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直投收益盘点:平均回报7.83倍 海通最凶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 05:10  理财周报

  50家具有直投背景的上市公司,有39家由券商“直投+保荐”,占比78%,国信平安最不避嫌

  理财周报记者 谭婷 杨庆婉/文

  34家获准直投资格。30家成立直投子公司。8家修得正果。

  券商直投试点以来,目前共有50家上市与券商直投“有染”,今年有17家。

  相较于二级市场的涨跌,一级市场的投资可算是暴利。这50家公司的总投资成本13.06亿元。根据发行价算,综合考虑分红扩股,计算出50家公司总的潜在收益达99.03亿元,平均投资回报7.83倍。

  8家券商直投将兑现收益。从投资项目数来看,受益于产业基金,海通成最大的赢家,目前其直投的项目达14单,排名第一;中信次之,有12单;国信10单排第三;广发7单排第四;平安6单排第五。此外,华泰、国元和中信建投分别有1单。

  “解禁后一般都会选择一个高点抛售。”从投资收益(按发行算)上看,排前三名的仍然是海通、中信和国信,分别为23.62亿元(中比基金按10%计)、17.51亿元和13.88亿元。

  不得不说的是,50家公司中39家由券商“直投+保荐”,占比78%。“保荐+直投,从运作来看,容易操作,但以后面临的政策性风险大,未来直投利润率面临下降趋势。”

  海通中信落袋为安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经历了四年多的厉兵秣马之后,不少券商的直投项目开始进入收获期。其中海通和中信有部分项目已实现退出,获得真金白银。

  近年来,海通的创新业务发展得有模有样,不仅两融行业领先,直投也发展得如鱼得水。

  如果单看海通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目前仅参股3家上市公司,但投资回报相当丰厚。其分别投资了银江股份东方财富闽发铝业,共投入5500万元,若按发行价计算,海通开元获得20.6亿元的潜在收益,平均投资回报14.72倍。

  按7月12日收盘价算,假设全部持股不动,海通开元赚得20亿元的账面收益。

  然而由于参股中比基金,让海通直投业务更上一层楼。在直投项目数量上,海通借助中比基金摘得行业冠军。

  资料显示,中比基金是国内首只产业基金,由海富产业基金公司管理,海通持有其10%股权。目前中比基金参股11家上市公司,共投入5.17亿元,若按发行价计算,中比基金共获得30.22亿元的潜在收益,平均投资回报8.63倍。

  在中比基金投资的11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限售期已满可实现退出。公开资料显示,中比基金在去年4月23日减持辰州矿业1422万股,按当天交易均价算,其赚得投资收益3.15亿元。

  在今年6月16日、7月13日累计减持长信科技749万股,按照交易均价算,中比基金总共获得投资收益1.15亿元。

  此外,中比基金持有的赣锋锂业等4家公司股份将在今年下半年可实现退出,届时,账面浮盈转化为现实。

  无独有偶,中信证券旗下的绵阳基金也为其直投业务添色不少,但主力还是靠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

  受益于母公司雄厚的净资本,金石投资不仅获得首批试点资格,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券商直投公司。其规模由2007年成立时的8.35亿增至目前50多亿。

  据清科数据统计,金石投资目前共投资30单项目有余。其中上市项目有12单,金石投资占7单、金石投资的控股子公司中信创投占3单、绵阳基金占2单。

  12单上市项目总共投入4.18亿元。若按上市发行价计,中信证券共获得17.5亿元潜在收益,平均投资回报9.05倍。

  其中7单目前处在锁定期内,投资总额2.06亿,按7月12日收盘价算,持仓市值达10.37亿元,账面浮盈8.31亿元。

  另外5单已解禁并部分兑现收益,分别为金石投资参股的机器人昊华能源,中信创投参股的威创股份理工监测和辰州矿业。

  公开资料显示,在机器人解禁后,金石投资立即套现,累计减持209万股,累计抛售市值达7692万元,扣除2560万投资成本,仍赚得5132万元。

  今年4月解禁的昊华能源,金石投资先后三次共计减持1337万股,抛售市值达7.5亿元,扣除1.5亿元的投入成本,仍斩获6亿元的投资收益。

  这意味着即使国信弘盛其他10单项目不赚钱,投资成本也已收回。

  华南四虎:国信广发平安回报不及行业平均,招商缺席

  “华南四虎”中,国信广发平安的直投项目纷纷上市,唯独不见招商直投项目的影子。

  相较于海通和中信,国信的直投业务显得有点“孤身只影”,全靠国信弘盛。

  目前,国信弘盛直投的上市公司有10家,入股时间全部集中在2009年,其中创业板占8家。

  由于国信弘盛是国有法人股,根据相关规定必须将上市公司部分股份转由社保基金持有,这直接减少了其投资收益。据统计,国信弘盛对10家上市项目的投资总额为2.28亿元,按发行价算,获得潜在收益13.88元,平均投资回报6.89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这10单上市项目均处于锁定期,并将集中在2012年解禁。按7月12日收盘价算,其持仓市值达15.53亿元,浮盈13.25亿元,平均投资回报6.35倍。

  在投行市场抢尽风头、与国信实力相当的平安证券,在直投业务却稍显逊色。目前,平安证券直投子公司平安财智投资的上市项目有6单。

  平安财智共投入1.13亿元,按发行价算,共获得潜在收益10.17亿元,平均投资回报6.21倍,不及行业平均。按7月12日收盘价算,账面浮盈8.7亿元,平均投资回报5.88倍。

  而广发证券的广发信德自2008年12月成立以来,目前直投的上市项目有7单其中去年3家,今年4家。

  7家公司共花费广发信德1.14亿元投资成本,按发行价算,广发信德共获得潜在收益4.86亿元,平均投资回报5.66倍,也不及行业平均。

  按7月12日收盘价算,广发信德目前持有7家公司股份的市值合计6.78亿元,账面浮盈5.6亿元,平均投资回报6.36倍。

  不过,要想得到真金白银的收益,广发和平安还需等到明年或后年。

  此外,华泰、国元和中信建投均有1单项目成功上市,分别为通鼎光电顺荣股份香雪制药,投资成本分别为2000万元、2036万元和795万元;按7月12日收盘价算,浮盈分别为6405万元、7824万元和1857万元;投资回报分别为4.2倍、4.8倍和3.3倍。

  “好东西大家都想做。”已经成立直投子公司的其他22家券商,虽然目前还没上市项目,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78%“直投+保荐”,国信平安最不避嫌

  肥水不流外人田。

  “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看得到的利益让其他券商直投介入。”券商“直投+保荐”业务模式一直备受市场质疑,焦点集中在利益输送上。但如此暴利投资,谁都不想舍弃。

  在上述5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39家是券商“直投+保荐”结出的硕果,占比78%。其中国信和平安最不避嫌,它们所直投的上市项目全都由自家投行保荐。

  另外,中信12单10自保。广发7单6自保。国元、华泰和中信建投各自投资的1单上市项目均由自家保荐。由此,券商除了获得投资收益外,还赚取巨额保荐承销费。

  “保荐+直投,从运作来看,容易操作,但未来直投利润率面临下降趋势。”江苏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如今新规明令规定在签订协议或开展实质业务之后,保荐方不得再进行投资,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规的时间点还是存在漏洞,直投+保荐只会变得更隐秘而已,不过券商可能会向PE/VC的投资方向转变。”

  新规还将直投基金和产业基金纳入常规化,意味着券商通过直投基金拥有向社会募资的权利。目前,海通、中信、中金等7家券商设立了产业基金(详见表2)。中金公司还设立了中信佳泰直投基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