象空间。

  “券商创新后业务范围得到扩容,而没有证券牌照的金控和机构都对收购券商充满了兴趣。”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认为,“大型券商的收购难度很高,而存在被收购预期、未上市的中小券商的估值可能会进一步得到修复。”(编辑 巫燕玲)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华福资管证券业兴业证券资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延退方案2017年推出 至少2022年后实施
  • 体育CBA总决赛北京1-0辽宁 欧冠皇马5-4晋级
  • 娱乐王学兵张博吸毒被抓 警方起获毒品10余克
  • 财经王健林对任性王思聪没辙 坦言他要啥给啥
  • 科技传弹幕网站Acfun遭版权危机 员工离职
  • 博客3月9日真实的香港发生了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USNews2016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名出炉
  • 鲁政委:资本外逃新策与政策误判
  • 陈虎:养老金入市 大盘蓝筹再忍忍
  • 徐斌:人口老龄化背后的滞胀魅影
  • 管清友:中国版QE不会出现
  • 朱大鸣:楼市迎来小阳春不是不可能
  • 冉学东:降工资还是降汇率?
  • 余胜海:中国社保危机重重
  • 钮文新:中国正在出口需求
  • 叶檀:税收法定是迈向现代国家关键
  • 鲁政委:可不再喂银行肉 需打开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