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区万店式布局能否拯救券商经纪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02:11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东亮

  眼下,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数十家大中型券商正摩拳擦掌,准备拿下新型营业部试点资格。然而,“千区万店”式的新型营业部布局真能拯救江河日下的证券业经纪业务吗?

  证券时报记者认为,三方面因素制约着拯救的实现。一是能否大幅降低营业成本。二是能否避开佣金战。三是能否大幅提升客户量增速。而新型营业部能否实现这三个目标,又将受券商的财富管理能力能否长足进步、更多佣金监管措施能否出台等多重因素制约。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券商而言恐难乐观。

  风控成本或高企

  推出新型营业部一经讨论,便得到全国各大中型券商的热烈回应,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设立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不过业界也普遍担心,新型营业部一旦放开,势必将以几何级数增长。遍布大街小巷的门店式营业部所产生的风控成本,必将蚕食其经营成本的优势。

  记者日前进行的一项网点设立成本调查显示,目前新开一家传统营业部的成本约为600万元左右,盈亏平衡点出现在开业后的第三年,成本回收周期约8年左右。而2008年以来新设的营业部目前多数处于亏损中。

  由于新型营业部在营业面积、员工人数、信息系统等各方面均存在巨大的成本压缩空间,据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测算,新型营业部的设立成本约在60万元~100万元间。在佣金费率持续走低的今天,成本控制成了决定券商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低成本运营的新型营业部对券商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不过,新型营业部巨大的成本竞争力或有缩水之虞。

  首先,以往的经验表明,证券服务部的违规概率远大于营业部,究其原因则在于风控体系的不完善和监督不到位。而在新型营业部中,除一名店长外,其余均为店员,很难通过相互制约来避免不合规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券商总部和中心营业部对新型营业部进行监管,而这无疑将产生更大的监管成本,包括信息系统和监管人员成本。

  其次,在收入方面,新型营业部开闸以后短期内出现亏损的概率较大。根据相关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型营业部主要业务活动为金融产品的销售、特定资讯服务、投资顾问服务以及财富管理等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收入将占营业收入的主要部分。

  而据记者调查,目前除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少数券商外,即便是大型传统营业部中,与投顾业务和金融产品销售相关的收入均难覆盖成本。一方面是由于投资顾问业务开展并未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造成签约客户较少。另一方面是所开发的金融产品相对较少,收入难以抵消因开展金融销售业务而产生的成本。而成立伊始的新型营业部,不仅缺乏存量客户的支持,且不具备短期内积累大量新增客户的能力,短期内实现盈利可能较难。

  或引发变相佣金战

  据兴业证券测算,截至目前,经纪业务综合佣金率已连续7年呈单边下滑,累计降幅高达64%。业界公认这是由于券商之间互挖客户、恶性竞争造成的。成千上万的新型营业部一旦开闸,会否加剧佣金战,成为业界最大的顾虑。

  监管机构对于“千区万店”式设点亦较为谨慎,规定新型营业部客户佣金水平应当高于所在辖区的平均水平或者新设证券营业部平均水平的较高者。业界表示,监管层此举力图为业界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

  不过,这似乎很难阻止券商间的佣金战。记者调查显示,我国证券业的佣金率具备以下特点:沿海地区较内地高、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高,且每年都会出现股民集体异地开户的情形,而不少券商亦乐于办理此类异地开户业务,包括同券商的营业部之间,也包括挖掘其他券商的客户资源。

  客户争夺亦可能在传统营业部和新型营业部之间展开。据业内人士预计,一旦新型营业部开闸,将出现挂靠总部和挂靠中心营业部两类,而不管哪种模式,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将新型营业部开发的客户向中心营业部推荐,或由总部牵头协调新型和传统营业部之间的利益分配,届时变相佣金战很难避免。

  业界对此呼吁,将新型营业部所挂靠的中心营业部亦纳入到最低佣金率制度监管体系内,且禁止选择新设新型营业部的券商开展异地开户业务,以避免由新型营业部引起的变相佣金战出现。

  客户增速或难如愿

  截至目前,我国银行业营业网点高达20万家以上,保险业从业人员在百万人以上,而我国券商的营业网点仅4500家左右,从业人员亦不能与保险业相提并论。业界表示,新型营业部推出的背后逻辑正在于此。其功能在于弥补与银行业和保险业在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方面的差距,大幅提升客户增长速度。

  不过,由于新型营业部客户佣金水平应当高于所在辖区的平均水平或者新设证券营业部平均水平的较高者,这或许导致利用新型网点大幅提升客户增速的愿望难以实现。一方面,新型营业部佣金率较高,而新开户股民又常常佣金敏感度较高,这也将大幅放慢新型营业部的客户积累速度。

  另一方面,由于新型营业部定位的主要功能在于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销售和特定资讯服务、投资顾问及财富管理等增值服务。业界表示,新开户的股民对于投资顾问服务和金融产品可能兴趣不大,而原有客户则无需为了该类财富管理服务转移到新型营业部。因此,这也将限制新型营业部积累新增客户的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证券行业资管业务总规模仅约2000亿元,且绝大多数为挂钩股市的同质化产品,而公募基金产品亦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规模也已出现连续3年的缩水。而我国证券业以投顾服务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方兴未艾,对客户投资的指导能力和为客户理财的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业界呼吁,监管层放行新型营业部的试点,应充分考虑证券业资管水平、公募基金的盈利能力以及证券业投顾业务服务能力等各种因素,而不应急于大规模试点新型营业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