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集合理财政策或松绑 无法摆脱靠天吃饭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3日 07:2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无法摆脱靠天吃饭模式 投资策略日趋谨慎

  本报记者 宋璇 发自上海 《 国际金融报 》

  ● 截至2月22日,处于存续期中的269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有5只产品的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

  ● 截至2月22日,261只产品中回报率超过5%的有19只,回报率为负的产品数量则仅有38只

  ●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可能再度接受监管部门的审议

  在去年多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之后,券商资产管理的投资策略日趋谨慎。2月22日,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累计涨幅分别为10.79%、14.67%。同期,扣除今年成立的产品,处于存续期的261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仅有1家的回报率为两位数。不过,也仅有不到两成的产品回报率为负。

  正收益占比较大

  近年来,券商资管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与银行、基金、信托业的管理规模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在业绩上可以说小有成效。统计显示,目前,中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超过7万亿元、信托产品4.8万亿元、保险产品超3万亿元、公募基金2.1万亿元,但券商资管规模却不到2000亿元。从业绩表现看,今年以来,261只产品中回报率超过5%的有19只,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信证券3号、中银中国红1号和兴业证券(微博)玉麒麟2号,回报率均超过8%。而回报率为负的产品数量则仅有38只,占比不到15%。从产品类型来看,限定型可以说是大获全胜。45只限定型产品中仅有方正金泉友1号和平安证券(微博)债券宝等2只回报率告负。招商海外宝回报率在限定型产品中排名第一,达到6.64%;排名次之的长江超越理财可转债和安信理财1号的回报率则分别为2.12%和2.02%。

  老牌券商“掉链子”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原本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处于行列前端的券商,今年以来,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出现下滑。数据显示,在38只回报率为负的公司中,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旗下12只产品豁然在列。其中,东方红先锋3号和东方红先锋5号今年来总回报率为-3.9%和-3.89%。

  目前,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共有18只产品处于存续期中,这意味着,该公司旗下有超过六成的产品回报率为负。此外,18只产品,只有5只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其中,东方红先锋4号至7号,以及东方红6号的总回报率亏损幅度超过19%。

  事实上,最近三个月,部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亏损数量较多,除了东方证券之外,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海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旗下集合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均为负值。最近三个月回报率的排行榜中,处于末五位的产品,有4只属于东北证券。

  清盘线或提升

  近日,坊间盛传,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可能再度接受监管部门的审议。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增加了“突破投资比例双十限制”,“允许发行杠杆性、结构化产品”,“降低单只产品清盘线”等诸多内容。倘若新办法实施,无疑会加快券商开拓资管业务发展的步伐。

  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16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其中,7只产品因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而被迫清盘。而截至2月2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处于存续期中的269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有5只产品的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分别是国泰君安君享套利三号、国元黄山3号、国泰君安君享精品、平安证券中小盘和平安证券稳健增值一期。此外,净值处于1.1亿元以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还有18只。

  杭州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券商都在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但目前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仍然无法摆脱“靠天吃饭”模式。因此,希望监管层尽快出台资管业务新办法,加快创新步伐,摆脱券商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不过,有投资者表示,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让人看不到券商理财产品的优势,只有业绩出类拔萃才能摆脱发展瓶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