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报强推零七股份 中投证券研究员被调查

2013年03月26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2012年10月份以来,杨国萍先后三次发布关于零七股份的研报。第一篇研报中,杨国萍首次给予零七股份“推荐”评级;第二篇给出了“强烈推荐”的评级,同时将其6~12个月目标价定为28元;第三篇她将该股目标价直接调升至50元 

  匡志勇

  因为对零七股份资产重组拟注入非洲矿产估值550亿元,发布“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的研报,中投证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杨国萍成为众失之的。近日,其被监管层调查的消息一度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致电涉事机构求证此事,中投证券多名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一个多月前杨国萍确实遭到深圳证监局的调查,但并未查出涉及内幕交易等利益关系。而杨国萍这几个星期也一直在公司正常上班。

  借助资产注入和朦胧的有色矿产概念,零七股份在今年1至2月份走出一波淋漓强势上攻行情,并于2月21日创下该股近15年来的新高24.6元。

  三篇研报:目标价“坐火箭”

  而就在2月21日当天,中投证券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署名作者为有色金属研究员杨国萍,参与人包括另一名研究员王博。该研报称,零七股份意向收购的马达加斯加钽铌铀矿的资源价值550亿元;对比国际市场成熟矿山平均品位,该矿山主要金属品位非常高,预计后期运营成本也会相对较低。研报还称,一旦该项收购顺利完成,零七股份将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大型钽铌铀矿稀贵金属资源的上市企业,未来公司在规模、业绩增长上也有望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该报告预计,收购完成后,以矿山25年的开采年限、75%的回收率、25%的所得税率、50%的净利率等指标保守测算,公司每股资源价值为25.431元(未摊薄股本)。假设以20年开采年限和60%的净利率测算,则对应每股资源价值为35.78元。为此,中投证券研报给出了“天价”预测:未来6~12个月的目标价为50元。

  不过,二级市场并未买账,零七股份股价此后掉头向下持续调整。截至昨日收盘,该股收报17.21元。

  公开资料显示,自去年10月份以来,杨国萍先后三次发布关于零七股份的研报。第一篇是去年10月24日,报告名为《定向增发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发展再次提速可期》,杨国萍首次对零七股份提出“推荐”评级。第二篇发布于今年1月14日,研报标题为《涉足钽铌:战略稀缺资源、贵超稀土》,对零七股份给出了“强烈推荐”的评级,报告发布时零七股份的股价为16.16元,6~12个月的目标价是28元。2月21日,正好是零七股份披露了拟收购矿产的品位、储量等数据之后,杨国萍公布了第三份研报,仍然是“强烈推荐”,并将零七股份的目标价推升至50元。

  “涉嫌内幕交易”未经证实

  民生证券黄玉同样强烈推荐

  不过,券商研究报告平台显示,中投证券的相关研报并未获得其他券商的积极响应。去年10月份以来的半年内,总共只有9份研报关注到这家公司。从这些研报看,出具报告密度最大的并非杨国萍而是民生证券的分析师黄玉,黄玉一共出具了4份研究报告,持续对零七股份进行“强烈推荐”。在今年2月21日这一天,黄玉也对零七股份出具了研报,对其收购矿产评价道:“预查矿产对应合理市值76亿元”,目标价为33元~35元。对比起杨国萍的报告中提到的550亿元资源估值和50元的目标价,黄玉则要谨慎得多。有市场人士称,市场因而将争议的焦点落在杨国萍和中投证券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个远在非洲、号称价值巨大的矿产项目注入上市公司,引发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而现在,各方的目光却聚焦在监管部门对研报及相关当事人的调查上。

  中投证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深圳证监局的工作人员确实来公司找她问话,调查了电脑资料等。据了解,除了发现杨国萍在报告正式发布前向买方机构发邮件推荐零七股份外,没有查出别的问题。所谓‘涉嫌内幕交易’,或只是谣传。”该人士透露,近几周杨国萍一直都在正常上班。另有中投证券研究所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们同事多年了解的情况看,杨国萍性格较为单纯,并非那种特别活络、油滑,有很复杂利益关系的人。报告中提供的乐观预测,应该是受到了上市公司有关方面的误导。”

  对于研究员被调查以及该报告是如何通过内审等问题,本报记者昨日下午致电中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孙怀宇,孙怀宇并未直接否认“研究员遭调查”一事,只是强调“公司规定,记者采访一定要先联系运营管理部”。

  研报乱象如何根治

  而对于券商研究员在研报发布前向买方机构先行邮寄报告内容,业内人士称,这种行为涉嫌违规。

  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布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通过公司规定的证券研究报告发布系统平台向发布对象统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以保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公平性。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之前,制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相关人员不得向证券研究报告相关销售服务人员、客户及其他无关人员泄露研究对象覆盖范围的调整、制作与发布研究报告的计划,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时间、观点和结论,以及涉及盈利预测、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的调整计划。”

  然而,研究员提前向买方机构或部分使用者透露报告内容,似乎已经成为行业惯例。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透露,目前评价券商研究员绩效的指标主要来自于买方机构。一方面是买方分仓收入,另一方面是买方基金经理的评价。实际上,买方决定了研究员的“钱袋子”,年终奖拿多拿少。在这种格局下,作为卖方的券商研究员只能“放下身段”,主动讨好买方机构。只有彻底扭转这种利益格局,方能根治券商研报乱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我国首度公开陆军全部18个集团军番号
  • 体育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 两人死亡 视频
  • 娱乐南派三叔坦承出轨婚变:我是人渣
  • 财经温州炒房团被套牢:有人跑路有人跳楼
  • 科技中移动重构飞信:启动服务商招标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
  • 读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 教育金饭碗围城内外: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
  • 育儿深圳超30万儿童首获成长补贴今起申报
  • 刘军洛:黄金大抄底与新鸦片战争
  • 雷永军:2013年中国乳业看点
  • 张五常:中国房价涨幅为何冠于全球
  • 姚树洁:法国部长比中国科长穷得多
  • 叶檀:低收入者应逃离北上广
  • 徐斌:全球信用扩张周期现在还未结束
  • 金岩石:为何说北京豪宅该卖天价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姚树洁:谁拒绝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
  • 张庭宾:日元贬值助TPP摧毁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