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如何解读三中全会精神

2013年11月26日 13:36  《新财富》 

  导读:过去20年的历史表明,三中全会往往是启动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踏板,而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决定资本市场命运的关键。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及后续政策对股市的深远影响。那么从股市投资的角度看,有哪些方面值得重视呢?请看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们的解读:

  (嘉宾发言根据现场记录,未经发言人审核。)

  【宏观经济第一名海通证券研究小组姜超】

  到底怎么去理解我们最新的三中全会,到底三中全会是干什么的。其实他的核心思想,他其实就是给中国去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给了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增加剩余、延迟退休,这条路走不通的,从你生出小孩到他能干活得20年以后。第二延迟退休,这个事不能干,我自己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在美国也干过,人家延迟三年退休花了三十年,我们领导讲延迟五年退休就用十年的时间。现在大家能不能活到65岁都是一个问题,现在还要逼着65岁以后还要退休,不要搞这个事情。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不要给他们做,因为这个走不通了。第二个方向是对的,我们去改革、释放效率、释放活力,这是真正有益的一条路。所有的这些改革他的核心就是去发展服务业。

  比如我们的土地改革做什么,过去中国的核心产业是工业,现在工业没有效率了。未来的方向让工业、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什么“自贸区”大家愿意去做,为什么上面下面都有动力,因为自贸区的核心含义,在我们看来他是把过去廉价的工业用地变成商住用地,这个变形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政府盖一个章,他是要把他赋予产业,把服务业的内涵放进去,上海提出来我们要发展金融业、离岸金融,他通过服务业的发展重新给土地赋予价值。这里面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土地的价值怎么样衡量,大家都在争论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可以简单用一下我们价格和价值的比较,我们的土地过去有价值的,因为他有产业。我们有全球最好的制造业,所以美国的土地纽约是值前,他背后对的金融行业。加州是IT行业。目前我们中国的土地价值有水分的,因为你的制造产能过剩,服务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土地的供需是由人为的干预造成的,制造土地不足的假象,中国怎么可能缺地呢?目前的土地价格是有问题的。

  这时候有两条路,第一是放任他的泡沫继续扩大。第二是转型,把土地的价值和服务业做进去。自贸区的改革不光是上海的事,而是中国所有的地方都应该做这个事。大家因地制宜发展各自有竞争力的服务业,这个土改他的含义也是为了服务业的转移做帮助。

  农村的土改,他是老百姓有钱可以消费,土地可以征收。今年的自贸区很热,但是土改这一块其实是比较纠结的,他折射了中国改革了另外一个问题。有些改革比较好做,上下利益是一致的,工业用地转型利益是一致的。另外一些比如农村用地的改革利益是不一致的,比较难做。所以这一块的进展会比较缓慢,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去看政府在这一块有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再去看里面的行动。

  金融改革也是,因为金融本身就是最大的服务业,什么是次贷危机、什么是欧债危机,大家都说美国是房地产的泡沫,欧洲比较懒惰。核心的问题是金融行业本身做了,美国的银行自己不能区分客户的质量,把贷款给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后来出错了。欧洲也是,之前意大利的国债率是百分之十几,他借不起钱,欧洲的银行自作主张,他为了套利就出问题了,因为你把便宜的钱借给他,他当然愿意借。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血液流错地方了经济就出问题了。

  再看一下中国产能过剩,什么是中国产能过剩最核心的推手,就是中国整个的金融体系。08年我们搞了4万亿,银行追着企业放贷款。核心的原因是大家都是一家人,出了贷款大部了记一个坏帐。他把钱放错了地方,因为你新增的对应产能过剩,没有价值。给我们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出了问题。

  未来的希望是两个,第一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就是银行搞错了让别人做。今年我们在整个的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持续激励鼓舞,资本市场也是有很大的响应,我们列举了一下(PPT)都是有大的放开,把这些银行的信贷业务放给非银行金融机构去做。另外就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去改变银行的行为。目前我们其实看到两块,还有第三块需要去做的,就是市场的监管,因为现在我们没有监管的利率市场化出现了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现在我们所有的银行包括保险大家做的同样一件事,就是把资产转向更高收益的资产,没有人想减少收益,因为成本上升,大家都想转嫁成本。但是中国经济往下走,你不可能有额外的回报,这个回报的获取他实际上是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为什么银行好像盈利还不错,因为他把贷款从表内转到表外,在表内要计提100%的资本占用,表外只有20%,这个是以整个经济系统性的风险上升为代价的。我们要及时地要把监管介入和9号文应该做的,应该把资本补齐,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让大家知道目前存高收益的资产是有风险的,不能都指着国家,你要及时地改变这个风险。

