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36只创业板118股破发 前三甲均为平安证券保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 05:12  理财周报

  破发前三甲的朗科科技宁波GQY恒信移动全部为平安证券保荐

  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研究员 任家河/文

  创业板开板20月,恰好一半创业板股破发。

  6月30日,收盘复权价对比发行价,在236家创业板股票中,有118家创业板股票破发。

  尤其特殊的是,破发前三甲朗科科技(300042.SZ)、宁波GQY(300076.SZ)、恒信移动(300081.SZ)全部为平安证券保荐。

  朗科营业利润下降险连累平安

  三家公司初上市时何其风光,如今无可奈何股价大跌,却再也无人问津。

  多年前发明闪存技术的朗科科技原以为能够“一招鲜吃遍天”,靠专利授权许可即能解决公司营收增长问题,不料上市第一年朗科科技的净利润就大幅下滑49.06%,营业利润大幅下降59%。

  而在此之前,身兼董事长一职的创始人股东邓国顺已经率先辞职。朗科科技的股价由上市初的一飞冲天高达60.83元转而直线下滑。截至今年6月30日,朗科科技收于22元,复权之后比上市时的39元发行价跌去近一半。

  不过,朗科科技的变脸对平安证券来说有惊无险。由于朗科科技是在上市第二年净利润与营业利润大幅下滑,与监管部门规定的上市当年尚有一墙之隔,否则平安证券保荐代表人丰赋和刘春玲将难辞其咎。

  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或者净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12月内不受理相关保代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代资格。

  到如今,资本市场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位研究员再对朗科科技感兴趣,自去年4月朗科科技股价暴跌以来,再无一份关于它的研究报告。

  宁波GQY被迫撤销股权激励计划

  宁波GQY全名宁波GQY视讯股份公司,曾经一度被视为A股市场上最为“自恋”的上市公司,原因是公司简称中包含了其法人代表郭启寅姓名的首字母在内。而且,郭启寅身兼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

  虽然在细分市场视讯提供商中处于开拓者和领先者地位,但宁波GQY未来的市场空间却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所有看起来巨大的如教育、高铁等市场空间,其仍然没能获得一个有效的市场开拓模式。

  东方证券研究员王天一就曾在考虑宁波GQY可能存在的主营业务依赖单一市场和行业竞争风险的因素之后,将其目标价位从29.2元调低到了19.2元。

  事实上,投资者基于自己的认识,给出了更加市场化的判断。6月30日,宁波GQY复权价收于33.20元,比发行价65元低49%。显然,自恋者并没有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更加窘迫的是,由于宁波GQY股价下跌幅度严重超过预期,6月17日被迫取消了刚刚于今年3月24日发布的股权修订计划。该计划称,宁波GQY拟向92名激励对象授予482万股股权激励计划,约占其总股本的4.54%,行权价格为28.88元。

  不幸的是,股权计划宣布实施时,宁波GQY股价仍在28.61元,而现在的股价已经跌到16.5元,远远低于拟定的行权价格,在可预见的短期时间内,即使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也不会有员工行权。

  无奈之下,宁波GQY主动取消了股权激励计划,并承诺6个月内不会再有股权激励计划。

  恒信移动成不了神州泰岳

  背靠中国移动,在神州泰岳之后又一家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上市。

  虽然恒信移动与神州泰岳都是起家于河北,都是背靠中国移动,但恒信移动的运气却要差上许多。

  上市前的2008年、2009年两年,恒信移动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7%和53%,但在2010年5月份上市之后,恒信移动盈利能力急转直下,最终2010年全年净利润下滑44.49%,距离上文中所说的上市当年净利润下滑50%保荐代表人难辞其咎的问题已然不远。

  而且盈利下滑的局面在2011年第一季度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季报显示恒信移动一季度净利润仅428万元,同比上年减少47%。

  同时,恒信移动的股价也由上市时发行价38.78元下降到6月30日的19.82元,跌幅49%。

  其实,在盈利能力下滑之外,恒信移动的两大风险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首先,对中国移动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其次,业务区域过度集中在河北等地,向外拓展不易。对比之下,神州泰岳的日子则要舒服许多,一是运营移动飞信业务并无地域限制,二是神州泰岳另外两块OSS业务与农信通业务已经有了明显起色。

  平安证券项目难逃其咎

  发行价高低不是保荐人和发行人能左右的,平安证券可以解释为是市场原因。但保荐项目质量好坏,盈利能力能否持续对保荐人来说,却是在其工作范围之列。

  虽然平安证券董事长杨宇翔称新股破发为市场必经阶段,但破发之后的损失却无人承担,只能怪自己买股时看走了眼。新股破发频现,背后肥了上市公司,让券商多赚了保荐与承销费用,却让投资者承担了不明损失。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09年7月1日到2011年7月1日间的两年时间,平安证券主承销合计收入33.56亿元,其中IPO收入33.16亿元,居所有券商之首。在保荐承销朗科科技、宁波GQY、恒信移动中,平安证券分别赚的保荐与承销费用为3369.26万元、6122.49万元和3696.30万元。

  其实,朗科科技的专利问题,早在其上市之前就被投资者广泛关注。一家凭借打官司赚取专利授权费的公司原本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虽然也被平安证券在招股书中予以强调,但上市之后公司创始人辞职、所有项目营收大幅下滑,却是投资者始料不及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