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资产证券化打开券商创新空间

2014年10月08日 01:20  证券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李 文

  9月26日,证监会[微博]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同时发布配套的信息披露指引和尽职调查指引。资产证券化再起航成为近期业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券商研报热议的话题。

  长江证券近日针对此话题发布研报,认为新管理办法的核心是事后备案和负面清单。将开展主体范围由证券公司扩展至基金子公司,并统一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SPV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事后备案和负面清单是新办法的最大看点,极大提升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交易效率,有望实现快速放量,而负面清单则将基础资产扩大至“法不禁止则可为”的范围。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出台信息披露指引和尽职调查指引两个配套文件。

  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别和规模有多大空间?一方面借鉴已发行项目的资产类别,判断初期阶段基础资产范围,另一方面参照美国资产证券化规模,测算其长远影响。目前证监会会管的仍在存续期资产证券化项目余额269亿元,其中基础资产多为BOT项目收益权、融资租赁受益权、不动产财产权如租金和公用事业收费权。从长远看,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空间巨大。美国是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也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2013年末资产证券化总额达到9.99万亿美元,其中8.7万亿美元是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即房屋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而1.3万亿美元为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ABS)。以此测算,国内一般资产证券化(不含信贷资产和房屋抵押贷款)规模长期有望达到4.5万亿元左右,对券商营收贡献接近30%。

  资产证券化是国内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打开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空间的重要创新。新管理办法的最大看点在于专项计划的事后备案制和基础资产的负面清单管理,一方面将使资产证券化发行效率提升,产品规模快速扩大,有望成为又一快速放量的新业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监管思路的彻底转型,意味着2014年底前将有更多创新业务细则出台,落实证监会15条创新意见,在券商基本面表现良好的基础上,带来新一轮政策创新效应,提升行业成长性和估值水平。因此,我们看好今年底和明年初,证券业全面制度创新带来的独立行情。

  除了长江证券之外,东方证券也针对该话题发布研报,研报从基金公司子公司角度展开讨论。研报称,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主体范围由证券公司扩展至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基金公司子公司凭借着丰富的投向、灵活的机制,规模已经超过两万亿。此次发行主体拓展后,一是增加市场参与者、有助于市场扩容;二是进一步放宽基金公司子公司的业务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资产证券化之外,近日关于沪港通、统一账户平台等话题的研报数不胜数,多家券商都认为目前证券行业发展进入创新改革的密集期,并且坚定看好证券行业发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证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朝韩巡逻艇在西部交界海域互相炮击
  • 体育六连冠!体操世锦赛男团逆转胜日本0.1分
  • 娱乐绿灯侠当爹 《绯闻女孩》S女王晒孕肚
  • 财经发改委系落马官员已有19人 价格司最密集
  • 科技男子交定金拿不到iPhone 状告移动公司
  • 博客马未都:闲话记忆中的信天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上大学10天退学 骗家里1万元后失联
  • 叶檀:互联网泡沫是不坏的泡沫
  • 思朴:少见的卖房买股机会
  • 蔡阳:未来十年是房地产黄金十年
  • 天天说钱:一线城市房价准备耍流氓
  • 杨红旭:年底前房价或不会全国性反弹
  • 蔡定创:揭开阿里秘密 国人都将惊呆
  • 李大霄:节后A股步入牛市中的强震荡
  • 易宪容:新住房信贷政策或回光返照
  • 马光远:见死不救是约束地方债好办法
  • 天天说钱:中国城市“抢钱能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