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身陷行贿受贿漩涡 潜规则考验司法尺度

2013年10月09日 19:21  和讯网 

  “杨健目前仍然在公司上班,至于涉嫌行贿的事情,我们目前仍在关注和了解,检方可能也需要进一步调查,因此对此事件公司暂不表态。”从9月25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公布全球最大锡业公司董事长雷毅受贿进展到今天(10月9日),国信证券首次通过和讯网正式回应关于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杨健的行贿行为。

  杨健,公开资料显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1996年至2003年任职于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2004年至2006年5月任职于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总裁助理,2006年6月至今任职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其实,除了作为国信证券的高管外,杨健同时还担任A股上市公司金证股份(600446)的独立董事,金证股份投资者关系相关负责人告诉和讯网:“杨健的本届的独立董事任职期限是到今年年底,公司原本还计划下一届继续聘请呢,在此之前,确实没关注到他涉嫌行贿一事。”

  杨健行贿

  或许这个国庆节杨健的心情并不算好。根据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从检察机关了解到的情况,初步查明,2008年至2013年期间,雷毅利用职务便利,支持和帮助北京国教集团董事长李洪涛、深圳国信证券公司投资事业部经理杨健、香港柏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干峰及玉溪今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中云在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业务往来中谋取利益,收受上述人员行贿款物折合人民币1500万余元、港币85万元。

  雷毅在此之前担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他于今年7月5日被云南省纪委调查,而这时他的职位是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正厅级)。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在世界锡行业中排名第一,也因此,雷毅受贿案从被调查到此刻细节线索的公布一直吸引外界关注。

  全球最大锡业集团一把手与四个行贿者的故事就此形成,而在四个行贿者中,无疑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杨健的身份最为敏感。和讯网试图直接联系杨健,但国信证券则表示,目前公司已经统一口径,不方便直接联系他本人。

  在检方没有进一步公布行贿细节之前,很难判定杨健的行贿是属于个人还是与国信证券有关。但根据和讯网公开资料查询,在2006年杨健加入国信证券的同时,国信证券与锡业集团的业务合作也才正式建立。

  加盟国信证券 牵手锡业股份(000960)多年合作?

  2007年5月9日,国信证券初次接受锡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锡业股份的债券发行保荐书。据和讯网查询,该笔债券发行保荐书的项目保荐代表人孙建华、许乃弟、项目主办人曾劲松以及项目人员崔威、程久君都是杨健同事或下属。

  孙建华:当时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部副总经理、注册保荐代表人;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注册会计师资格;1999年开始从事投资银行工作,曾在中信证券(600030)投行总部、大通证券投行总部(任投行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先后任职;参与了浙江阳光、柳州两面针(600249)、兰州海龙科技的发行申报材料制作和发行审核工作;担任浙江京新药业(002020)、广州海鸥卫浴(002084)、浙江中控技术、浙江亚太机电等公司的发行上市辅导小组组长,主持了京新药业IPO、广州海鸥卫浴IPO工作。

  许乃弟:当时担任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部副总经理,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曾担任北京证券投资银行内核小组成员,爱建证券北京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先后负责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组,金德发展、和光商务、天龙集团(300063)并购财务顾问,五洲交通(600368)战略发展顾问,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及辅导,云维股份(600725)配股工作,参与武锅B增发,负责G长力、G沈化、G双环的股权分置改革项目。

  曾劲松:南开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生,1999年底进入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工作,2004年进入华林证券投资银行部担任部门副总经理,2006年进入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工作,现任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部副总经理。具有多年投行从业经历,曾负责及参与了广聚能源(000096)、深高速(600548),华源股份、深方大,万科等项目工作,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实践经验。

  崔威: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2006年进入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曾参与双鷺药业首发、湖南梦洁家纺(002397)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等项目工作。程久君:金融学硕士,2006年进入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现任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部项目经理。曾参与双鷺药业首发、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等项目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信证券与锡业股份首度合作的主要参与者,曾劲松与杨健可谓“关系斐然”,因为在国信之前,曾劲松与杨健在华林证券便早已成熟人。

