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纪排名跌落14名 中投磨洋工6年被迫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11:38  中国网

  中国网11月14日讯 经纪业务不痛不痒了6年之后,中投证券终于在10月宣布营业部改革方案,改革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和人事管理两个部分。但有分析认为,中投证券此次革新或将导致营业部同城“兄弟”之间厮杀。

  不痛不痒的六年

  中投证券经纪业务每年的交易额排名都相对靠前,在整个券商行业中并不算差。不过,其近三年的名次却悄然逐年递减,总交易额排名从2008年第九名跌至2011年1至9月的第十四名。

  据iFinD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7年,中投证券股权基交易总额分别为175.87亿元、4109.09亿元、30089.89亿元,市场份额从1.85%上升至2.78%。

  不料,2009年开始,中投证券的地位岌岌可危,从第9名的高峰摇摇欲坠。至今年前三季度,中投证券经纪业务排名已下滑至14名。2009-2011年前三季度,中投证券股权基交易总额分别为35188.78亿元、29846.65亿元、17474.71亿元,对应市场份额2.95%、2.64%和2.47%。

  作为汇金系的券商,中投证券也是同门中相对弱势的角色。2011年1-9月,银河证券股权基交易额37251.69亿元,排名第一,国泰君安紧随其后34914.09亿元排名第二,申万、中信建投等交易额和排名也都高于中投证券。

  不仅如此,中投证券在扩充营业部的同时,单体营业部的能量在不断削弱。据理财周报统计,2008年至2010年,中投证券营业部数量分别为75家、77家和99家,单体营业部的平均交易额为321.44亿元、457.73亿元、300.96亿元。

  截至2011年9月,中投证券共有103家营业部,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每家营业部股权基交易额为169.66亿元。而同系的中金公司仅有15家营业部,平均每家营业部的股权基交易额却达到522.1亿元,是中投证券的3倍之多。

  6年来,中投证券的经济业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不痛不痒的状态。深圳某业内人士评价称,中投证券综合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就是缺乏鲜明的特色,过于平庸。

  革新终出 风险需防

  “经纪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近年弱市及价格战的厮杀,券商不得不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大部分券商都选择营业部改革”,上述深圳券商业内人士表示。

  中投证券终于密谋改革并在今年10月宣布了营业部改革方案,改革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和人事管理两个部分。

  改革后,营业部负责人将具有自主经营权和独立的人事权,公司总部由原审批管理为主,转变为监督检查、考核评估、总结改进为主。营业部负责人和员工可根据自己的贡献计算出自己的收入。

  目前,中投证券已确定31家具有代表性的营业部,率先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深圳10家营业部均有涉及改革。

  中投证券某营业部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改革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现在营业部经济和人事权利独立后,希望工作积极点年终能多领一点奖金”。

  一华南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中投证劵此次改革其实是件好事,只要营业部能具备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及独立的经营能力,总公司将权力下放能很好地促进营业部自身的发展。“营业部改革是好事,能有效提高营业部活力。至于能不能做好要看营业部自身发展及老总能力。”上述深圳券商业内人士也如此表示。

  同时,上述华南券商行业分析师也提醒称,中投证券的革新不能忽视由于营业部经营压力的增大,导致的同城“兄弟”间的博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