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算错新股中签率 投行部高富帅没法好好过年了

2015年02月12日 16:34  界面  收藏本文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平安证券[微博]投行部在经历了号称史上最严厉惩罚的万福生科案以后,再曝乌龙事件。因公司证券经办人疏忽,导致两家上市公司新股中签率数据有误。

  此前的1月16日,平安证券部分客户曾出现隔夜逆回购的资金未按时到账的情况。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日(2月12日),平安证券再入乌龙局,算错木林森(002745.SZ)和富煌钢构(002743.SZ)两只新股的中签率。这也是新股发行历史上首次公告中签率错误的一起乌龙事件。

  对于此次事件,平安方面已承认:“因为证券经办人疏忽,致使中签率数据有误。”目前,平安证券已经发布了更正公告,其中,富煌钢构更正后的回拨后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7721322086%,木林森更正后的回拨后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1.1370958572%。

  同时,深交所[微博]已经发布相关声明暂停了本将于12日早晨10点开始的上述两只新股的摇号,待重新计算两只中签率后再进行摇号,明日资金可正常解冻。

  此前,算错的富煌钢构和木林森两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中签率被平安证券分别公布为0.3404552769%和0.3548988318%。在同类新股发行网上中签率中属于特别偏低的情况。

  “2011年作为项目牵头人,我曾多次拜访木林森。在做了几版投价报告和路演ppt之后,遭遇同行实名举报,于是发行暂缓。”一位参与木林森IPO的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一路见证了木林森上市之途的坎坷,好不容易等到2012年解决举报问题,又碰到新股停发,随后两年则因为平安证券被监管处罚而不能发行。2015年本该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但如今平安闹出的乌龙事件,令他更加感慨木林森命运多桀。

  除了相关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表示愤慨以外,不少券商业内人士也对平安证券的投行体系和保代资格发出质疑。

  东海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分析平安证券可能是经验不足的新保代人员操作,才出现如此纰漏。自从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受罚之后,平安证券投行部门整体实力下降,人事地震不断,人力资源明显不足。该人士认为,从这次事件来看,平安证券缺乏完善的纠错机制,但这次事件尚未摇号,没有造成大面积投资者损失,预计监管层处罚程度不会太大。

  不过,界面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此次乌龙事件中,上述两家上市公司主要涉及保荐代表4人和相关项目组成员,其中,木林森的保代为李竹青和甘露,富煌钢构的保代为周鹏和李东泽。单从履历来看,四位保代经验都十分丰富,且做过数家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

  一位平安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一直采用的是KPI(关键绩效指标法)考核机制,这种周期性、常态化的考核机制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投行部员工来说有点“水土不服”,“但是,弄错中签率的情况还是史无前例,这无论从专业性还是监管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应该的。”

  投行业务曾是平安证券的强项,平安证券的投行业务在2010年一度在业内称王。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0年平安证券承销业务分别为5.11亿元、8.67亿元和24.06亿元,投行业务占总营业收入90%以上。但后因在保荐企业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中承担相应责任,被证监会[微博]暂停3个月保荐资格,没收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两倍罚款。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犯错的除了平安证券,还有作为中介机构的天健、瑞华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他们此前都声称对这次中签结果进行了“验证”。不少业内人士感叹,中介机构对于新股审核的专业度已经大不如前,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和IPO发行的常态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堪忧。

  此前,平安证券因为涉及炒新资金到账延迟,已经影响到部分用户的资金使用,引发一定的不满。此次平安证券再闹乌龙,客户们是否还有信心继续“死忠”这家依附于强大集团资源的中型券商呢?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平安证券投行部高富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为贵州返乡农民工冲泡面(组图)
  • 体育足总杯-鲁尼破门曼联3-1 下轮战阿森纳
  • 娱乐网曝张柏芝恋富豪 为李小冉殷桃前男友
  • 财经节后房价上涨?一线城市50天卖地693亿
  • 科技电商新年关键词:跨境、农村、移动
  • 博客中国人到底为什么这么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老妈用7岁女儿20万压岁钱红包买金条
  • 余丰慧:滴滴快的经典合并背后藏隐患
  • 凯恩斯:中国此次“牛市”将空前绝后
  • 易宪容:CPI体系对弱势居民相当不利
  • 徐斌:亚洲金融危机今年不会再现
  • 水皮:创业板疯狂是有道理的
  • 邱林:英国出绝招要掏空中国人钱包
  • 余丰慧:治愈中国式通缩不能依靠央行
  • 谢百三: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是玩火
  • 钮文新:货币供应量“疯了”?
  • 金岩石:央行降准是为了“压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