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地券商创新求突破 郭树清警示勿蹈华尔街覆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8日 19:40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周锐)虽然期盼中国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但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亦担心内地券商在以创新求突破的过程中会走偏方向。

  “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7日、8日两天在京召开。郭树清在此间向全国各券商强调: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决不能让华尔街式的少数金融机构与社会大众分裂的局面在内地出现。

  近年来,在官方的综合治理下,内地券商财务状况改善明显,全行业连续6年保持盈利。但相比于快速做大的GDP蛋糕和金融总资产,内地券商“靠天吃饭”的运营模式,更像是在“大市场做小生意”。其规模即使与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国际投行相比,也依然有很大差距。

  截止2011年11月底,中国证券全行业总资产不到高盛公司的三分之一,净利润与摩根士丹利一家公司相当。

  总体规模偏小的背后是内地券商对金融体系影响力的不足和话语权的缺失。监管方对此尤为关注,郭树清在履新中证监伊始的一次演讲中,就曾出人意料没有提及股市,反而大谈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本次会议上,郭树清再度强调了证券公司以创新求突破的重要性。他表示,产业结构调整的日益深化、财富管理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等情形,给券商创新提供了条件。

  而中国要破解“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这一“两多两难”困境,亦需要证券公司加快产品、业务、机制创新,促进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为不同企业提供有效的差异化服务。

  不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行盲目追求高杠杆、高收益的做法已广受质疑和非难,这让市场对券商创新多持谨慎态度。

  以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为例。虽然经过4年的发展后,该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亦有质疑声说,“直投+保荐”这一新模式的本质是利益输送。

  这一局面凸显出各方对于券商创新的要求:须有所为,亦须有所不为。至于二者之间的界限该如何划分,郭树清在本次研讨会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郭树清强调,证券行业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要,“离开了实体经济,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此基础上,郭树清呼吁各方包容券商在创新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但他同时划出了五条不容突破的底线:一是严格区分公募和私募;二是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产品;三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蒙蔽、欺骗客户;四是要将风险敞口始终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五是时刻做好经营状况向最坏方向发展的准备。(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