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搭台 券商资管产品收益屡屡攀高

2014年11月12日 04:50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券商资管产品终于搭上高收益率的快车。继互联网金融产品动辄8%高收益率的一番狂轰乱炸之后,证券公司今年下半年纷纷低调推出7%~20%预期收益率的多种创新产品。

  银河与平安

  “金山”对垒“海鹰”

  10月中旬,老牌券商银河证券通过网上商城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银河金山”,这款预期年化收益率7%的产品短时间内获得不少投资者的追捧。

  据介绍,上述产品的投资期限为28天,产品已发行4期。一位银河网上商城的注册用户透露,这款高收益产品主要对接两融业务。

  目前券商普遍按照8.6%向客户收取融资融券利息,也就是说除支持7%收益率和运营成本之外,银河证券仍可凭“银河金山”赚取可观的利差收入。

  事实上,此前已有券商资管开发赚取两融中间利差的类似产品,但预期收益率并未如此之高。例如宏源证券推出了对冲长赢1号,这也是第一只参与融资融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申银万国[微博]的“宝鼎6期”也预留了投资融资融券的空间。

  平安证券[微博]一位相关业务人士称,两融是目前大部分券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目前券商对外融资方式有限,选择互联网渠道“左手借入,右手贷出”的利差收入模式,不但缓解了资本中介业务的资金瓶颈,同时也拓展了盈利模式。

  券商资管也正加入高收益率宣传阵营。平安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海鹰1号”以15%的预期收益率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这款产品标明,如投资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8%后,可计提20%的业绩报酬,可见管理方对收益率的信心。

  “海鹰1号”号称多策略叠加,其中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套利策略、相对价值统计套利、多因子统计套利,这3种策略2012年以来年化收益率均超过9%,相对价值统计套利2008年回测年化收益率达22%。

  国信与海通

  柜台业务决高下

  国信证券今年年中在柜台市场推出的金鲨系列产品则将产品预期收益率推高至17%。相关产品介绍表明,金鲨系列产品是国信证券推出的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主要投向国信证券发行的两融收益权等标的,以及挂钩沪深300指数的场外衍生品。

  金鲨产品收益为固定收益预期年化4%+浮动收益,即市场上涨时,该产品有望获得最高17%年化收益;市场下跌时,有望保证最高8.5%年化收益。近期这款保本收益凭证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虽下调至4%~11.7%,但认购仍然不断。

  今年下半年开始,中信、国信等多家券商柜台业务在场外衍生品领域进行探索,开发场外期权构建结构化理财产品的功能。尤其是与场外期权、期指和融资类工具挂钩的收益权产品,这类产品因收益率较高获得投资者认可。

  受到高收益率的吸引,证券公司高净值客户的认购热情持续增加。此类认购起点为100万元的产品通常几天之内便完成成立规模,有时半天时间便已售罄。

  相比而言,海通证券在柜台市场的预期收益率更高。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海通证券近3个月发行的多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8%左右。最近在柜台市场发售的一款港股宝1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0%,起息日为11月5日。据悉,海通部分柜台产品发售分为预约专场和公开发售,客户可以通过e海通财招财Mall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

  国信证券一位柜台人士称,券商利用多种创新方式打开了发展瓶颈,“如若研究和判断更加精确,部分券商产品有望实现较高收益,对于券商和客户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深圳一家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券商创新之后创新热情逐步升温,多项创新产品相继出炉。很多公司专门成立了多种衍生品和投资工具结合的研究投资小组,就是为能在新一轮客户争夺战中掌握先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券商资管收益率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狼堡确认有意张稀哲 意劲旅或租借钻石
  • 娱乐香港某天王女儿遭下药迷奸 法官:还吸毒
  • 财经保时捷频被投诉 回应:中国环境恶劣
  • 科技策划:双11数码产品抢购全攻略
  • 博客中日首脑会见没被报道的几个细节(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一男大学生向女同学表白被学校开除(图)
  • 慕容小散:别怕 牛市还没有收工
  • 钮文新:中国经济首先应是主动性增长
  • 吴其伦:董藩救楼市药方严重不靠谱
  • 巴曙松: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应对
  • 陈思进:QE退出对中国楼市影响甚微
  • 叶檀:严查15万亿卖地钱
  • 王海滨:地产结构性衰退将是新常态
  • 张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非常有限
  • 沈建光: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化解
  • 金岩石:从鄂尔多斯钱荒看银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