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券商 > 聚焦2011年上市公司三季报 > 正文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戴维斯
“今年的市场太差了,我们年底的奖金肯定要缩水大半。”不少券商从业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如此诉苦。
他们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
从9月份开始,券商净利润开始大面积亏损,当月17家上市券商中有9家亏损。前三个季度,上市券商的净利润无一增长,平均跌幅高达42%,且有一家亏损——东北证券亏损0.18亿元。
净利润缩水四成
券商“靠天吃饭”的属性一直未有明显改观。今年以来,股指不断挑战市场底线,市场上重要的参与者券商也是受伤不已。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了上市券商的三季报,前三季度,17家上市券商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降42%。
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一半的有东北证券、国海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山西证券以及西南证券6家券商。他们的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63亿元、2.14亿元、3.3亿元、1.23亿元、2.02亿元。
国海证券、方正证券为今年上市的券商,其股价在三季度曾一度逆市而动,成为引领券商股上涨的龙头,但他们的业绩却很难看。令人捉摸不透的是,三季度,大批基金买入这两家券商,成为其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
自营成最大拖累
券商业绩下滑如此快速,意味着某些业务出现了问题。
从季报来看,经纪业务方面,由于A股日均交易量下降,佣金收入都出现了缩水。17家券商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收入下滑的幅度大致都在10%~20%左右,差别不是很大。
承销业务方面,新股发行没有中断,上市券商的前三季度承销收入为65.04亿元。其中,有9家券商同比增长,光大证券承销收入增幅高达1274%。
于是,拖累最大的业务指向自营。
上市券商第三季度自营全军覆没,无一家取得正收益,合计亏损35亿元。
中信证券以亏损7亿元居首,其自营规模在三季度上市券商中也是最大的;华泰证券亏损4.7亿元排名第二;西南证券亏损4.2亿元排名第三。
自营收益情况相对较好的是太平洋证券、山西证券、国金证券,亏损额都在1600万元以下。这三家券商的自营规模都相对较小。
不过,好在上半年,部分券商的自营部门积累了大量利润,抵消了三季度亏损的冲击。如果统计前三个季度的数据,就只有国元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国海证券、西南证券、山西证券以及华泰证券等9家券商自营发生了亏损。华泰证券亏损额最大,为3.63亿元,西南证券次之,有3.47亿元的亏损。
西南证券证券事务代表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大势不好,没有办法,相信随着市场的反弹,公司业绩会有比较好的改观。
东北单季亏1亿
在17家券商净利润的比拼中,东北证券败下阵来,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的上市券商,为-0.18亿元;其利润下滑幅度也是最大的,达105.47%。
进入2011年,东北证券的经营业绩表现不佳。上半年,净利润就同比下滑超过两成,到了第三季度,继续下滑落入亏损境地,亏损额度为1.07亿元。
其三大主营业务收入都出现下降,尤其是自营业务,第三季度亏损了1.4亿元,成为净利润亏损的主因。
东北证券投资风格向来激进。三季度,东北证券逆市加仓,没有想到的是,被套在了半山腰。季报显示,6月份,其自营规模为10.17亿元,10月末,增长至11.23亿元。重仓的前十大证券品种,仅有一只是基金,其余全是股票。
投行在第三季度继续空转,没有承接一单IPO,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半年。今年以来,公司的投行业务跌入谷底,要不是有其他业务进项,投行有可能是颗粒无收。前三季度,东北证券的承销收入仅有2430万元,为上市券商中最低。
东北证券的配股融资一拖再拖,从2008年提出150亿元非公开增发到缩减至40亿元配股,今年6月,已到期的配股议案又再延期一年。除了市场大环境不佳外,自身的经营实力或许也是股东们未能认可的一个原因。
东北证券的各项业务能否走出泥潭?《投资者报》记者试图联系东北证券,但公司总部一直没有人接电话,就连投资者咨询电话,也无人接听。
融资融券成突破口
创新业务正成为券商转型的突破口。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仅有0.03%的海通证券,就是靠新业务才扭转乾坤。
季报显示,海通证券在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上虽也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其资产管理和融资融券业务却为其扳回了这一局,收入分别为7.15亿元和15.3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7.2%和60.7%。
目前17家上市券商中,有11家券商获得了融资融券业务的资格。前三季度,海通证券以15.3亿元的融资融券收入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分别以10.6亿元、9.3亿元的收入位列第二、三名。
10月28日,证监会又正式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融资融券实行一年多以来,由于融资资金与融券品种都有限制,券商难以做大作强。转融通的正式实施,意味着证券行业将出现一个新的赢利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