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分析师成扯线木偶 看空也评推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4日 10:12  长江商报

  大盘3000点后的接连长阴,犹如冲锋中的大撤退。哪些利空因素使得股指大跌?无论是哪根稻草压倒了股指,其中有一根一定会叫做“研究报告风险”。

  随着中国宝安双汇发展等事件的进一步升级发展,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再次受到质疑。虽然对证券公司的卖方报告的质疑由来已久,但是这类质疑在2011年第一季度有集体爆发的态势。在新股破发破得势如破竹的第一季度,相关的报告更加受到市场强烈质疑。

  目前券商研究所提供给市场的研究报告一般分为宏观研究、策略分析、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及相关专题等。

  使用这些研究报告的使用者中,最大的客户来自基金,尤其是大型的公募基金,他们是研究所最需要搞好关系的客户。此外,券商还有自己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券商集合理财,以及私募基金等,均需要使用研报。

  卖方分析师也像演艺明星一样需要奖项来抬高自己的权威性。然而奖项的评委却主要是他们的客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QFII等研究报告的机构使用者。因此这些机构既是客户又是评委,是分析师们的上帝,分析师不敢轻易得罪。

  因此常常有投资机构和分析师联合作战拉升股价的坊间传言,而事实也不乏此类事例。如兴业证券连续坚决地为重庆啤酒写了26份推荐报告。

  当然也不仅仅是受到基金方面的压力,证券行业本身靠天吃饭的特点也决定了分析师们报喜不报忧,过度“乐观”的天性。

  不同的证券公司对行业和个股的评级分类不完全相同,行业老大中金公司的评级用的是绝对涨跌幅:分析员估测12个月之内绝对收益20%以上为“推荐”、10%—20%为“审慎推荐”、-10%—10%为“中性”、-20%—-10%为“减持”、-20%以下为“回避”;而国泰君安则采用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来判断,相对沪深300指数下跌5%以上的就会被评为“减持”,还有概念模糊的评级,如金元证券,其参照标准为“大盘”,股票价格在未来6个月内超越大盘15%以上的将被评为“买入”。

  据理财周报

  研究报告的六宗罪

  第一宗罪:与上市公司事实严重背离

  提要:以近期深陷中国宝安石墨矿漩涡的平安证券、湘财证券等为代表的案例。虽然中国宝安自身对石墨矿的态度暧昧,也揭露了分析师在对上市公司尽职调查时的大意。

  代表事件:中国宝安的石墨矿传闻至今都没有停止,而包括平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等券商,至今都没有给市场一个合理的解释。

  日信证券研究所和自营一唱一买,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看好宁波联合。今年3月27日,日信证券发布一篇名为《业绩拐点,“锑”升价值》的研究报告。而根据宁波联合第一季度报告,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2011年第一季度拥有公司股票162.74万股,首次成为宁波联合的第十大股东。

  第二宗罪:给基金重仓股唱多

  提要:看看重庆啤酒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吧,大型公募基金抢扎在里面,兴业证券有26篇唱多的研报,然而重庆啤酒的大利好——关于疫苗的项目,已经快10年了。

  代表事件:重庆啤酒最大的看点是乙肝疫苗项目。在此概念带动下,一直以来重庆啤酒的股价都高于同业的青岛啤酒。去年下半年重庆啤酒的股价更是疯狂,从6月1日的35.96元一路攀升至11月中旬的79.98元。强悍走势背后是券商的研报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年,兴业证券共计给出了26份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评级均为“强烈推荐”。其中仅2010年就有19份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推荐密度之大。就在重庆啤酒股价狂跌33%的12月份,该券商给出的研究报告仍然是“强烈推荐”。

  第三宗罪:研究不够深入,草草发布

  提要:分析师们的评级可以忽上忽下,而调整的根据却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代表事件: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2月22日,东海证券分析师牛济刚相继发布了两份对瑞凌股份的调研报告,时间只相隔约三个月,但其对公司的目标价预测却提高了12.40元。在发布研报前后,瑞凌股份并没有发布任何涉及资产重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规模资金变动等对公司利好的公告。股价变化的背后同样有机构的快进快出。

  汉王科技上市以来,发布有关研报最多的是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同一位分析师分别在3、4月份公开了三份研报。天相投顾推荐汉王科技的价格随着其二级市场的走势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汉王科技两个月里的一路下跌。

  第四宗罪:盈利预测几乎等于瞎猜

  提要:分析师们在估值和判断的时候常常显得迷迷糊糊,被上市公司忽悠也是常事。

  代表事件:世纪瑞尔海普瑞雷曼光电不断下挫的股价让给出它们虚高价格的券商分析师们很郁闷。方正证券对世纪瑞尔的研报隐现关联关系,海普瑞的经营在一片质疑中,分析员纷纷回避,而中投证券的主管研究员则在雷曼光电这只创业板新股上栽了跟头。

  第五宗罪:报喜不报忧,利空后噤声

  提要:分析师们要跟上市公司打好交道,好对利空利好先知先觉。因此下调上市公司评级的事情常常难以下笔。

  代表事件:双汇发展因“瘦肉精事件”引起重大利空。3月16日,双汇发展停牌当天,兴业证券便发布停牌点评,并维持对于双汇发展的“推荐”评级。这和兴业证券作为重仓双汇发展的兴业全球基金的大股东密不可分。“瘦肉精”事件后,券商连发18份研报有15份力挺,但其间几乎无一人到公司调研。

  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原董事长被逮捕……绿大地这样一家问题多多的公司,却获得了浙商、中金、广发、安信等券商研究员给出的买入、推荐评级。

  浙商证券研究员李冬去年10月21日对于绿大地的三季报点评报告,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事实上,季报显示,浙商证券旗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浙商汇金1号成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股东。

  第六宗罪:新股定价就是为公司服务

  提要:2011年可以说是打新的灾难年。二级市场的分析师们往往会给新股寻找一个亮点进行放大来配合高估值,然而几乎不提公司的经营风险。

  代表事件:胜景山河上市时,13家券商的13家新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对其价值十分看好。殊不知,这些十分看好其投资价值的研究员几乎从未去现场调研胜景山河,便在仓促之间发布了新股报告。

  北京的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其实新股投资价值报告更多的是例行公事。买方客户有要求,自己所跟踪的行业必须覆盖,每次撰写报告时间匆忙,都让新股报告失去了应该具有的独立判断能力。

  兆驰股份管理层造假已非一日之功,但自始至终,众券商研究员对其管理层问题一字未提,甚至保荐方国信证券研究员王念春还发布了创新产品推动公司持续高成长的研究报告。但事与愿违,兆驰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仅2.48%,进入今年以来暴露的各种问题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