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宝琛
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将迎来试点一周年的重要时刻。两融业务纪录不断被刷新,融资融券余额从几百万元攀升至最新的近200亿元;单日融资买入额从不足6万元到逐步突破20亿元,单只股票的日融资买入额从千元级别逐步刷新至亿元纪录;同时,体现其卖空作用的融券卖空数据也从零发展到百万股的规模。一年来的发展成就得到管理层充分肯定,但融资易融券难的“小瑕疵”仍值得我们关注。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明(化名),在资本市场摸打滚爬十多年,算得上是“骨灰级”的散户了。这不,在融资融券业务刚推出之时,就跑去“尝鲜”了。 回顾这一年来参与融资融券的情况,这位“骨灰级”的大散户坦言“真正参与交易的次数并不多”。
不过,这并不能阻碍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不断刷新的交易数字记录了融资融券业务悄然成长的足迹。业内人士称,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这一年来的情况看,虽然存在小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效果,这是值得肯定的,正所谓瑕不掩瑜。
广发证券一位研究人士称,自交易以来,A股融资融券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类此,呈现出融资交易占绝对优势、换手率高等特点。但在其逐步成长阶段,也塑造了独有的特征:第一,特殊背景决定金融行业占绝对优势;第二,“遗传”A股基因,概念与价值兼容;第三,风向标作用逐步增强,市场敏感性再度提升;第四,新旧产品结合,打造新型交易策略。
目前,可以预见的两融业务新亮点有三个:降低准入门槛,标的证券规模扩大,转融通正式启航。
高层充分肯定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十一五”时期资本市场的发展时提到:“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将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并列为资本市场在“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这一表述显示出监管层对融资融券试点的充分肯定。
应该说,经过一年的运行,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运行规范,达到了良好的试点效果。
如融资融券业务量稳步增长,交易金额逐月递增,投资者信用账户开户数量持续增加,试点证券公司准入标准明细准确,操作公开透明,家数稳妥有序扩大;融资融券业务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试点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等相关参与者的交易结算系统和市场监控系统运行平稳政策,业务处理及时、准确、顺畅,未出现业务差错和技术故障;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作合规安全,业务操作流程逐步完善,投资者教育和适当性管理工作扎实细致,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是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实现了“可测、可控、可承受”的预期目标,各项风险应对预案和风险控制指标经试点检验审慎合理,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和业务统计监测制度有效实施,未发生强制平仓风险。
一年里,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从零开始,稳步增长至近200亿元。来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总交易量已达199.2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为12704209584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为7220539064亿元)。
自去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以来,尽管A股市场经历了从低迷、反转到震荡的走势,但融资融券市场呈现出稳步成长的态势。融资融券各项指标从细水长流逐步发展到激流“涌”进。融资融券余额从几百万元攀升至最新的近200亿元;单日融资买入额从不足6万元到逐步突破20亿元,单只股票的日融资买入额从千元级别逐步刷新至亿元纪录;同时,体现其卖空作用的融券卖空数据也从零发展到百万股的规模。
尽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融资仍然是融资融券交易的主战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融券难的局面除了因为转融通机制的缺乏,更多的是因为券商自营盘可以提供的融券品种有限,未来随着标的证券的进一步扩充,融券对市场的指向性也会逐步显现出来。融资融券可以放大证券供求、增强股市流通性和交易活跃性,从而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也有助于完善股价形成机制,对市场波动起着缓冲器作用。但从目前市场走势看,由于试点期间交易量有限,参与投资者有限,缓冲器的作用尚有待发挥。
业务将转为常规
与此同时,随着三批25家券商的入围,融资融券试点券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而种种迹象显示,这项业务也将转为常规。
“大盘趋向震荡,个股热点层出不穷,但来的快,消散的也快,如何能够实现资产解套和市值的提升,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一券商营业部的人士表示,因此,对投资者而言,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的推出,也解决了他们的困惑和长期以来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瓶颈。
今年1月份,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了《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修订稿)》,并指出此举正是为适应融资融券业务进入常规阶段的发展需要。此次修订将《实施细则》名称及相关条款中的“试点”字样全部删除。
同样是在1月份,从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传出来的消息称,要将融资融券转为证券公司常规业务。
2月,有报道称,融资融券业务和券商直投业务将在今年转为常规业务。并预计这将给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利润规模带来正面影响。
据记者了解,融资融券业务转入常规监管后,监管层将不再以试点方式选择证券公司,符合规则的证券公司均可以按照证监会行政许可程序自主申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分析人士表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转正,对整个券商行业是一个利好,特别是之前已经有部分上市券商由此受益,增加了业绩。同时,随着门槛逐渐降低,会有更多的券商获得融资融券资格,更多的投资者能参与其中,券商除了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佣金收入和利息收入外,作为一些融资融券的标的股票也会在股价上获益。
这只是一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融资融券市场的高换手率、高费率、高佣金,不仅为试点券商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群体,而且改善了券商的收入结构,为增创数亿元的收入。
广发证券称,随着两次加息,券商融资年利率已达到8.6%,融券年费率已达到10.6%。按去年3月至今的交易情况,以动态调整的利率计算,粗略估计仅融资交易为试点券商带来的利息收率就接近3.5亿元。此外,目前各家试点券商信用账户的佣金率都至少为1.5%,极端情况甚至可以高达3%,超额的佣金收入也增加券商拓展融资融券业务的积极性。
希望扩大标的降门槛
经过一年的成长,虽然融资融券已经初具规模,但随着业务量的放大,有时会出现“无券可融”的尴尬。有消息称,伴随着投资者对融资融券业务认识的提升、借融资入市步伐的加快,券商对客户的融资额度快速增长,个别公司甚至出现融资授信额度全部用完的现象。
对于融资融券未来的发展,广发证券称有三方面值得关注:首先,转融通机制呼之欲出;其次,融资融券的“常规化”推进;最后,融资融券标的亟待扩充。“融券难”的局面除了因为转融通机制的缺乏,更多的是“无券可融”的尴尬。未来标的证券的进一步扩充,是满足融资融券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融资融券的“常规化”推进和转融通机制的正式推出,融资融券多空风向标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来。
据记者了解,监管层也有计划扩大标的证券数量——待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转为常规后,将根据市场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扩大标的证券范围,拓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空间。
除了扩大标的证券,业界对融资融券的门槛调整也充满了期望。
目前前三批券商仍严格执行着监管部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窗口指导。这就阻挡了不少想参与这项业务的投资者。业界保守估计,如果将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门槛降到政策红线,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投资者规模也会随之进一步扩大。
一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一旦融资融券业务由“试点”阶段转入“常规”阶段,投资者门槛必然降低到政策红线处,预计潜在客户增加幅度应该在2倍以上。据该人士介绍,新增潜在客户主要包括存量客户中开户满半年的客户和从不具备试点资格券商处吸引过来的新增客户。此外,前三批试点券商也必然将投资者的证券账户资产门槛降到监管层制定的政策红线,这也将大幅增加具有参与资格的潜在客户。
有消息称,证监会正在筹划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试点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标的证券有望分别扩至180只、100只。市场关注的转融通业务方案论证已基本完成。投资者的政策期望距离实现或许并不遥远。