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瑞银研究团队解散 袁淑琴离职因内部两派系争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6日 09:59  投资者报

  “袁淑琴的离职,是瑞银证券研究所两个派系利益争夺的结果。”近日,一位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3月21日晚间,一则“瑞银证券研究团队解散,负责人今晚交辞职信下台”的消息瞬间扩散。

  3月22日上午,《投资者报》记者就此向瑞银证券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回复称:“瑞银研究所运行一切正常,没有解散之说。”传闻中,递交辞职信的瑞银研究主管黄燕铭也亲口否认了传闻,漩涡中的另一个主角瑞银首席策略师陈李也亲口否认辞职的消息。

  经过记者查证,事情的主角原来另有其人——从瑞银辞职的是瑞银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她在瑞银工作了13年,是黄燕铭的上司。该消息已经得到瑞银证券的证实。

  北京一家央企投资公司的老总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上周还在一个活动上见到过袁淑琴,没想到这么快就辞职了。

  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袁的离开,不是那么简单的,瑞银研究所变动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矛盾肇始

  “我以前觉得可能是黄燕铭被挤走了,没想到的是,最后袁淑琴走了。”上述知情人士感慨道。

  袁淑琴在瑞银集团的地位非同一般。1994年,袁淑琴加盟英国华宝投资银行,1998年华宝与瑞士银行合并后,袁成为瑞士银行集团亚洲区股本企业融资主管。2003年7月,袁淑琴为瑞士银行争取了外资在中国QFII的第一单,为瑞银集团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立下过汗马功劳。

  2005年9月28日,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的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从而使瑞银证券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全牌照的合资证券公司。2006年底,瑞银证券宣布正式成立,袁淑琴也由此开始担任瑞银证券中国证券部主管。

  据称,袁淑琴成为瑞银集团开拓中国市场的元老级人物,由此在公司内很强势。“这样的做事风格,为后来和研究部主管黄燕铭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上述知情人士称。

  2010年,黄燕铭从申银万国(微博)研究所副总经理的职位跳槽至瑞银证券,任研究部主管,此后着手提高瑞银薄弱的研究实力。

  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袁淑琴长期在香港,并不熟悉内地研究市场,而且古板, “不懂大陆研究业务,放权不够,我觉得此次可能是黄燕铭得到了瑞银集团的支持。”

  双线管理仿若内斗

  瑞银的证券业务有三个部分,分别是销售部、研究所和资本市场部。黄燕铭分管研究所,袁淑琴则是整个中国证券部的主管。

  相比内资券商,瑞银证券研究所的管理体制是双线管理,即业务和行政分别有不同的人来管理,“所以,黄燕铭的权力在研究所受到一定制约。”

  “譬如,会议财务支出、招聘等事情都会受到瑞银证券后台的制约,而后台多数是袁在任时的一些老员工。”该知情人士说。

  而国内的研究所就灵活得多,研究所所长就是一把手,可以全权负责研究所内的行政和财务,有完全的支配权 。

  一位主管研究和销售的内资券商老总也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黄燕铭是很有能力的,曾有多家券商向他抛去橄榄枝,但他唯独选择了瑞银。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由于外资投行有这样的体制,他可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早晚也会离开。”

  该老总还说:“不要以为外资投行就没有人事斗争,他们可能比国企更深,这种事情在美国华尔街屡见不鲜。外资投行并不适应国内的业务状况。”

  他还称,袁淑琴的离职,并不是结束,有可能是瑞银研究所变动的一个开始。她离职了,她的亲信部队也可能很快跟着变动。

  研究所困局

  “瑞银研究实力一般,就A股市场的影响力而言,在合资券商中不如高华证券,在内资券商中又不如几家综合实力的大券商。”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他告诉记者,瑞银报告除了A股策略有一定价值外,其他的行业报告基本上没有影响力,买方也不买他们的账。

  相比投行业务在国内的名列前茅,瑞银在二级市场的影响力就小了很多。为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中国研究团队,2010年,瑞银证券任命黄燕铭为公司研究主管,陈李、高挺等业内知名分析师均被招至麾下。接着机构销售团队建立,希望加大对基金及其他买方机构的进攻力度。

  在黄燕铭加盟后,瑞银研究团队从20多个人发展到具有50多人的队伍。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说,人员增加,支出也随之暴增。而市场行情却不给力,A股连续几年处于低迷状态。去年,整个证券业除了投行有利润外,其他业务基本上都处于不赚钱的境地。研究所可能入不敷出,研究所在瑞银内部的地位岌岌可危。

  瑞士银行首席执行官斯瓦尔德-格鲁贝尔日前表示,瑞银正致力于保留旗下投资银行部门,而其他部门可能面临削减或分拆的压力。

  除了研究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微博用户“陆家嘴分析员”爆料称:“从一年前开始,我几乎和每一个我认识的想去瑞银的人说过不要去,并且劝我在那地方的朋友早作打算,大家将信将疑。瑞银证券不是UBS(瑞银集团)而是北京证券,合作期一到你要弄清楚大股东在想什么!”

  “人员离职,这也是UBS和瑞银证券大股东微妙关系博弈的一种体现而已。我认为该来的早晚要来。当然,如果最终能达成一致,让合作继续进行下去,那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我个人表示对这件事前景不乐观。”

  瑞银证券是由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瑞银集团、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微博)、国际金融公司6大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

  其中,大股东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33%股份;瑞银集团占20%股份,两者的合资方式是中方控股,外方拥有100%管理权。

  记者尚未证实此次人员变动是否涉及股东矛盾。但不管怎么说,摆脱研究所困境,可能是瑞银证券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据了解,刚上任时,黄燕铭在内部会议中曾谈到,要使研究所在三年内跃升为基金客户评价中名列前茅的A股研究机构。

  现在三年期限已过半,在人事变动中获胜的黄燕铭,未来能否如期或在有限时间内实现他当初的抱负,只能等待市场的回答。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