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季投行IPO承销排名:中信广发国泰申万日益黯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 01:31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创业板和中小板快节奏的发行让那些策略灵活、专注于中小项目的证券公司受益匪浅。今年一季度的IPO承销座次已经排定,民生证券和国金证券两匹“黑马”分别位居IPO承销数量第三名和承销金额第四名。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一季度无论是IPO承销数量还是金额,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仍然处在绝对领先的位置,分别拿下了13个和10个项目,承销金额分别是127.9亿元和96.8亿元。并且,这些项目全是“吃独食” ——独家保荐和承销。

  在紧接着的第二梯队,民生证券与华泰证券承销的IPO项目数都是5个;而国金证券的4单首发业务总金额则达到了47.4亿元,位居IPO承销金额第四。

  此外,凭借着与安信证券联合承销的华锐风电(601558.SH)一单主板IPO,中德证券在今年一季度的首发承销金额达到了47.3亿元,仅次于国金证券列第五名,并且遥遥领先其他合资券商。

  相比于“黑马”们的夺目光彩,过去的券业“龙头”日益黯淡。一季度中,中信证券(600030.SH)仅完成了东软载波(300183.SZ)一单创业板的首发承销。此外,广发证券(000776.SZ)和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也只斩获了两三单IPO。

  2009年IPO重启之前,中信证券等投行业务第一军团的证券公司几乎垄断了大型IPO项目,包括商业银行、大型垄断国企等。但是随着这些企业纷纷上市,项目资源有枯竭的趋势。而雨后春笋般上市融资的中小民营企业则让习惯过去大项目、长周期模式的大券商应接不暇,反倒是中小券商如鱼得水。在争抢项目资源方面,A股投行圈已经演变成一场春秋时代的群雄争霸。

  这场争霸赛的一个基本背景在于,IPO本身是投行最传统和最基础的产品,与投行产品线上的其他产品相比门槛较低。这使得中小券商更容易借此打造品牌,建立市场影响力。只要它们舍得下力气投入资源,产出即使不多,但要有结果并不是不可能。因此,近来除了具备传统优势的国信、平安之外,一些知名度稍低的中型券商也开始在深圳市场的IPO中崭露头角。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新秀的承销明细会发现,几乎清一色全是首发IPO项目。而传统的大券商则会具备较齐全的产品线,除了IPO之外,还有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增发配股和并购重组等业务。

  一些小券商甚至不惜重金从大券商挖来保荐代表人,并提供优厚的条件,从而组建成完全倚重核心项目承揽人员的团队。在这个生态圈中,核心项目承揽人及其团队享有相当竞争力的薪水和业绩提成,而券商则宁愿少赚钱,也要在自己的招牌下做成一定数量的承销项目。

  不过,事情总是会变化,市场环境也一样。中小板、创业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并购市场已经开始显山露水;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已经在着手培育交易所公司债市场。

  对于那些人员齐备、业务体系配套完善、内控和风险控制更好、合规性更高的大券商来说,机会或许已经在向他们招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