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5月IPO融资额同比降近六成 保代薪酬再遇缩水

  潘圣韬

  今年前5个月,新股首发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下降35%和57%。收入来源的快速萎缩令身处改革前沿的券商投行处境尴尬,给员工降薪也成为了无奈之举。事实上,在业务萎缩及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今年以来保荐代表人的平均薪酬遭遇进一步缩水。

  “新股发行减速的厉害,这对于养了很多保代的公司来说压力很大。”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子公司某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了行业令人担忧的现状。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本月末,今年以来两市IPO数量累计为89单,相比去年的137单大幅减少35.04%;除百隆东方外,今年其余88只IPO合计募集资金625.1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减少了57.3%,降幅接近六成。

  “目前具备承销资质的公司就有五六十家,平均每家公司发两个项目都不到。”这位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国信等排名靠前的公司占了很大部分市场份额,今年以来真正有项目上的公司其实只有十几家,“大部分的公司今年还没开张呢”。

  没有收入就意味着纯粹的支出。对于投行而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的人力成本渐成其不能承受之重。

  东吴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家投行都在尝试着降薪,部分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较之前下降了30%-40%。部分公司迫于成本压力,甚至取消了保荐人的津贴。

  “保荐人津贴动辄8万、10万,而且是月度计算的,这一块常规收入的砍去应该来说对保荐人整体薪酬影响不小。”上述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行业现状。”

  事实上,除了固定薪酬这一块,保荐人另一块主要收入来源——转会费也较之前出现一些变化。“转会费的行情价还保持在100-200万,但是现在投行一般都会要求保代自带项目前来。而且之前转会费都是一笔付清,现在则是跟着项目进度走,分批发。”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不难发现,除了市场因素,供给的增加也是导致保荐人身价下滑的主要原因。据证监会网站资料,截至昨日,注册在案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为2137人,而依照现行新股发行速度,显然不可能匹配如此庞大的保荐人规模。

  “去年保代的利用率就只有40%不到,今年在保代数量上升、保代签字权拓宽、新股数量下降几大因素综合作用下,保代的利用率将更低了。”上海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此表示担忧。

  该投行人士还指出,照此形势发展,未来保代平均收入水平将进一步下降,不过分化也是在所难免,“有项目承揽能力的保荐代表人将继续维持高收入,而仅靠签字费或津贴的那部分人的收入将回归大众水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