  我们做过一个研究,所有的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时候,如果同时出现了经济的下行以及信用逆差的收窄他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意味着你可能会爆发系统性的风险,一定要把及时把大家的逆向选择的行为改过来,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及时地把监管跟进。这里面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稳增长的问题,如果把监管制度补齐,表外不扩张,增长怎么办?这是政府要决策的。不管是金融改革、土地改革都是为了经济做铺垫,主要是服务业的领域,中国都是成本的竞争,就是要放开服务业。尤其是要把负面的清单落实,要给民营企业国民待遇。

  财税改革这一块我们的观点也是这样的,他也是制约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好像财税尊转很正常,中央地方的财存各占一半,地方政府干了很多事,中央政府干的事比较少,好像比较可以的。但是有几个问题,现在事权出了问题,现在全部在地方政府,所以我们的户籍很难流转。大家现在换一个地方,最注重的三件事,第一个是医疗,第二是教育,第三是社保。这个东西不能流转,中央说我把钱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说我没有收到这个钱,我是卖地的钱,所以理所应当中央应该把这些地方收过来,在全世界中央政府干了很多事,中国大多是转给地方政府做的,这是有问题的。这次的财税改革提出来要把一部分的社保拿到中央,把一部分的农民的医疗对接,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的话整个农民或者是户籍流转才有这样的一个基础,可以促进我们这样的一个消费或者是服务员的发展。

  另外一个是财权,中国的财权地方的重要税种是营业税,营业税是一个生产税,为什么在河北我们的领导要被毒死了还要炼钢,因为他要收钱,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去欧洲、去美国,我们昨天晚上出海去,大家说要去香港钓鱼,因为那边的鱼比较干净。为什么那么跑那么远去玩?你发现大家很聪明,你买东西看标价是10块钱,他额外收你10%的消费税。大家知道“雁过拔毛”,这个非常好,应该学习。我们如果把消费税变成地方税种,而且也能够在流通环节征收,不用搞生产,直接发展服务业就好了。因为你通过出售这些产品也可以赚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税制度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基地搬到越南去,不用生产。整个的税制改革特别重要,这一次也提出来我们要把消费税的征税环节做一个修改,这对我们的服务业发展是有好处的。整个财税改革是中国整个向服务业的转型做铺垫的。

  包括我们的价格改革,价格改完以后意味着整个的制造业成本是上升的,他意味着未来可以进一步整合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所有这些改革最终的结论就是,他是我们中国向服务业转型的希望。另外我们传统的制造业他们通过这些制度、环保、成本的约束,让他们不能赚钱、不能破产,这样他们必须去整合、并购来提高效率,这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

  但是我们比较遗憾地看到,这里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但是今年三季度我们又一次走了扩产能加投资的老路,为什么目前的利率这么高,是因为我们在三季度稳了增长,稳增长我们放了投资,尤其是我们放了制造业的投资。我们政府了讲了两句话“既要稳增长也要放投资,又要调结构,又要控货币”。今年的三季度央行把短贷利率抬上去不让银行往外借钱,所以银行不借钱。他产生一个矛盾,我们投资增幅在上面,他意味着全社会的融资需求没有下降。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让银行去杠杆,银行不愿意给钱。问题是我们这些地方政府不停地放项目,银行不给钱没关系我表外找银行借钱,无非是利率的问题,甚至发明了永续债今年给8%,明年给9%,不用还本,这是在于稳增长和调结构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真的要控货币真的要调结构不能放投资,必须要发展不能消耗资金的产业,不能一方面控制货币,一方面又发展需要资金的投资,他的结构一定是利率的上升。今年5月份的利率上升,大家可以说是利率市场一个推波助澜,本质是今年5月份以后我们的通融资的关系出现了逆转,不让银行给钱又在放投资项目。这样的情况会对明年的经济形成制约,尤其是房地产。大家不敢对房地产进行预测,凡是预测房价下跌的都已经消失了,今年整个产业链对贷款的依赖度非常高了,今年每个月的放贷到了2千亿,去年只有1千亿。即便你是刚需,你贷了款也是有风险的,今年这样一个利率的上升,一定会对明年的房地产包括他所依附的中上游的产业链包括基建他靠的是卖地,都会产生一个制约。明年的经济,对于经济这一块本身的内需是偏谨慎的,外需会是一个希望。

