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10月逾半数合资券商IPO项目无斩获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邹靓

  今年前10个月,3家新设合资券商相继开业,速度之快叹为观止。但其所带来的热情,却难以抵御逾半数合资券商在IPO、增发等项目上无所斩获的尴尬处境。

  今年以来,华英证券、大摩华鑫、一创摩根等3家合资券商相继开业,使得我国合资券商数据达到13家。从1995年中金公司成立算起,半年之内连开3家合资券商的速度并不多见,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之迅猛令业内感叹。

  然而,获得A股市场牌照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年A股市场200多个IPO项目、募集资金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大背景下,合资券商的表现欠佳。

  根据汤森路透集团提供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包括IPO和增发项目在内,中德证券、瑞银证券分别承销3家,华英证券、瑞信方正、海际大和各承销1家,共计涉及承销金额318.24亿元人民币。若仅以IPO项目论,瑞银证券承销2家,华英证券、海际大和、中德证券各承销1家,共计涉及募资总额132.78亿元。

  此外,高盛高华、财富里昂等其他逾半数的合资券商在IPO和增发项目上无任何斩获。即便考虑到大摩华鑫、一创摩根新开业不及半年的因素,其他逾半数合资券商的表现也难以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A股IPO排名领先的瑞银证券所承销的比亚迪庞大集团,在上市不足6个月时净利润就大幅下滑,也引发市场诸多负面评价。

  而在国内债券市场上,今年以来收获最大的当属中金公司和瑞银证券。汤森路透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金公司共计承销发行17笔不同类型债券,其次为瑞银证券,承销发行12笔不同类型债券。而紧随其后的高盛高华、财富里昂、瑞信方正则寥寥可数,分别为2笔、1笔和1笔。

  事实上,设立合资券商一直被外资投行视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条曲线路径。花旗集团亚太区CEO卓曦文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花旗与东方证券的合资投行,期待能够于今年年底获得证监会批准、且能够于明年开业。如果该合资投行顺利推进,则花旗东方证券有望成为下一家中外合资券商。然而纵观合资券商在A股市场的表现,或许仍有许多路要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