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3日10:26 金陵晚报

  国信证券率先升级合规风控体系

  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券商正在升级风控体系。

  近日,《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以国信证券为代表的一批老牌券商,在不同场合纷纷提出要对风控体系完善升级。

  而正在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似乎也预示着券商的风控模式将面临调整。

  典型:国信双轮驱动

  在刚刚发布完毕的2015年年报中,国信、中信、广发、海通和申万宏源等一众老牌券商纷纷提及要对合规风控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国信证券。

  公开信息显示,国信证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对内控体系做了诸多改革,包括推进组织架构调整、部门职责梳理、协同合作深化等相关工作。今年5月份,其更将当月设为内控专项活动月。公司内部通过自查方式,梳理经营管理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

  此外,公司还推进了合规、风控、稽核“三驾马车”的优化分工和加强协同,实现了“创新发展”与“合规风控”的双轮驱动。

  和国信证券一样,申万宏源在2015年年报中也披露其建立了“全面、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集团化风险管理体系。广发证券则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收益对应的核心管理理念,建立了一套涵盖风险制度、组织、系统、指标、人员和文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升级:涉及三个方面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本轮老牌券商的风控体系升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从风控体系架构来看,目前多数公司仍按照各业务规模计提风险资本准备,并未按照风险类别来计算。而参照国际成熟做法,风险计量从按业务类别向风险类别转变将成为未来趋势。在这方面,国信证券的反应最快,其在2015年对公司部门组织架构做调整时就做了相应安排。包括将业务条线风险管理变为风险类型管理,监察稽核部门新增报告质量审核小组等。

  其次,在业务风险的把控标准上,各家券商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海通证券已为各业务之间建立了有效的信息隔离墙和适当的预防机制,以便处理潜在利益冲突。

  国信证券则提出对缺乏明确监管规则、且经公司自身评估论证仍对其合规性把握不准、风险管控难以实施到位的业务均予暂停或暂缓开展,确保公司各项业务在风险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开展。

  第三,从合规风控文化建设方面来看,各券商也将其作为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了解,国信证券甚至推出了覆盖581个合规要点的《员工合规守则》,要求员工人手一册进行学习。此外,还颁布了《员工执业禁止行为规定》。

  调整:严守监管底线

  国信证券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直言,公司从去年开始就提出“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严守监管底线”,意在构建一个“人人合规、人人风控”的企业氛围,以适应目前瞬息万变的市场。

  综合其他券商的意见,风控上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因为经历了去年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风控决定生死存亡”这一理念,已让所有证券从业者深刻体会。

  事实上,今年以来,“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已成为证券行业新常态。今年4月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广东调研时也表示,证券经营机构要在自身要求上,建立现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防火墙隔离,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以风控能力为拓展业务的边界线,形成符合公司实际、切实可行的、有特色的合规管理体系。

  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正在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也预示着券商的风控模式将面临调整。

  很明显,在这场夯实合规风控防火墙的行动中,谁先行动,谁未来就能应对更多风险。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银行反映不良贷款不能打马虎眼

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银行“收杀自有银行“收杀的苦衷。面对企业诚信的堕落,面对信用环境的恶化,银行“收杀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理直气壮“雨天收杀的理由,不是我们可以不分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抽贷、压贷的遁词。

中国开放型经济仍存坚实基础

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贸易、消费和投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坚实的基矗要看到中国走出去的基储优势和机遇,要心中有数,而不能因经济下行而失去信心。

重出江湖的索罗斯在赌什么?

索罗斯买入黄金和抛售股票,可能只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全球风险降至,请着手应对。至于索罗斯在赌什么,我想,他很难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国家债务和货币市场酝酿出来的波动,才是难以阻止的,索罗斯赌的,可能依然是更多国家的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