  这个问题不重要,明年最重要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于我们的GDP的一个增长目标的问题,目前我所接触的所有有经验的或者是目前活下来的同志们,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GDP增长真的没关系,最好能够低一点,因为如果说明年的GDP的目标是7%的话,就意味着你不用放投资、他不用消耗资金,利率可以下来,我们的服务业可以转型,我们的新兴行业也可以转型。如果明年政府还硬要保一个7%的目标又保不成的话,还得放投资、还得放制造业,他们把资金消耗了,我们的新兴行业发展不了了。未来的选择很重要,如果选择还要稳增长,可能大家就很纠结,如果真的选择调结构,一定要把GDP调下来。

  很多人很担心,担心政府许了一个愿2020年翻两番,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定一个7.2%的目标,从线性的思维来讲这个目标不能下调的。我觉得不一定,作为一个负责的政府不能想着这几年是每年7.5%,未来几年不干了。有勇气可以先把GDP调下来,然后释放效率,未来五年再把GDP推下去,这样显得我们的领导层更加英明神武,这样的选择是非常英明的。这样的话明年有希望,GDP下来利率可以下来,我们的转型可以真正启动。

  【主持人:李迅雷[微博]】我也补充一下,因为这次三中全会里面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他的改革方向是要把转移支付跟人口的流动挂钩。这个人本来在西部地区,你到东部来了,西部地区这个人的转移支付要减少这个人,东部地区再增加一个人,这样比较合理。现在往往说东部跟西部地方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大量的资本的投入,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不断地往东部地区流动,你大量地投入之后那边制造业没有人也发展不起来。过去十年当中,像贵州、青海、宁夏、河南,包括安徽,过去人口都是减少了,你大量的投入他们,你资本的流向是资本向西人口向东,这样一种资源的错配也是反映了我们政府转移支付在投资思维上的不搭配。

  【农林牧渔领域第一名:齐鲁证券谢刚】2013年我们9月份成功引导市场把土改的概念做了一个解读。我们认为最快的流转的是宅基地,第二是农业的精英用地,目前基本上确产基本上完成了,14年会大规模地推广。14年会把宅基地的确权进行一个预产。大家最关注的根本的流转是2017年左右确权的完成,这里面有各地地方政府的博弈,农民利益的影响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耕田确权没有完成,如果确权完成之后也会出现后面的机会,大家希望耕地在未来一两年迅速流转这个期望值过高,但是他基本上是按照十八届的三中全会,我们很多的政策上的一个指导其实是一直在加快地进行,特别是最近半年来,大家已经发现安徽模式、福建的沙县模式,深圳已经开始出现第一例的经济用地的流转,1.5万亩出现1.6个亿。我对整个土地的流转相对偏乐观,我认为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机会在于中西部、在于农村、在于土地。这一块大家要高度重视。

  策略研究:海通荀玉根】刚刚结束的三种全会明确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方向和时间表,这个角度来说改革的这个领域当中重点关注的方向,整个三中全会最后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讲话稿当中有两万多字,有四十多页,有六十多条,对于市场化的定位其实非常高的,对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要素的资源化。他要素市场化是所有市场化改革当中首当其冲的。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改革应该是14年主要的一个市场的变量,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焦点。这样的一个焦点站在战略的角度来讲可以看得非常乐观一些,中国所处的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当中,每十年有一轮经济的中周期的变化,他都是以改革作为一个起点,因为改革他改的是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可以看到生产率这个指标在过去十年中有波动,这是可以提升生产率的估值和情绪的。03、04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一波行情,我们并没有发现流动性经济增长发现明显的变化,指数的上涨更多的是来自于改革情绪驱动的变化,去年的行情也可以从这当中找到一些线索。

  【造纸印刷第一名:申银万国[微博]周海晨】未来整个行业的机会重点在哪里呢?也结合了现在整个环境的变化,包括整个周围关联的情况,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的情况下,整个投资点主要在哪里呢?