  07年之后,国信证券与锡业股份的合作可谓“亲密无间”,锡业股份发行的债券,国信证券一般都担任保荐人、联合主承销商、债券受托管理人。和讯网不完全统计,从07年到当前,国信证券给锡业股份出具的保荐报告以及其他各类募集资金的检查意见不低于10份,即便是在今年,两者的合作也仍然积极。

  今年5月15日,锡业股份发布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之上市保荐书;6月26日,锡业股份发布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事项的核查意见;8月28日。锡业股份半年报中披露,为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改善现金流状况,在保证满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公司拟使用3.9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国信证券认为,公司拟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保证将仅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业务,不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不进行证券投资,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且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符合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相关规定。基于此,保荐人对锡业股份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无异议。

  但实际上,锡业股份上半年的业绩可谓“惨淡之极”: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7亿元,同比增长86.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352.04%。

  券商公关潜规则:公私交叉心照不宣

  拔出萝卜带出泥,由锡业股份到国信证券,从上市公司到中介机构,一个受贿案背后往往能引发多重利益群体。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向和讯网表示,根据目前媒体披露信息分析,杨健个人涉嫌行贿罪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券商“公关”上市公司高管是行业潜规则之一,但是,绝大多数券商都会事先设置“防火墙”制度,规避此类法律风险。”厉健认为。

  不过,也有不愿具名游走于投行业务与上市公司间的知情人向和讯网表示,很难判定杨健的行贿与国信证券无关。据该知情人介绍,“简单来说,公对公,私对私,券商与高管彼此心照不宣”,券商公司制度明令禁止行贿、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行贿从头至尾由券商高管个人决策、筹资、交付(受贿者也更乐于接受个人行贿),事成之后券商可以通过向高管支付高额薪酬(暗含行贿费用)方式兑现,事未成则券商也可以通过发放年终奖、项目补贴等合法方式弥补高管支出的费用。万一事发,券商声称对此毫不知情,这是高管个人犯罪行为,与公司无涉。涉案高管也往往自己把事情扛下了,单位自然不会亏待他的家人。”

  国信证券并没有向和讯网透露是否也将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仅强调公司将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

  事实上,杨健并不是国信证券的个例,仅仅在1个月之前,据证券时报消息,宏信证券总裁段文清受贿案与多年前在国信证券北京呼家楼证券营业部任总经理涉嫌受贿有关,与后续任职的公司倒并无关系。

  证券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段文清被捕,与其在国信证券北京营业部任职有关。段文清上世纪90年代曾出任国信证券北京呼家楼北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彼时国信证券在北京仅有这一家营业部。

  和讯网就这两件事共同询问国信证券在内控文化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国信证券也未就此做出任何说明。

  实际上,无论是杨健行贿或是段文清受贿,都直接说明国信证券在内控上存在缺陷,而国信证券今年以来在这方面的教训可谓“层出不穷”。今年4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经广东证监局核查,勤上光电(002638)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与勤上集团资金往来关联交易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对其是否涉嫌虚增收入、造假上市,证监会将继续核查,对其保荐机构国信证券未勤勉尽责的问题将进一步处理。

  6月21日,证监会公布,国信证券因在隆基股份(601012)涉嫌虚假陈述案件中,涉嫌未能勤勉尽责,出具了误导性陈述,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与此同时,据媒体披露,国信证券今年IPO撤单企业数量也位居券商榜首,但同时国信证券目前申请保荐的IPO数量依然并不算小。

  国信证券一系列事件,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并不偶然。如何在遵纪守法中基业长青,这对于国信证券或许是个考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高院:薄熙来上诉获受理
  • 体育傅博表态必双杀印尼 邀里皮为国足支招
  • 娱乐李案主辩律师请辞上诉:履约四月心里痛
  • 财经落马贪官“房”事:高官买房压力也较大
  • 科技苹果公司或10月22日发新款iPad:似mini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慈禧死后传奇:三次入殓遗体仍完整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
  • 金岩石:伪大师与商道复兴
  • 赵伟:中国中小企业的两个关键词
  • 叶檀:大收权下的大改革
  • 陈虎:银行停房贷透出的巨大信号
  • 花木兰:以房养老是个重大忽悠
  • 王东京:警惕地方债闯祸
  • 谢作诗: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