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IPO冲关前夕 国泰君安曝净利连续两年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3日 01:5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子建

  还未上市,业绩已然变脸,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降幅分别高达35.55%和30.41%,累计下滑55.2%,这样的公司,IPO能顺利过会吗?

  在完成了“一参一控”的整改工作之后,国泰君安(微博)IPO一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消息称,该公司力争在2012年内完成上市。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泰君安只实现净利润28.32亿元(未经审计),这也是其自2009年以来连续两年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尽管达到了连续盈利的标准,但业绩下滑会不会对其上市带来不利影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代表人表示,“虽然公司达到了连续3年保持盈利的上市条件,但这种情况还是会对上市申请产生不利的影响。净利润持续下滑说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问题。如果现在向发审委交出这样的报表,结果会怎样还很难说。从历史上看,净利润连续下滑的公司能顺利过会的比较少。”

  *ST福日曝光国泰君安业绩

  国泰君安去年的详细业绩情况,实际上是由*ST福日(600203,收盘价5.41元)在昨日的董事会公告中披露的。公告显示,*ST福日拟以不低于9.4元/股的价格转让1000万股国泰君安股份。其在公告中详细披露了国泰君安2008年至2011年的财务状况 (其中2011年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公告显示,2011年,国泰君安营业收入76.36亿元,较2010年的87.55亿元下滑了12.78%,而200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23.49亿元。而从利润指标来看,国泰君安2009年~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3.12亿元、40.68亿元和28.31亿元,也就是说最近两年,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为35.55%和30.41%。

  对于连续两年业绩大幅下滑,昨日国泰君安有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证券市场的因素,去年整个券商行业利润都出现下滑,因此这是正常的。不过,记者却注意到,2009年国泰君安净利润63.12亿元,仅比2008年62亿元的净利润增长了不到2%,这一现象似乎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出入。

  众所周知,经过2008年的股灾之后,2009年A股市场出现过一波指数翻番的大行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大部分券商业绩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比如中信证券(600030,收盘价11.74元)业绩增长为22.98%,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9.12元)业绩增长为37.76%;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12.45元)业绩增长为106.7%;长江证券(000783,收盘价9.12元)业绩增长为95.55%;宏源证券(000562,收盘价13.75元)业绩增长为113%。

  保荐代表人:上市影响难料

  如今,国泰君安的IPO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有消息称,在去年底扫清“一参一控”政策障碍后,该公司很有可能在今年完成A股上市。然而,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业绩大幅下滑,是否会对其上市产生不利影响?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某券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代表人。

  “如果是上中小板或创业板的公司,这样的财务状况存在隐忧。”上述保荐代表人告诉记者,“上市前业绩连年下滑,如何让发审委委员判断这家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这是判断一家公司质地的一个很重要标准。此前不少公司被否,就是因为发审委对其持续盈利能力持怀疑态度。”

  不过,国泰君安的财务指标已经符合主板上市公司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

  该人士指出,“国泰君安应该是上主板,财务指标也已经达到了保持连续盈利3年的硬指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上市申请就一帆风顺。”据该保荐代表人介绍,对于拟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走势,如果持续上升显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业绩是“NIKE”形态的走势(第一年高,第二年低,第三年更高),发审委也能够接受。但如果是“LINING”形态的走势(业绩不断走低),那么能否顺利过会,就很难说了。“就算是主板公司,发审委可能也不愿意看到新股上市第一年便出现亏损。”

  该人士还指出,从去年下半年上市的两家券商东吴证券(601555,收盘价8.07元)和方正证券(微博)(601901,收盘价4.68元)来看,均没有出现上市前两个会计年度业绩连续大幅下滑的情况。比如,方正证券2011年7月招股,该公司2010年净利润12.48亿元,较2009年的13.85亿元下降约10%;但其2009年业绩却比2008年的8.59亿元增长了61.2%。此外,东吴证券去年11月招股,该公司2010年净利润5.76亿元,较2009年的7.35亿元下滑了21.6%;不过,其2009年业绩比2008年的2.27亿元猛增长了224.38%。

  “所以,虽然从国泰君安业绩走势来看,与其他券商差不多,符合行业特征,但从申请上市的时机来看,今年申请的话,连续两年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对其上市的影响确实很难预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