  首先一个关键词是新变革,我们在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进行一个阐释。

  宏观方面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国企改革的基调,毕竟整个轻工是目前国内竞争最充分的一项,这种充分竞争假设这种管理整个体系的一个资产结构的变化,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变化。举一个例子,类似于在整个造纸领域里面,如果大家通过这个图片(PPT)可以发现,作为国企的晨鸣纸业和民营企业的太阳纸业的管理差异是非常的的,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会有大的变化这些企业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之前国有企业觉得我通过大量买新的设备,投资是体现我政绩最好的表现,作为民营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有这样的改变,对于优化整个行业竞争格局有非常好的变化,他的发展并不是依靠这种盲目地康达产能,而是合理盘算自己的投资收益率,对于这样的一个行业是非常重要的。

  中观的角度来看,这次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整个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行业的整合,过去我们在强调这个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的,基本上国外前三大占到40—50%的份额,现在国内20大也是20—30%的份额,如果假设未来有这样的一个变化的话对行业也是有帮助的。从微观层面上当时我们也提到,在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考核导向发生变化,我们公司的利润率提升水平也是值得期待的,这是我们第一个关键词是新变革。

  【传播与文化第一名:海通证券刘佳宁】国有传媒,三中全会的文件对于国有传媒有一个特别大的机会,他写到一点,在他第11项第1条里面写道,以后文化所有这一块政企要分开,以后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国资委的管理体系。部委管理机构和资产是分开的,现在对于文化企业而言不分开的,宣传部既掌握管理也掌握这些资产,这样对于我们整个市场给予期待的整个国有传媒的整合,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一次文件我个人觉得他的逻辑感非常强,他在第11项关于文化的第1条先把这个未来的方向定清楚了,我如果要做市场化或者是要做什么,做这些国有企业的整合,我一定产权要明确,所以他在这一块说政企要分开,以后产权、资产管理要新的机构负责。这条路一打开,他们的经营、尤其是资本运营的余地会大大加强,他们这种转型的范围、转型的力度会变大,市场原来对他们的期待有时候做起来举步维艰、进度也不会如大家预期,以后进度会变快。

  通信第一名:中信建投戴春荣】 第三条主线是北斗产业。前面我听了策略张忆东先生的演讲,他谈到明年是“5+3”,第一个是互联网,第二个是军工,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很荣幸的是这两个领域通信行业都有关系。这里面我们提到北斗,北斗他实际上有相当一块是军用,北斗产业我们在业内也是说了好几年了,这一次是三中全会提出成立国安委,把国家安全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北斗可以说也是一个核心的地方,因为中国很多的领域尤其是国防应用,还有一些行业应用不可能用GPS的,一定要用中国人自己的北斗做卫星导航定位等等,所以北斗产业实际上也是关系到国家明白、国家安全的一个特别核心的一个产业。

  但是北斗产业其实我们2010年写了一篇深度报告,我们说北斗产业是未来十年爆发的一个的产业,但是他爆发比我们预期的要延迟了两年,这里头有一些原因。我们认为目前来看,延迟的各种原因现在已经基本消除了,去年12月28号,中国已经宣布说正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免费服务,今年近期也是各种国防应用招标这里也不展开。我们觉得北斗确实真的要开始爆发了,明年也是特别值得关注北斗产业发展的一年。

  从北斗产业来看,政府也提到中国的卫星导航企业2020年达到4千亿的规模,其中北斗占60—80%,我们算市场复合增长率是65%以上,是非常诱人的。

  产业来看我们主要分三个应用领域,一个是国防应用,第一是中国的北斗。第二是行业应用,有点类似于类国防应用。第三个领域是大众应用。我们建议关注的肯定是率先从国防应用开始,然后是行业应用,然后是大众应用,大众应用要晚一些,但是这个领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第一名:中信证券王海旭】目前的时间点来看我们一句话来讲是“坚定的看好2014年的环保的表现”,我的题目是《改变高兴并购起,新纪元》,我们对三中全会解读来看,未来环保产业的改革力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这个预期大家市场部是很充分的,我们会花一定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我们对未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会有怎样的搭建,对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宏观经济第三名:中信证券孙稳存】通过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大体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

  1.消除壁垒,促使资本和劳动力进入生产效率更高的行业。

  2.无效率的行业改革将提高效率。

  3.简政放权提升创新效率。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第三个原因就是创新,中国实际上用在研发、效益方面的投入其实并不低,相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占GDP的2%左右,实际上是在大多数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中间这个占比是很高的。但是中国的创新效果其实并不是太好,我们通过分析和筛选,对各个国家的归类来看,政府对于经济干预程度越高的国家他的创新的效率越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越低,他的创新程度越高。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提出要简政放权,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实际上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里面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程度会有一个明显的降低,未来会有效地提高创新的效率。

