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泰君安东方证券IPO冲刺 提交上市申请拼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 03:19  证券日报

  东方证券最快下月上报上市材料;国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财务并表工作也在积极跟进

  ■ 本报记者 吴婷婷

  一位接近东方证券的人士近日对《证券日报(微博)》记者表示,东方证券正在准备相关材料和数据,近期将上报上市材料。

  “预计最快一季度将备齐材料开始冲刺IPO。”他表示。

  另一方面,沪上另一家大型券商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上市,据悉,国泰君安与申银万国(微博)股权变更的相关文件已完成准备工作,上报证券监管部门审批。与此同时,国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财务并表工作也在积极跟进。

  两家资质优良,上市之路颇为坎坷的沪上券商,现在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终谁将率先撞线,在今年梦圆A股市场,只能拭目以待。

  国泰君安清除上市障碍

  去年2月,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公开表示,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在完成“一参一控”整改工作后,要积极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力争2012年实现上市。这一表态重燃市场对两家券商启动IPO的预期。随着2011年业绩出炉以及国泰君安与申万换股完成,基本扫清了两家券商的上市障碍。

  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泰君安就曾提出公开上市计划,并于2008年2月进入上市辅导期。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提出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要求的证券公司不得上市。国泰君安的上市进程被迫止步。

  在随后的近4年时间中,被“一参一控”政策阻拦在A股门外的国泰君安只能看着其它数家券商通过IPO或借壳上市,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扩张业务。直至2010年年底,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股份置换和转让备忘录》后,国泰君安的上市之路才再现曙光。

  换股之前,国泰君安的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际集团全资控股的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持股份额23.81%,第二大股东则是汇金。由于汇金系和上海国际集团均控股、参股多家券商,所以面临的股权处理问题都异常复杂艰巨,这也是国泰君安上市的最大拦路虎。

  根据汇金与上海国际的备忘录,通过与汇金换股,上海国际集团将控股国泰君安,退出申银万国。与汇金达成股份置换之后,上海国际集团达标“一参一控”最大障碍将被清除。换股交易完成后,上海国际集团将获得国泰君安45.09%的股份,成为国泰君安最大股东。根据双方约定的1:2.33的换股比例,即1股国泰君安股份换2.33股申银万国股份,汇金公司将以其名下的5.22亿股国泰君安股份置换国际集团及旗下公司名下的共12.19亿股申银万国股权。

  业内普遍认为,换股完成后国泰君安将成为上海国际集团的核心资产,其将尽快推动国泰君安A股上市,上市前景已经明朗。近日据媒体报道,上海国际集团与中投、汇金公司已就国泰君安与申银万国“股权互换+期权回兑”达成框架协议,目前国泰君安与申银万国股权变更的相关文件已完成准备工作,上报证券监管部门审批。与此同时,国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财务并表工作也在积极跟进。

  三年盈利东方证券达标

  与国泰君安相比,另一家上海券商东方证券的上市之路则更为崎岖。早在2001年,东方证券便已提出上市计划,并于2003年完成了首次增资扩股,却最终由于2005年业绩亏损功亏一篑。2006年,东方证券重启上市计划,两年后,相同的剧情却再度上演。就在东方证券欲圆上市梦想时,突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公司自营业务损失惨重。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尽管2008年东方证券投资净收益为9.96亿元,但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并后,其自营业务仍亏损21.21亿元,最终致使公司全年业绩净亏逾8.8亿元,东方证券冲刺IPO再度折戟。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东方证券去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25.72亿元和9.55亿元,财务指标已符合连续3年盈利的上市“硬杠杠”。 一位接近东方证券的人士近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东方证券正在准备相关材料和数据,近期将上报上市材料。

  “预计最快一季度将备齐材料开始冲刺IPO。”他表示。

  另外,国泰君安2011年则实现营业收入76.36亿元,实现净利润28.32亿元,两项指标均列已公布业绩的61家非上市券商之首,亦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上市要求。两家资质优良,上市之路颇为坎坷的沪上券商,现在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终谁将先行撞线,在今年梦圆A股市场,让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