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券商:投行红火 自营亏损经纪业务惨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7:39  《理财周刊》

  又是一年熊市,又到年关,又闻券商裁员声起。这几乎是券商在每一轮熊市中的宿命,但这一次,股民要说的却是:自作自受,券商请别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文/本刊记者 郭娴洁

  当前保荐人等投行人士竭泽而渔的做法是肥了自己,坏了市场,也拖累了券商。

  自营:亏损面超八成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在2011年跌得没有尽头的行情中,作为理财专家的券商也未能幸免。统计数据显示,正在运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66只,仅有45只处在盈利状态,亏损面超过了8成。限定型产品的盈利明显胜出非限定型产品。其中,限定型产品共有41只,有14只盈利,亏损面为65.9%。国泰君安的君享稳健以收益率5.89%位居首位,排第二位至第五位的依次为中国红货币宝4.22%、君得利2号4.06%、君得利1号4.05%、招商证券(微博)的现金牛3.82%。亏损10%以上的有4款产品,华泰证券的优债精选和紫金1号分别亏13.46%、13.23%;中投汇盈债券优选亏11.67%;国都1号安心受益亏10.83%。此外,黄山1号、中信聚宝盆(A)稳健收益、华安理财1号的亏损均超过9%。

  而在非限定型理财产品中,225只产品仅有28只实现盈利,87.6%的产品陷入亏损。国泰君安系列表现独树一帜,盈利前10名中占据了6席,而在前6名中则占据5席,可谓出尽风头。其中,君享量化2011年以收益率3.54%居冠军,招商智远稳健4号以3.1%居亚军,君享套利1号、君享套利3号 、君享套利6号、君享套利5号分别以2.8%、2.5%、2.4%、2.2%排第三、四、五、六名,君享套利2号则以1.9%排第8名。

  6家券商的7只产品亏损超过30%以上。中信证券3号以亏35.29%垫底,华泰证券的紫金3号、造福桑梓以亏34.06%、33.96%排倒数第二、三位。东兴金牛1号亏33.62%、黄山2号亏31.15%、东北证券融通一期亏30.44%、东风5号亏30.11%。亏损幅度在20%~30%的产品有57只,占比25.3%;亏损幅度在10%~20%的产品有82只,占比36.4%。

  经纪:同比减17.2%

  作为券商三大业务的另一支柱的经纪业务,却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亏损也在所难免。

  业内戏称证券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券商的业绩也是看着市场的“脸色”,这一点在券商佣金收入方面得到最直接的表现。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20日,近一年A股成交量3.3万亿股,成交额41万亿元;B股成交量203亿股,成交额771亿元;基金成交额1916.8亿元。若按照股票、基金交易均收取0.1%佣金计算,2011年以来券商共揽入佣金828.3亿元,其中,前11个月券商共揽入佣金799.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66.3亿元减少17.2%。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1年3月份成交额最高,达到63072.2亿元;其次是4月份,成交额为45734亿元;7月份成交额也突破了40000亿元。从目前来看,2011年10月份两市股票成交额最低,仅为20602亿元,但10月仅有16个交易日,如此看来,除了10月份,在前11个月中9月份的成交额在2011年前11个月中垫底,为22232.7亿元,9月份市场成交量低迷也是券商第三季度业绩整体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2011年12月12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仅为693.7亿元,成为自2009年以来成交量最为低迷的一天。看来券商营业部的亏损也在所难免了。

  2011年,股市再次遭遇“滑铁卢”,股指除了跌,还是跌,偶尔的涨只是来“跑龙套”的。A股疲软导致成交量不断萎缩,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下滑。与同样行情低迷的2008年相比,2011年的状况更糟,2008年只是交易量萎缩,佣金还维持比较高的水平,券商的盈利状况不至于很差。但随着近年来券商竞争愈演愈烈,佣金率一降再降,而这时却偏偏遇上了熊市,交易量和佣金率双双下滑,对券商来说亏损更严重。

  不过,也有个别券商突出重围。据广发证券(微博)统计,2011年第三季度,中信证券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5.6%,已经超过了华泰证券当季5.46%的水平,排在行业第一的位置。广发证券认为,中信证券市占率在佣金战的背景下依旧能够获得提升,很大程度取决于主动的佣金调整策略。据2011年三季报,目前中信佣金率为0.07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体现了以价换量,巩固经纪业务市场地位的竞争策略。

  投行救得了自营吗

  当自营和经纪终日愁眉苦脸之时,投行却乐翻了天。2011年,券商来自IPO的保荐、承销收入再一次创下新的历史纪录。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2月20日,近一年共计有56家券商分得了IPO承销的大“蛋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IPO公司数量从2010年同期的332家下降至2011年的272家的同时,相关主承销商的保荐、承销费用却是不降反涨,合计已高达254.33亿元,创下IPO重启以来的新高。而2010年同期,57家主承销商所获得的保荐、承销收入则为160.66亿元。换句话说,2011年以来,在IPO承销数量同比减少18.07%的情况下,券商保荐、承销收入同比却大幅飙升58.30%。

  这个数字的提高蕴含了两层意思:第一,2011年新股发行募集资金多,也就是说“三高”可能更凶;第二,券商提高承销费率。事实上,从IPO承销费率来看,近几年以来,券商投行的综合费率提升较为明显,如2007年综合费率约为1.5%,而2011年的综合费率已大幅上升至近3%,提高了近一倍。而一些项目,如八菱科技IPO甚至超过了10%。

  投行的大赚特赚,不仅使保荐人成为中国薪水最高的金领,也使投行人士地位陡升。据有关媒体日前称,中信证券上海自营部门将全部砍掉,而北京自营部门也可能会裁员6~7成,并将由投行部以及研究部门接手重建。

  看到这,记者有些疑惑,中信证券之所以如此激进裁员或与2011年自营部门巨额亏损(前三季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68亿元)有关,这可以理解。但投行人士真的就是神通广大的神仙下凡,能救得了自营?答案也许是否定的,投行人士之所以能在2011年赚钱,是因为其命好,投身在投行,而不是自营。非但如此,投行人士还是市场下跌的帮凶,是券商自营亏损的推动力之一。

  自从中小板、创业板开设以来,本是为支持一些有潜质的中小企业,谁知却演变为某些人造富的工具。尤其是创业板公司上市后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上市前标榜“高成长”的企业,实际发展速度不仅低于预期,更有企业亏损连连,让投资者叫苦不迭。如海普瑞绿大地康芝药业朗科科技当升科技新宁物流恒信移动迪威视讯国联水产荃银高科安居宝……这些公司上市不久就变脸,作为保荐人的投行人士难辞其咎。

  股市跌跌不休,二级市场总市值缩水超过4万亿元;IPO高速进行,不顾死活仍“三高”发行,以及上市后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这是市场疲弱的内在本质原因。保荐人等投行人士如果能真正负起责,去芜存菁,帮助一些真正优质的企业上市,而不是纯粹从经济利益出发,协助造假上市,那么即便管理层高速发股,市场还是能接受的。

  因此,当前保荐人等投行人士竭泽而渔的做法是肥了自己,坏了市场,也拖累了券商,从根本上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