  对于2014年短期的宏观政策同比来看是一个中企稳的政策,在政策的内部微调有一点区别,我们认为政策的心理目标是增长7.5%,通胀目标为3.5%。目前大家对于市场的一致预期觉得明年政府会把经济增速变成7%,我觉得可能性存在,但是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性是定7.5%,定7%大家也没有很理解希望一个经济的增速低一点的环境下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我觉得这里有两个不同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政府的决策,一个是14年全球经济都在好转,中国经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完以后马上把经济增长的目标往下调,会跟全球经济增长形成一个反差,这样实际上会影响大家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预期。第二是中国从经济增速增长目标从8%调整到7.5%,只过了两年,现在是从7.5%再调到7%,给人家一个印象,是不是我们潜在的增速是不是真的下降这么快,就会有一个快速的下降。这样的话实际上也会影响到大家对经济的信心,特别是各个经济的主管部门也好,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的热情。我觉得可能还是会定在7.5%可能性比较大,即使他不定7.5%,他的心理目标也一定会在7.5%。

  【策略研究第五名:长江证券邓二勇】既然经济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他的落脚点不在短期的问题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政府在这中间怎么去应对,政府对于经济债务和杠杆的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样的运维方式。为什么去年十八大大家兴奋了一把,今年三中全会大家又兴奋了一把,因为大家看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改革措施,并不是看到政府保经济的决心,看到了政府的改革的决心,这才促使行情能够产生的根源。这种情况下做应对有两种路径,第一种非常典型的凯恩斯的做法,温总理一直比较擅长这一套,包括现任总理比较擅长。今年的经济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概念还有一种是2000学派。在三中全会的内容我读出来他可能会采用2000学派的观点,但是他最终是不是,我们要拭目以待。但是不管怎么样,政府他怎么样去应对这个问题,成为了资本市场上最核心的问题和一个关键,他导致了你在这个中间怎么去看待这个状态。比如说简单的6月份的行情,虽然当时股票跌了很多,因为央行搞的这个事情。后来讨论股票市场的时候大家觉得央行市场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说明这个资本市场看到的问题相对比较长远,我们看问题比较简单,我们认为他应该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这样的,至少说明了当前的时间点,政府的应对的确变得非常关键和重要,这是资本市场在这个时间定上他考虑的第二个核心的问题。你考虑政府以哪一种方式应对,这种应对直接决定了我们对行情的应对是乐观还是悲观的。

  如果你采用凯恩斯学派我倾向于比较悲观,如果采用2000学派的论点我个人比较乐观。

  为什么大家对三中全会有信心,因为你释放了那样的一个改革的空间,他可以对冲掉你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另外政府的把控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的,6月份的钱荒的情况他说搞回来就搞回来了,在强大的债务体制情况下他想让你的经济做到均衡也不是不可能。我说三千米上走钢丝不是说我不可能,不代表李总不可能。这种政府的把控能力显然超过我们的现象,这是第二个层面能够做的。

  今年三中全会出来的当天,我们一改长期看空的逻辑,发了一条全面看多的短信,电话就打爆了,因为这个不太符合我们一贯的看法。大家觉得这种逻辑情绪下你的解释跟你的长期逻辑是不匹配的。我们画的图是短期中期的上涨,这就是我们去看改革和我们在框架体系下的应用。如果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体系我们按照经济来解读市场,你改革只有短期的估值提升和长期的估值效果影响,他不足以影响到经济基本面,他中期的逻辑影响下现在的改革对经济是负面的,他对中期的逻辑应该是负面的影响,你对长期可能是正面的,我们给的图短期是向下中期之后然后会再起来。

  每次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都把他对短期估值的影响放到对市场的判断中间,而不是放到经济逻辑的体验当中。我们过去以来所有对改革的判断都是这样的,现在是一样的,他都是估值的提升不是系统性的投资逻辑,也不太可能改变长期的投资方向。

  【房地产第一名:国泰君安证券[微博]李品科】房地产政策面,今年为什么地产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是大幅背离,核心有两个担忧,第一是担忧调控加码,第二是担心中长期的需求。调控加码来说三中全会已经明确表态了,第一就是要市场化。这么多的行业里最不市场化的一个行业我觉得地产可以算是核心的一个,包括限购限贷的政策都是极度非市场化的政策。未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整个房地产的调控其实会带来一些合理需求的增加,这个方向肯定是好的。担忧中长期的需求,包括二胎、包括新兴的城镇化,很多的东西大家没有感觉到,但是他的确在提升整个房地产行业未来的中长期需求的。政策方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红利,包括土改、养老、国企改革、二胎等等,都是对我们明年很有机会的一些标的。

