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市下调佣金 券商亏损更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1日 03:00  新京报微博

  麻辣烫以花椒、辣椒等做调料,味道既麻且辣。2011年熊市环境下,券商艰难生存,遭遇更多的是麻和辣的考验。

  如果说2010年是券商行业不景气的一年的话,那么刚过去的2011年则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经纪业务同比减少38%

  券商的业绩是需要看市场的“脸色”,这一点在券商佣金收入方面体现得最为直接。

  据国泰君安报告显示,2011年度股基交易42.55万亿元,同比减少23%;日均交易额1744亿元,同比减少24%。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交易活跃度大幅降低,四季度交易低迷,日均交易额同比下滑62%。考虑券商佣金率20%的降幅,2011年经纪业务同比减少约38%,拖累行业业绩约20%。

  与同样行情低迷的2008年相比,2011年的状况更糟,此前国内券商佣金基本都维持比较高的水平,券商的盈利状况不至于很差,但进入2011年,券商之间为争夺更多客户大打价格战,市场竞争激烈几近白热化,以至于部分地方证券行业协会都要出台特别政策规范券商佣金标准。

  国泰君安证券(微博)行业分析师梁静分析认为,A股疲软导致成交量不断萎缩,是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券商竞争愈演愈烈,佣金率一降再降,这时却偏偏遇上了熊市,交易量和佣金率双双下滑,对券商来说亏损更严重。

  集合理财产品效果不佳

  券商这几年大力发行集合理财产品,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在去年大盘疲弱背景下,即使是追求绝对收益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根据恒生聚源的数据,在265只非货币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只有40只取得正收益,其余84.53%的产品陷入亏损,其中超过三分之二跑输大盘。若剔除运行时间不足半年的产品,只有13只产品能在2011年取得正收益。

  回顾2011年6月至9月这段时间,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黄文卿深有感触,当时受21.5%历史最高位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金融市场中的资金已经到了“紧缺性临界点”。

  “那段时间,不少债基经理手里的债券套牢,不但产品规模在缩减,债券价格也在下跌,产品收益率也在下降。”黄文卿表示。

  除此之外,2011年已有部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了清盘。而经历了四季度暴跌后,目前仍有不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挣扎在1亿元红线边缘。

  ■ 我的2011

  失望的2011有成有败

  闫鸣,广发证券(微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1997年入职广发证券,历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发增强型基金优选4号投资经理助理、广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3号)投资经理、广发理财6号投资经理等职。

  2011年的中国经济并未重现2008年的断崖式下跌,但A股市场的走势却一如2008年让人失望。我觉得究其原因,并非短期内伴随CPI回落不断下滑的经济增速,而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担心。

  虽然2011年的股市没有出现2008年那般的绝望,但可以说,大家都比较失望,包括与其他机构做投资的朋友交流,大家都感觉对去年的业绩不太满意。这其中主要由于市场行情的因素,此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与基金相比,仓位更加灵活,但由于对市场的判断不同等问题,去年很多券商产品都没有体现出来这一优势,也让人感到遗憾。

  如果具体谈到在个股投资上的案例,我觉得较为成功的当属对软件股的操作。我在产品成立之初买入海隆软件用友软件两只股票,并在用友软件因退税未能兑现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而股价大跌时,再度加仓,不久两只软件股受益于税改优惠支持预期大涨,我又成功地在高位将其卖出。

  有成功难免就会有失败,在去年不成功的操作中,首当其冲则属对零售股的配置。基于对内需尤其是中西部消费的长线看好,我配置了几只中高端百货股,但受10月份零售数据尤其是服装等产品销量下滑影响,零售股估值大幅下降,虽然中间也曾再度加仓,但个别股最后仍斩仓出局。

  相比去年,对于已经来到的2012年,我的信心更大些。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觉得如果是进行3至6月的短期投资,可以多选择固定收益产品,对于6个月的中期投资来说,应多看看大盘股。讲述人:闫鸣

  ■ 猜想2012

  IPO规模仍将维持高位

  瑞银证券认为2012年IPO平均规模跟2011年持平,国内券商的承销费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十二五“规划对资本市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表态,瑞银认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数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由于海量融资规模的大型国企以及金融机构基本都已陆续完成IPO,2012年A股IPO将维持高数量、低平均规模的特点。

  行业创新是投资主题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交易量已处底部区域,继续大幅缩量的可能性不大。证券行业PB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维持行业增持评级。一旦市场反弹,行业将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行业的创新弹性在2011年也获得了较多关注,2012年创新面临拐点,创新仍将是投资于行业的主题,目前推出RQFII一事已在稳步推进之中。

  本版采写/本版记者 张羽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