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申万揭竿启动维权 分析师研报免费看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22:56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从2011年12月份开始,登录迈博汇金网站查找券商研究报告的投资者发现,凡是涉及到中信证券(微博)和申银万国(微博)两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均被告知:“因研究报告版权问题,数据暂不公开。”

  对此,迈博汇金的客服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上述两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因为涉及版权问题将不再向普通用户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事实上,不只是迈博汇金这一家网站面临着券商将启动研报维权的问题,国内多数财经类网站此后要想转载券商研究报告,都将因涉及到版权问题而必须获得券商的授权。

  “目前除了我们自身的官方网站之外,其它授权的对外渠道不超过5家。”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公司方面确实因版权问题对一些未经授权的渠道进行了管控。

  然而,面对研究报告的版权问题,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小券商研究所都表示,他们目前只能是无奈以对。

  研报乱象

  “这是我们的一份内部材料,你怎么会有?”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国泰君安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师对记者手中的这份研究报告感到意外。因为,这份报告还是一份尚未成型的研究报告,该分析师向记者解释,这只是他发给客户的一份私下沟通的材料。甚至,这份报告连文件格式都不是券商通常正式采用的PDF形式。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份报告,几乎在很多证券财经网站都可以免费下载阅读。

  2011年7月,本报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对13200多名普通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就“如何获取分析师研究报告”这一内容,有15.12%的投资者表示,通过网站下载的方式获得。

  这个网站并非券商的官方网站,而是多数财经类咨询网站。

  “我们对于在自身网站上发布的研究报告是非常谨慎的。”北京一家券商研究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他们研究部几乎每一份研究报告都可以在一些财经网站上找到。

  这些报告多数都是券商研究部门针对其买方机构发出的研究报告,所针对的对象并非普通投资者,这其中,版权收费问题还是其次,更让这些券商担忧的是,一些券商分析师提出的观点性内容,常常引起普通投资者的误读。

  2011年年初,券商研报门事件导致几家知名券商研究所相继被卷入舆论质疑的漩涡,而更让这些券商分析师郁闷的是,这些研究报告本来是不应该被流传出去的。

  此间,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微博)在其博客中甚至认为,券商研究报告的受众应该是机构投资者, 而普通投资者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同样的一份研究报告,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机构投资者面对一份研究报告基本都是关注其逻辑推理的过程以及论断的依据,而很少去关注评级以及目标价位,可是,普通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往往只关注这些,很容易造成误读。”上述券商研究部负责人认为。

  券商无奈

  “既然研究报告可能被普通投资者误读,为什么不进行发送渠道的管控呢?”记者在采访时对多家券商都提出这个疑问。

  可是,等来的只能是言语上的顿塞。因为,券商也想不出好办法。

  “维权的成本太高了。”2011年7月,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所给出的答案,后来几乎得到了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所的赞同。

  “监管机构在这方面对于各家券商都有严格的要求,我们目前也几乎停止向所有非签约客户发送研究报告。”广州证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他们目前已经取消了和所有网站等媒体的合作。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举措的作用不大,因为普通投资者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一些财经网站上下载到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

  这其中的问题在哪儿?其实很简单。因为证券监管部门只能管得住行业内的券商不乱发研究报告,可是没有权限禁止网站转载券商研报。如果让券商自己去对各家转载的网站进行维权,成本又太高。

  “今天我们发一个律师函过去,他们可能停几天,可是过几天就又发出来了,那么多的网站,而我们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就这么几个人,总不能每天都盯着他们吧。”一位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向记者抱怨。

  1月3日,记者在致电迈博汇金的客服人员时了解到,该网站目前确实因为版权问题无法提供中信证券和申银万国两家券商研究报告的免费下载服务,至于该网站是否在此前收到两家券商关于研报版权声明的函件,该客服人员表示不便透露。

  “那么,如果想继续下载上述两家券商的研究报告该怎么办呢?”对此,该客服人员表示,需要升级成为该网站的VIP客户才能继续浏览。

  “他们窃取我们分析师的劳动成果去非法牟利!”对于目前财经类网站免费转载券商研究报告的现状,一位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达着心中的不忿。

  利益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财经类网站为了吸引客户,所提供的券商研究报告下载服务都是免费的。包括规模相对较大的迈博汇金,也在其网站明示:“本站提供的资讯服务均为免费。”

  可是,对于一家商业网站,巨大的运营成本要求其必须拥有必要的获利渠道。那么,这些网站的商业运营模式是什么呢?对此,迈博汇金方面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家券商几乎都否认曾向一些网络媒体公开发布过研究报告。那么,这些券商的研究报告又是如何被搜集整理并发给各大网络媒体的呢?事实上,目前对于券商研究报告的非法转载和提供下载服务,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商业利益链条。

  “这种事情,很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团队去做的。”上述券商研究部负责人认为,此前行业内有猜测,认为这些被流传出去的研究报告是买方机构所为,可实际上据他了解,包括基金经理和买方分析师等一些专业投资人,从事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不大,而更大可能性是一些专业机构在搜集各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并将其作为商品出售给各大网络媒体。

  这些网络媒体几乎以极低的成本购买这些研究报告之后,在其网站上提供免费阅读和下载服务,按照网站通行的商业模式,出售广告位成为这些网站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一些网站是要求阅读网页内容的客户进行个人资料注册的,而这些个人资料同样有可能被转卖成为这些网站的收入来源之一。”上述券商研究部负责人分析认为。

  显然,整个商业利益链条,几乎都是建立在非法获取券商研究报告的基础之上,券商研究部门也自然成为损失最大的一个环节。

  尽管对于当前被侵权的事实心知肚明,可是基于目前国内在版权保护上的不足,多数券商只能选择沉默应对,“我从来没听说过华尔街上的投资者能够免费阅读花旗或美林的研究报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