  再说一下房产税的问题,三中全会在决定里只有半句话是提到房产税的,他说的是“加快房地产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之前资本市场预期说房产税有可能大面积地铺开,但是从这句话来说很明确这是不可能的。什么叫“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如果你想征存量的房产税一定要立法,增量可以来走,但是存量就是房地产税要走立法的过程不会很快,第二是“适时推进改革”,要考虑到经济的状况、考虑到地方债务的问题,考虑到土地财政的问题,他不会是一个很快的过程。我们说一下我们的测算,假设全中国所有的房子全部征存量房房产税,然后这个税率我们假设是1%,1%是什么概念?就是美国征的房产税已经比较重了,他们的均值在0.8—1,我们取1%的税率,假设全中国所有的房子都征1%的存量房的房产税,如果全部能够收回来,看他占到卖地收入的18%。这里我们考虑到人均有20平米的建面这是很正常的,即便中国所有的房产税都收上来,可能只能占到卖地收入的18%,只能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8%。

  我们推进存量房房产税要有步骤的,要试点,否则你推存量房的房产税你可能很难收下来,其次你的卖地收入的价格下降,我们不认为这个东西太快,但是他这一定是一个方向。

  【医药生物第一名:中信建投证券张明芳】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句话“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两方面判断,也是市场关注比较的热点,第一是关于医院资产的投资,因为现在国内有些PE的巨头像福星他们投资了很多的民营医院,还有很多的上市公司纷纷投资民营医院,医院的资产到底怎么判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公立医院2015年年底之前都是试点”,公立医院的改革2015年之前不会全国大范围地推开,他是谨慎小心地试点,公立医院是国家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大专家、各个领域的学霸都是集中在公立医院,2015年之前这两块还是牢牢的控制在政府手里不认为医疗服务放开了。民营医院投资资产的话能够到利益收获期差距很远,所以他们明年后年很难进入利润的收获期这是股票的投资角度来看。

  产业的投资角度又是可以做的,复星医药他是一个PE公司,因为产业投资通常要比股票投资起码早5—7年,至少提前3年,所以他们是可以做的。所以这个产业投资和产业布局他可以先行,所以我们看到民营医院的投资是越来越热,但是并不见得民营医院给他的利润共享会有多大,就是因为我刚才讲的医疗服务资源没有放开。

  第二个角度来看,公立医院虽然国家在限制公立医院的借债、负债扩张,但是公立医院依靠自己的滚动发展也能够实现扩建,我们看到很多公立医院的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都在扩建,从一个最简单的数据来看2012年整个公立医院新增加的诊疗人次是2.8亿人次,我们全国所有的民营医院加起来贡献了2.5亿人次。全国大大小小的民营医院加起来的新增加的医疗服务的量,数量上没有增加的公立医院,但是他提供的服务量有增长,只是相抵了而已,民营医院从股票投资的角度实际上没有到一个利润收获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到一点,要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待会儿会把这个跟国药一致联系起来。

  【交通运输仓储第一名:兴业证券王春环】通航是航空业的蓝海,长期发展还是非常巨大的,他吃先一个发展的态势行业,通航的产业政策会逐步落到实处。我们等待产业完成之后整个通航产业可能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重点主要关注的是业务有明显的发展空间,盈利能力比较强的一些公司,随着中国军工制造能力和航空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偏军工类的产品和航空制造维修也将受到影响。政府比较热的是三中全会公布的一个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和审核管理规定,这个是成为最近的一个市场的热点,我们认为随着低空改革的推进,未来通用航空属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高端的制造业和高端消费,但是低空完全放开和腾飞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估计短期通航的业绩很难出现,我们依然期待低空管理出台更多接下来的细则出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男女65岁同龄退休
  • 体育湖人续约科比2年4850万 罗斯赛季报销
  • 娱乐杜海涛疑因跪拜韩星风波遭湖南卫视雪藏
  • 财经图说新浪金麒麟论坛精彩观点
  • 科技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开审
  • 博客张艺谋发言人:回应“超生”质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人大代表呼吁学生堕胎免费 99万人国考
  • 孙大午:中国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 郑风田:如何让农民财产成为下蛋鸡
  • 宋文洲:把伤人的油老虎关进笼子
  • 叶檀:土地增值税的问题在哪
  • 齐格:最没有钱途的三个职业
  • 赖伟民:三中全会国企改革方向三看点
  • 朱平:比特币能接棒房地产吗
  • 金岩石:股市指数将上涨一倍以上
  • 水皮:许家印的胆肥了吗
  • 林起:欠缴3.8万亿土地增值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