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善文回应评选排名 含蓄批判研究领域不良风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6日 02:25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东亮

  鉴于投资界极为关注安信证券研究所宏观和策略研究在不同评选活动中获得的排名有较大差异,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微博)昨日通过博客正式做出解释。

  他认为一方面是投票群体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自身的确存在研究能力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去年以来该研究所“犯”下的所谓几大“错误”。

  该博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高善文对行业不良风气的不满与无奈。而不满和无奈的背后,也是高善文表达自己对现时研究生态进行改善的期待以及自己对研究理念的坚持。

  高善文列举了去年以来“犯”下的所谓几大“错误”。例如,去年7月~8月份,安信证券研究所明确提出今年将出现较高的通胀,高点会超过5%,提前3个~4个月预测到数据拐点。对此,高善文“批评”自己前瞻性太强。

  去年11月11日,安信证券研究所发布报告《事情正在起变化》,在市场连续上涨的背景下提醒市场参与者警惕流动性可能正在发生的不利转折以及市场趋势变化的风险,次日股市暴跌超过5%。高善文再次“批评”自己领先市场变化不足一天的时间,缺乏前瞻性。

  在研究周期上,高善文也做了“检讨”。例如,今年1月~2月份,安信证券研究所提出“一元复始”,认为新一轮跨度8年~10年的产能周期正在启动。高善文批评自己,相对于客户对6个~12个月趋势的关注需求,该研究所集中精力讨论未来8年~10年的中期趋势,显得“文不对题”。

  在记者看来,高善文在陈述自身研究存在诸多“错误”的同时,也肯定了自身研究成果经得起市场和经济运行的考验,并对不尽如人意的研究生态进行了描述。更为重要的是,这凸显出安信证券研究所特立独行的研究风格。

  尽管在研究生态上,机构对券商研究所研究成果的要求近乎苛刻,但安信证券推出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一元复始”、“通胀是股市的情敌”等研究成果均旗帜鲜明地给出了观点。由于安信证券研究所一贯坚持观点的原创性,更是将其置于“鹤立鸡群”的孤独境地。同时,该研究所还致力于数年的研究周期,往往与以中短线交易为主的买方机构的投资风格格格不入。实际上,高善文所体现的风格正是目前的研究生态中所缺乏的宝贵品质。

  高善文在列举安信证券研究所两年来所“犯”下的诸多“错误”后,也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学习同业的先进做法,看法的表述要圆滑含糊,不知所云,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打听政策传闻、传播小道消息上多下功夫,提高研究的亲和力;与市场普遍看法保持一致,在拐点右侧、趋势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再提出判断意见,并结合草根证据进行周密和有说服力的论证”。

  在记者看来,上述改进措施,与其说是高善文欲学习的榜样,不如说是其对目前研究领域不良研究风气的批判。

  在目前研究行业中,抄袭门、乌龙门层出不穷,各家机构的研究成果同质化严重,事后诸葛或马后炮日益盛行已成为业界共识,但业界普遍推崇的原创性、独立性,却在众多买方机构重服务轻研究的通行做法下逐渐消失。

  高善文还回应了人才流失对于安信证券研究所研究能力的影响。他说研究所行业部门的人员补充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在册接近80人,较去年底增加15人。其中,许多新补充人员均来自实业。

  记者认为,安信证券这一举动同样彰显了该公司研究所吸引人才的独到之处。与其他研究所热衷高薪挖同行之角不同的是,饱受同行挖角之苦的安信则将引进人才的眼界放宽到了实业。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行业热衷“拿来主义”的今天,高善文有意通过两年以上的时间培养此类实业人才,此做法与业界急功近利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培养实业人才加盟研究领域并非没有代价。高善文指出,由于许多新补充人员来自实业,因此在未来两年之内他们还不具备参加行业评比排名的资格,这会继续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的排名。目前安信证券研究所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了加强日常管理、增强执行力和提供量身培训,以争取尽快满足和适应客户需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